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活动教案6篇

时间:2025-09-13 作者:lcbkmm

通过引入真实情境,教案能够帮助学生将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增强学习的实用性,有一份完整的教案设计使我们能够轻松应对意外情况,网客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看图活动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看图活动教案6篇

看图活动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能自主观察图片中老虎表情神态的变化。

2、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表达自己的情感。

3、体验与同伴合作讨论结果的快乐。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出故事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要和小朋友一起讲一讲,大家比一比,谁讲得生动有趣。

2、师:从前,在大森林里,住着一只“老虎”。(出示图2)

提问:谁来讲一讲,老虎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讲述。

(二)理解故事

1、师:有一天,小动物们聚在一起商量,怎样来对付凶恶的老虎,可是谁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出示图3)

提问:你们会杨什么好办法来帮助小动物们对付考虑呢?幼儿自由讲述。

2、出示图4,师讲述图4内容。

3、出示图5,提问:狐狸想了个什么好办法来对付老虎?幼儿自由讲述。

4、提问:请你们想一想,老虎白天、晚上都吃糖,老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出示图7)幼儿讲述。

5、提问:老虎牙疼了,狐狸会对老虎做什么事情呢?幼儿讨论讲述。(出示图8)幼儿讲述。

6、出示图9,提问:被拔掉牙齿的老虎是什么样子的呀!幼儿讲述。

(三)体验老虎表情神态的变化,幼儿表演

1、师:请幼儿为故事取名字

2、师:老虎的牙齿没被拔掉之前,他是一只凶恶的老虎,他看到小动物们会说什么呢?“啊呜”(集体、个别)

3、师:狐狸送糖给老虎吃,老虎的心情怎样?他会说什么呢?“嘿嘿”(个别)

4、师:老虎因为吃糖太多导致牙疼,他会怎样呢?“啊哟”(个别)

5、师:最后,老虎的牙齿被狐狸会拔掉之后,他又会怎么说呀?“唉”(集体)

(四)幼儿完整讲述

师:这个故事有趣吗?现在我们一起来讲一讲这个故事,要讲得又生动又有趣。

(五)结束活动

师:你们回家想一想,还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来对付老虎,把他编成一个又生动又有趣的故事,好吗?

活动反思

1、应该强调幼儿用完整的话讲述图片中的内容。

2、教师不要在引导图片的时候将主要情节告诉幼儿,让幼儿在自主的情况下观察出图片的主要内容。

3、最后环节可以请幼儿个别讲述一下。

看图活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画面中的故事,尝试运用完整的语句表达故事内容。 2、懂得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情。

【活动准备】

图片四张、手套木偶。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引起兴趣。

1、“笛笃笛笃”瞧,谁来了?(出示小马噔噔)

2、这匹小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尾巴上有四只鞋子)看看小马的鞋子是什么样的?像什么?

3、猜猜小马的鞋子为什么会挂在尾巴上?(小马有4只漂亮的新鞋子,舍不得穿)小马噔噔舍不得穿新鞋子,就把鞋子挂在尾巴上向前走。他会遇见什么事呢?

二、听听讲讲,理解故事。

观看图一,学习讲述:小马遇见了什么事?(幼儿自由讲述)

1、是呀,猫妈妈遇到了困难,小马看见了会怎么做呢?会说什么?2、如果你是小马噔噔,你会怎样帮助猫妈妈?怎么说?怎么做?3、学习用完整的语句讲述图一的内容

小结:小马噔噔用它的鞋子帮助了猫妈妈,心里非常高兴,他又一直往前走。它还会遇到什么事呢?

4、出示图二、三、四和好朋友说说小马又遇见了什么事?和好朋友一起说说。

5、小马噔噔是怎么帮助它们的,请你选一张图片来编一编故事。 6、幼儿编故事,教师了解指导幼儿编故事情况(怎么说、怎么做)7、请把你编的故事告诉大家(教师总结?)

8、完整欣赏故事(教师带木偶讲述,幼儿边看图片边学习讲述)

小结:小马噔噔用它的四只鞋子帮助了小动物们,真是一匹有爱心的小马,你想学做小马噔噔吗?三、故事表演,激发想象。

1、请你带上手套木偶,一起来表演一下图片上的内容。

2、想象:如果小马噔噔还有一双新鞋会去帮助谁,干些什么?

附故事:《小马噔噔》

小马噔噔买来四只鞋,穿在四只脚上。他没走几步,就觉得不舒服,只好把鞋脱下来,挂在尾巴上。

小马噔噔往前走,看见猫妈妈抱着哭闹的小猫没有地方放。他取下一只鞋,送给猫妈妈当摇蓝,猫宝宝躺在摇篮里就不哭了。

小马噔噔往前走,看见一队小蚂蚁过不了河,正犯愁呢。他又取下一只鞋,送给小蚂蚁当小船。哈哈,小蚂蚁能够过河了。

小马噔噔往前走,看见小兔摘下的草莓全堆在地上。他又取下一只鞋,送给小兔当篮子。这样小兔才把草莓带回了家。

小马噔噔往前走,看见母鸡用小勺子接水,很慢很慢。他又取下最后一只鞋,送给母鸡接水用。

没有了鞋,小马噔噔跑起来又像从前一样轻松了。

看图活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能够仔细观察画面细节并进行预期讲述。

2.学会运用“难解难分”“满头大汗”等词汇。

3.尊重他人的发言,乐意在集体面前,体验漫画的诙谐趣味。

活动准备:

图片一套

活动过程:

一、设疑导入

今天森林里开起了运动会,所有的小动物们都来到了草地上集合,可是左等右等都不见猫兄弟俩。猫兄弟俩去哪里了?(边出示图片一)

二、观察、描述画面细节并预期讲述图一、二

1、引导观察画面细节(图一):两只猫的脸

师:原来猫兄弟俩在这里啊!

(1)提问:两只猫的表情怎么样?它们的嘴巴和眼睛怎么样?

(2)幼儿讲述:黄猫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嘴巴往上弯,很惊喜的样子;白猫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嘴角的口水滴滴答答在直流,是一种贪吃的表情。

2、引导幼儿根据两只猫的表情进行情节预期。

师:猜猜它们发现了什么?(幼儿讲述)

3、揭示谜底,观察图二,进行感觉联想讲述

师: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呢?它的身体怎么样?

师作掂量状:捧在手里感觉怎么样?沉甸甸的`。(嗅觉联想)

师:用鼻子闻一闻,它的气味是什么样的?(师幼一同作品尝状)

师:老鼠吃着这么美味的鱼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啧啧啧……

4、完整讲述图一、二

三、引导幼儿预期情节发展并讲述图三

1、师:两只猫看见老鼠吃着这么美味的鱼会怎么做呢?(幼儿讲述)

2、揭示谜底,出示图三:两只猫抢鱼吃,而老鼠在一旁看呆了。

幼儿感知讲述对象:丰富词汇:“难解难分”、“满头大汗”

3、师:这时两只猫惊奇得发现鱼不见了,鱼到哪里去了?

4、完整讲述图三

四、给图片取名,完整讲述图片内容

五、小结活动情况,提升

今天啊,我们知道了“两猫相争”的故事,可故事中两只猫有吃到鱼吗?

猫为什么吃不到鱼?它们要怎么做才能吃到鱼?(友好协商,互相礼让)

我们平时在玩玩具时要怎么做呢?

延伸活动:

回家后也给爸爸妈妈讲讲这个故事,想想故事的结尾还可以怎么样?明天来可以告诉老师,看谁的故事更有趣。

看图活动教案篇4

设计意图:看图讲述《在动物园里》是传统的教学内容,在以往的教学中幼儿学习运用句式并能正确使用动词就达到教学目的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忽略了幼儿学习自主性。在本活动中尝试运用提示图标人物、地点、动物、动作等引导幼儿讲述,通过自由观察描述 ——图标提示描述——运用句式描述,幼儿能充分观察,自主讲述。以幼儿为中心,打破以往以问答为主的教学形式,幼儿学习积极性高,说的欲望强,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很好发展。

看图讲述《在动物园里》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运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讲述各种动物的动态,学习新词:卷、摇、荡等。

2、在数字的帮助下,明确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讲述。

3、能注意倾听教师的示范讲述。

4、观察了解动物的外形,关注它们不同的特征,并比较异同。

5、愿意运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

活动准备

图片一幅、数字标记、小图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最近许多小朋友都出去春游了,你们春游都去过什么地方?”

“有一天,小朋友明明和妈妈去春游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到了什么地方?”

二、感知理解讲述经验:

1、出示图片,启发提问:

“明明和妈妈春游来到了什么地方呢?”

“动物园里看到了哪些动物?”

“动物们在做什么?”

(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动词:卷、摇、荡等。)

三、运用已有经验讲述:

1、幼儿自由讲述

“请每个小朋友看着小图,把事情连起来编个故事说一遍,要说清楚:明明和妈妈来到哪些地方?看见哪些动物?动物都在做什么?”

2、个别讲述:

“谁来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说给大家听一听?”

请1名幼儿完整讲述。

四、引进新的讲述经验:

1、教师启发幼儿运用数卡对图片进行排序。

2、引进句式“有的……有的……还有的”进行讲述。

3、幼儿尝试运用句式进行讲述图片片段。

五、巩固新经验,集体讲述故事:

1、为故事起名。

2、集体讲述故事。

“下面,请客人老师来听一听我们小朋友说这个故事。”

幼儿和教师一起讲述故事。

结束活动:

“今天我们学会了看图有顺序地说故事,以后我们也可以用这个方法说说其他的故事!”

活动延伸:

1、动物园里还有许多可爱的动物,休息一会儿,我们再来用好听的句子讲述吧。

2、家长配合:

1)收集一些关于动物的图片和照片,帮助幼儿了解动物的特征等。

2)和幼儿一起翻阅小时候去动物园的照片、录像等,寻找一些关于动物的记忆。

3)有可能的话,带领孩子去上海动物园、野生动物园游玩,亲身体验一下和动物亲密接触的感觉,更好地了解动物。

活动反思

孩子们是喜欢动物的,他们在喜欢的'过程中愿意了解,探索动物的奥妙。而动物世界的无穷知识唤起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尝试通过“动物园”为的一系列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创造了让幼儿直接感知和体验的机会,通过不同的途径(看、听、讲、画、做)采用多种形式(语言、音乐、美术、体育游戏)帮助幼儿感知并积累了有关常见小动物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奇闻趣事,增进对动物的情感和了解,同时激发了幼儿爱动物保护动物的美好情感。

看图活动教案篇5

设计意图:

近年来,独生子女现象,造成不少家长走入家教误区:溺爱。无形中让不少孩子养成了自我中心,尤其小班年龄幼儿,更是自我中心,针对这些问题,设计并组织了如下活动,萌发幼儿关心他人、尊敬老人的情感。

活动名称:

小班看图讲述《分果果》

活动目标:

1、观察理解画面内容,尝试用简单完整的语言讲述画面内容。

2初步懂得尊敬长辈,礼貌待人。

活动准备:

?分果果》ppt课件 角色老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红头饰,大、苹果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屏幕图片后提问:

1、这幅图中有些谁?

2、他们在干什么?

3、小红给奶奶吃苹果时会对奶奶说什么?(这个苹果给您吃)

4、奶奶会对小红说什么?小红会说什么?

小结:小红从盘子里拿来一个苹果走到奶奶面前说:奶奶,这个苹果给您好吃,奶奶高兴地说:谢谢你,好孩子,小红说:不客气。

5、看看还发现了什么?(星星、月亮)

6、有星星、月亮的时候是一天中的什么时间?

小结:老师完整讲述故事:一天晚上,小红的爸爸在看报纸,奶奶在休息,小红从盘子里拿来一个苹果走到奶奶面前对奶奶说:奶奶,这个苹果给您吃,奶奶高兴地说:谢谢你,好孩子,小红说:不客气。

二、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提问:

1、小红把第一个苹果人了奶奶,然后她还会送给谁?(爸爸、妈妈)

2、给爸爸、妈妈吃苹果时,她会说什么呢?爸爸、妈妈会说什么呢?小红又会说什么?

小结:我们平时在家里有好吃的时,一定要和家人分享,先送给老人、父母,就是先给长辈吃,先别人,后自己。要关心和尊重长辈。

三、教师领着幼儿较完整地讲述故事一遍,感受关心长辈的快乐。幼儿能完整地说出:这个苹果给您吃,不客气等短句。

看图活动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有序地讲述画面情节,知道晚上的一些基本特征。

2、培养幼儿连贯讲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晚上图片一幅。

活动过程:

一、图片质疑,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

1、先把图片用报纸遮起来,露出室外的半部分图片。

提问:

这是白天还是晚上?晚上,天黑了,小朋友看,天空有什么呀?(晚上,月亮出来了。)

2、对了,晚上,月亮出来了。

晚上,月亮出来了,再看看什么也出来了?(晚上,月亮出来了,星星也出来了。)

3、天黑了,小朋友看马路上的什么亮了?

(马路上的灯亮了。)

教师在出示另一半图片。

4、这儿有个小女孩,她叫小红,晚上,马路上的灯亮了,什么地方的灯也亮了?

(马路上的灯亮了,小红家的灯也亮了。)

5、晚上,天黑了,谁也睡觉了?

(小红睡觉了)。

对了,小红睡觉了。

6、除了小红睡觉了,还有谁也睡觉了?

小鸟也睡觉了。

二、完整讲述:

1、教师完整的讲述图片。

晚上,天黑了,月亮出来了,星星也出来了。马路上的灯亮了,小红家的灯也亮了,小红睡觉了,小鸟也睡觉了。

2、跟着老师我们一起来说说这幅图。

晚上,天黑了,月亮出来了,星星也出来了。马路上的灯亮了,小红家的灯也亮了,小红睡觉了,小鸟也睡觉了。

3、请个别幼儿完整讲述一遍。

三、引导幼儿进行仿编

晚上的时候,除了图上的小朋友睡觉了,我们也要睡觉,那还有什么小动物睡觉呢?我们一起把自己想到的内容编到这个图片里。看看谁编的好?

引导幼儿结合生活实际创编。

可以说说小动物谁睡觉了,还有把我们自己的名字也编进去。

活动延伸:

回家把这个图片讲述给爸爸妈妈听。

友看马路上的什么亮了? 马路上的灯亮了。 教师在出示另一半图片。

4、这儿有个小女孩,她叫小红,晚上,马路上的灯亮了,什么地方的灯也亮了? 马路上的灯亮了,小红家的灯也亮了。

5、晚上,天黑了,谁也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