自己小班教案最新7篇

时间:2025-09-18 作者:Indulgence

一份详尽的教案能够让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教案中还可以加入课外延伸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与深度,网客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自己小班教案最新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自己小班教案最新7篇

自己小班教案篇1

活动目的:

1 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名字和同伴的名字.

2 现在的你快乐吗?老师也很快乐。今天,我们就要去和一群快乐的小伙伴交朋友!

活动准备

幼儿的彩照每人一张,在每人的照片后面贴上幼儿自己的名字。 提前把幼儿的照片贴在墙上,把有名字的一面面向幼儿。

活动过程

1、幼儿做律动准备点名。

2、老师点名:xxx小朋友。

xxx 幼儿:到。然后到自己的名字跟前把自己的名字反过让所有的小朋友看到自己的漂亮照片。找完了的同学读给旁边的小伙伴听听,比比谁读得准。如果幼儿反过来的是自己的照片,老师应该及时给于肯定及表扬。

xxx小朋友你真棒,你已经认识了自己的名字。

3、老师逐一点名。

4、自由练读、指名表演读、全班表演读。

5、老师小结:“小朋友你们美丽的照片贴在墙上多漂亮”。老师对每个小朋友给于肯定及表扬并幼儿不但认识自己的名字还要认识小朋友们的名字。

反思:

这是一节识字活动游戏,每天通过点名活动让幼儿有意无意识地认识了很多的字。在活动中幼儿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不当认识了自己的名字,而且认识同伴的名字。在欢快的氛围内完成每天的点名。这是

2-3岁幼儿所学到的。作为老师我很高兴,我会更加努力学习,更好地为幼儿而服务。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自己小班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自立的表现和重要性;知道依赖的危害。

2、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分析、探究、合作、活动的能力。

3、情感和生活指导: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增强学生生活、学习的自立能力。

重难点

1)依赖的危害是教学难点。

2)自立能力培养是教学重点。

教具:

多媒体、ppt课件、活动物品等

教学法:

活动化教学、生活化教学、合作探究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播放背景音乐《男儿当自强》)人民家陶行知曾说:“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都不算是好汉。”师生对话,引出课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设计说明:名人名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利于学生明确学习)

二、生活赛场

1、活动要求:

1) 随机抽取3—5名学生参与活动

2) 比赛项目:叠衣服、叠被子。

3) 时间:3—5分钟。

4) 评选办法: 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质量最好者获胜

5) 奖励:生活自立奖活动评价:谁做得最好?

2、(生活小记者)采访:xx同学,首先向你表示祝贺,祝你在本次比赛中获得胜利。

那我想问你几个问题:你现在的感受怎样?你能谈一下你获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采访:看到别人获得成功你有何感想?你打算怎么做?

教师小结: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设计说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生活赛场,以竞赛的形式引导学生熟知的经验,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也利于知识的提炼。)

3、合作探究:

1)、在现阶段,自立有何表现?

2)、自立对我们的健康成长有何意义?学生讨论,教师参与讨论代表汇报,师生共同总结(设计说明:采访、小组合作探究是两种生生交流、互助学习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三、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学生阅读材料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学生谈阅读材料后的心理感受。

思考:

1)、日本的少年为什么有饭吃,而中国的孩子饿肚子?

2)、为赢取下一次较量的胜利,我们应该如何做?学生讨论

教师小结:告别依赖,走向自立(设计说明:1992年,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这篇报道引起整个界的震惊,在此引入,一是为了引导学生探讨依赖的危害,二是激发学生自立自强的斗志。)

四、生活过关创设情景:

1、学校要组织鼓号队训练,可妈妈担心参加鼓号队训练会影响学习,不让小雷参加,这让小雷感到很为难。他该怎样作呢?

2、小明遇到了一个数学难题,而这时同桌恰恰做了出来,小明应该……学生独立思考回答(设计说明:检测的形式多种多样,“生活过关”重在考察学生自立意识)

五、成长日记学生结合提示完成成长日记生生交流(设计说明:“成长日记”实为课堂总结,名称的改变倡导的是学以致用和人文关怀。)

六、拓展作业——生活方案:今天我远行指导:根据远行前、远行中所需准备,写好方案。

自己小班教案篇3

目的要求:

1、通过情景表演动作,知道自己的事要自己做。学习做自己能做的事,不懒惰,不依赖。

2、学习词:自己;短句:小不点自己穿衣服,自己穿鞋。教学准备:

地点

中班午睡室(小床、椅子、桌子、小屏风)

人物

小不点,(请大班小朋友扮演)

道具

录音机(放起床音乐)

过程

1、出示场景提问:这是什么地方?(午睡室)有什么?看谁来了?(小不点来了),小不点在干什么?(解钮扣),谁给小不点解钮扣,脱衣服,脱鞋子?幼儿答小不点自己解钮扣,脱衣服,脱鞋子。问:“衣服脱下怎样放?鞋子脱下怎么放?”起床时提问:谁给小不点穿衣穿鞋?(小不点自己穿衣、穿鞋。)老师小结:自己的事自己做,小不点真能干。

2、老师问小不点:你在幼儿园自己的事自己做,在家是不是也是自己的事自己做呀?小不点回答:我在家也是自己的事自己做。小朋友们你们也要象我一样,自己的事自己做,做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3、由小不点带领小朋友边做动作边说:“我自己穿衣”,“我自己穿鞋”等。

4、全班小朋友练习解钮后,扣钮扣一边之后选几个能干的孩子表演,小不点指示帮助。

5、送小不点哥哥回班,(练习运用礼貌用语)。

6、午睡:全班练习穿脱衣服和鞋子。

自己小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能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应该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2、愿意做力所能及的事。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每人一件开衫的,扣纽扣得衣服。

2、幼儿用书第10~11页。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图片,快来看看吧。

提问:图片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结合图片,引导幼儿懂得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

(1)师:图中哪个宝宝做得好?好在哪里?

(2)让幼儿联系自己,说一说谁像这个好宝宝,自己是怎样做的。

提问:你会像这个小朋友这样,自己做这些事吗?

追问:你是怎么做的?你还会自己做哪些事情?

3、游戏:穿衣服比赛

师:让我们来比比看,看谁会穿衣服,看谁穿得最快。

4、小结

师:小朋友们,你们都长大了,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那样才能成为大家喜欢的好宝宝。

5、延伸活动:观察挂图 引导幼儿边看边说:

我长大了,吃饭不要妈妈喂。

我长大了,走路不用妈妈抱。

我长大了,穿衣不用妈妈帮。

我长大了,睡觉不用妈妈陪。

活动反思

从那以后,我不再帮幼儿穿衣服,而是限制时间让他们自己穿,并告诉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的,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幼儿缺乏自理能力,依赖性很强。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找机会锻炼他们,让他们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才能让他们经受住挫折,也有益于今后的成长。

自己小班教案篇5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较弱,平日生活中大人包办的又太多,在幼儿园中集中表现为部分幼儿中午起床后不会穿衣穿鞋,经常要老师帮忙,为此,我们有意识的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在娃娃家中提供一些小衣服,让幼儿给娃娃穿衣服,每天午睡起床后,都要提醒幼儿,先穿毛衣,再穿裤子,最后是外套和鞋子,我们还请家长配合,在家里也坚持让幼儿自己穿衣服。我们还打算举行一个幼儿穿衣服比赛,一段时间下来,大部分幼儿都学会了穿衣服。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习穿衣服的方法,使幼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

2、通过引导幼儿讨论、尝试各种穿衣服的`方法,锻炼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幼儿的小肌肉。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鼓励幼儿尝试自己穿衣服,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自信心。

活动准备

1、玩具娃娃、毛衣、外套、裤子、袜子、鞋子。

2、教学图片。

3、布置娃娃家。

活动过程

1、出示娃娃表演引出课题:

?1〉表演内容:我是红红,今天天气真好,太阳公公出来了,我也起床了,“妈妈!妈妈!妈妈去哪里了呢?我还没穿衣服呢!呜呜呜!妈妈快来!妈妈,快来帮我穿衣服!”

?2〉结合表演引导幼儿分析讨论:红红做得对吗?应该怎样做?

2、看图片并启发幼儿讨论讲述:我们应该怎么样穿衣服?

3、让幼儿练习正确穿衣服:

?1〉娃娃穿衣服。

?2〉给同伴穿衣服。

?3〉自己穿衣服。

4、各领域中的渗透:

?1〉在音乐活动中学习《日常生活模仿动作》。

?2〉在美术活动中学习涂色:《漂亮的衣服》。

5、生活中的渗透:在日常生活中教幼儿学习穿衣服。

6、境中的渗透:在“娃娃家”中提供娃娃及娃娃衣服给幼儿练习穿衣服。

7、家庭中的渗透:家长平时要鼓励幼儿学习自己穿衣服。

8、活动设计评价结果。

教学反思

我觉得除了课堂上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中的锻炼。什么是生活课程?生活课程是生活和的有机整和。日常生活是非常重要的资源,要在组织一日生活活动中渗透的因素,同时要挖掘生活的价值。像这类内容要体现生活的特点,它是一种日复一日的重复活动,不仅要依靠老师,更要靠孩子自己主动地学。如果我们穿衣服只是在课堂上学习了,生活中不去要求和积累的话,那么小朋友再过几天他还会自己穿吗?所以教师要随机地自然地在相应的生活环节中开展一些生活课程。我国家陈鹤琴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这不仅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理能力很重要,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使孩子能对自己的生活、行为负责。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可以抓住这个关键期,鼓励引导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吃饭、穿衣、叠被、系鞋带、整理图书等,注意从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开始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理的能力,培养他的责任意识,而不是一味的包办代替。

自己小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自己独立就餐的好习惯。

2、让幼儿知道愉快就餐有益于身体健康。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餐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看幼儿读物,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1、教师:小朋友,请你们仔细的看看,这些小朋友都在做什么呢?(吃饭)请你们看看这些小朋友进餐的时候有没有不对的地方呢?

2、教师:贝贝是怎么样吃饭的呢?这样好不好呢?(教师引导幼儿根据画面说一说。)

小结:贝贝没有自己养成自己吃饭的习惯,还需要妈妈来喂,这样是不对的哦,小朋友应该要养成自己独立进餐的好习惯。

3、教师:亮亮吃饭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呢?这样做对吗?

小结:亮亮吃饭的时候拿小勺和小碗的姿势不对,所以桌上总会洒出饭菜来。

4、教师:小朋友,你们看看红红是怎样吃饭的'呢?她吃饭的时候对不对呢?

小结:红红坐得很端正,会拿勺子和小碗。做得很好。

5、教师:小朋友,你们看看这三位小朋友地,谁吃饭的习惯最好呢?谁做得最好,你们喜欢哪个小朋友呢?为什么?(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好的进餐习惯,并幼儿应该向红红学习,自己吃饭,并且能够坐得端正、吃得干净。)

二、教幼儿学习正确的进餐方法,会使用勺子和小碗。

1、教师:小朋友,你们在吃饭的时候是会和谁一样呢?你们自己有没有一个好的进餐习惯呢?

2、教师:我们吃饭的时候应该要坐姿端正,左手扶碗,右手拿勺,一口饭,一口菜,细嚼慢咽,安安静静,不把饭菜洒在桌上、地上,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

教师进行示范,请个别幼儿进行练习操作。

三、幼儿在幼儿园或在家里都要自己吃饭,吃饭时不能大声说话,不吵闹,要高高兴兴地吃饭,只有这样,我们的身体才能长得壮,长得好!

四、学念儿歌《吃饭》

坐在小桌边,宝宝学吃饭,右手拿小勺,左手碗扶牢,一口饭,一口菜,干干净净全吃完。

活动反思:

本活动适合在幼儿园吃饭的时候进行。在表演自己吃饭的时候,教师应在旁指导告诉幼儿怎样正确吃饭。并幼儿珍惜粮食,使孩子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自己小班教案篇7

一、设计意图:

现代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普遍,一家子人围着孩子团团转,孩子都是父母手中的宝贝,很多家长在家里什么都不让孩子做,而什么都又替孩子做好了,有些幼儿不会穿衣服,不会系鞋带,不会自己吃饭,不会主动喝水,在这样溺爱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们动手及生活自理能力无形中就被扼杀了。因此,设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是要通过活动让幼儿尝试和了解自己的小手是很能干的,能做许多事情,尽而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独立性,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事了。

二、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

2.体验自我服务带来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绘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拉链马甲一人一件。

四、活动过程:

1、听音乐做游戏,引入说说自己能做那些事情。

提问:你们自己都能做些什么事情?

小结:原来宝宝们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分享交流,哪些事情我们可以自己做。

播放课件说说哪些事情小熊是自己做。

提问: 哪些事情小熊是自己做?

小结: 搭积木、收玩具、洗手、吃饭、刷牙、铺被子、脱裤子。

3、体验表达,进一步升华:

游戏--穿衣小能手。

比赛规则:听到口哨声开始穿衣服,不能穿反,拉好拉链,先完成者为胜。

如有小朋友不会穿,教师进行教授:抓领子,盖房子,小老鼠,钻洞子,左钻钻,右钻钻,吱吱吱吱上房子。

结束活动: 小朋友们太棒了,自己的事情都会自己做。今天又学了穿马甲的新本领,我们回班上把这个本领告诉没有学过的小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