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活动的教案5篇

时间:2025-08-28 作者:Trick

通过一份出色的教案,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找到更强的联系感,教案的结构应考虑到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以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以下是网客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音乐活动的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音乐活动的教案5篇

音乐活动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瓶子里不同的水量能发出不同的音色。

2、掌握十六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音型,能根据图示,在教师引导下有节奏地演奏乐器、

3、能在集体的打击乐演奏中体会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开火车》钢琴伴奏、乐器图示(三种水量的瓶子和筷子)、三种水量的瓶子和筷子、三种不同水量的瓶子从多到少呈1、2、3、1、2、3……的形式摆放。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做“开火车”的游戏,根据音乐做出开火车的动作,感受《开火车》的节奏和旋律,引出活动。

2、教师示范演奏音乐:

(1)教师根据音乐用不同瓶子演奏音乐,让幼儿发现其中不同的节秦型。

(2)教师贴出图示,引导幼儿读懂图示(一根筷子表示敲一下,两根筷子表示敲两下,以及不同瓶子对应的小节)。

3、幼儿练习演奏音乐:

(1)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教师所展示的图示跟随钢琴演奏(演奏2—3次)。

(2)教师任意改变若干图示的顺序,让幼儿跟随钢琴演奏,教师可适当引导(演奏2—3次)、

4、游戏:

(1)将幼儿分成三组根据节奏按顺序(每组半拍)轮流演奏(共三遍,第一遍教师引导,第二遍教师适当引导,第三遍幼儿自行演奏)

(2)每个幼儿根据节奏按顺序(每人半拍)轮流演奏。附音乐:《开火车》

音乐活动的教案篇2

活动准备:

各种乐器若干,大雨小雨的录音、大鼓、小鼓。

活动与指导:

1.幼儿听音乐《进行曲》,按节奏合拍的拍手走步进入教室。

2.感知音的强弱,老师敲大鼓和小鼓,幼儿用动作表现出大鼓的声音和小鼓的声音。

3.放录音,大雨和小雨的.声音。

引导幼儿发现鼓声的强弱变化,请幼儿讨论,生活中哪些声音有强弱变化,如:马跑远的声音,近了强,跑远了弱。火车到站声音强,开走了声音弱。在幼儿说的过程中,出示节奏带领幼儿用动作用声音表现出来。

xxxx∣xxxx∣xxxx∣马跑

xxxx∣xx∣x─∣火车进站

4.歌曲:《大雨小雨》

(1)放录音启发幼儿回忆下雨时的情景,并让幼儿学一学大雨小雨的声音。

(2)老师范唱全曲,幼儿欣赏,感受乐曲的强弱变化。

(3)利用整体都唱的方法,重点辅导幼儿唱不准的句子,吐字要清楚,要唱出强弱的变化。

(4)老师和幼儿分角色唱。

(5)老师再次范唱,幼儿欣赏,用声音大小的变化来表现大雨小雨,把歌曲唱的生动,即富于艺术表现,幼儿可随着音量的大小变化做出相应的动作。如:强音时拍手,跺脚,弱音时可拍腿,拍肩。

5.节奏乐《小号手之歌》

(1)听音乐让幼儿练习惯拍的节奏、强弱。

(2)教给幼儿正确使用各种乐器。

(3)幼儿自选各种乐器为乐曲伴奏。

注:拍手一铃鼓、响板、小铃、沙球;

脚一钗,由老师打或能力强的幼儿。

幼儿学习时先分部,后集体,鼓励幼儿按音乐的节拍大胆的敲打乐器。

6.音乐游戏:(抢椅子)

游戏玩法:全体幼儿每人一把椅子在圈上坐好,圈里也有一名幼儿坐在椅子上。

游戏开始,幼儿都在椅子上面坐好,曲一:中间幼儿蹲,外圈站,反复几次后到里圈幼儿到外圈的任一位置上全体幼儿侧转身。曲二:听音乐双手叉腰脚做小碎步顺圈走,当音乐突然停止时,所有的幼儿马上抢外圈的椅子,只有一名幼儿没有抢到(受罚),也可让他表演节目或当中间人,游戏重新开始。

音乐活动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能合着节拍用优美、轻柔的动作表现孔雀婀娜多姿、美丽动人的姿态。

2.感受傣族舞蹈抒情、优美的特征。

3.乐意在傣族舞蹈中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杨丽萍《雀之灵》录像,《金孔雀轻轻跳》歌曲音频、舞蹈视频,葫芦丝。

2.活动前经常播放歌曲《金孔雀轻轻跳》,让幼儿熟悉音乐旋律。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做鸟飞动作进教室。要求做出小鸟飞翔的`各种姿态。

二、欣赏舞蹈《雀之灵》,激发幼儿兴趣。

1、提问:你知道杨丽萍阿姨跳的舞蹈表现的是哪种动物吗?哪个民族孔雀最多?我们也来学一学孔雀舞。

2、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傣族歌曲《金孔雀轻轻跳》,我们听听歌曲是怎样歌唱美丽的孔雀的。

3、教师边唱歌边舞蹈,幼儿欣赏。

三、学习歌曲。幼儿跟唱歌曲。

四、学习舞蹈中的重点动作孔雀步、孔雀开屏比美、孔雀展翅。

1、幼儿跟着教师随音乐学习表演舞蹈。

2、感知傣族舞蹈的柔美、抒情。

教师:你觉得这个舞蹈动作怎么样?和《娃哈哈》比较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感受傣族舞蹈动作的美丽、轻柔。

3、教师启发引导幼儿创编歌曲中的情节和动作,如:孔雀喝水、在湖边梳洗、照镜子等。

4、多种方式熟练舞蹈动作。

(1)在音乐的伴奏下请个别幼儿舞蹈,其他幼儿评价。

(2)幼儿选择喜欢的伙伴几个一组自由表现。

(3)教师与幼儿一起翩翩起舞。

五、欣赏葫芦丝演奏《金孔雀轻轻跳》。

音乐活动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探索走出螺旋队形。

2、能根据歌曲节奏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步伐,注意和相邻幼儿的距离,进行合作游戏。

3、能遵守游戏规则,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成功与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引信头饰、点火棒、毛巾、笔、纸、大鼓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通过画、做理解“卷”的意思,认识螺旋形。

T:前几天老师教了一首卷炮仗的歌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T:老师这里有一块毛巾,谁能把它卷成一个大炮仗。

T:看看这里象什么?这叫螺旋形,谁能把螺旋形画出来。(老师画一个).

T:我也想变成炮仗,谁来帮我卷一卷。

你们也把自己卷成大炮仗吧。

二、基本部分

1.幼儿尝试“卷”的队形。

T:刚才小朋友把自己卷成了一个炮仗,一会儿,我们大家一起合作,卷一个大炮仗。我们来看一看,如果我们要走这个队形,要从哪里开始卷呢?就像歌里唱的往里卷,越卷越小,越卷越紧。幼儿尝试

T:刚才卷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啊

t:现在我把标记撤掉,还能走出这个队形吗?

2.尝试根据音乐节奏走螺旋形的队形。

T:我发现有的小朋友走的慢,有的小朋友走的快,不太整齐,我们卷的时候一定要听着音乐有节奏的卷。现在我们来练一练。我敲鼓,你们走,我敲的慢,你们就慢慢走,我敲得快,你们就快快跑。

3.根据游戏情况引出炮仗的引信,幼儿进行游戏。

T:我来点炮仗了,点哪儿呢?戴引信。玩游戏

4.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出炮仗爆炸后纸屑四处飘散、落地后的动作。

T:大炮仗爆炸后,你们会变成什么?你们现在就是纸屑,风来了,纸屑飘呀……地上这么脏,让我来打扫一下吧。

5.完整地玩游戏两次。

T:你们想不想把炮仗卷得大一点,这么多人够吗?真是超级大呀。

三、结束部分

T:今天,我们一起玩了一个民间游戏“卷炮仗”,你们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玩,还可以和更多的小朋友一起卷一个更大的炮仗。

音乐活动的教案篇5

活动名称:红眼睛

活动目标:

1、理解学习儿歌,尝试用动作来表现儿歌的内容。

2、引导幼儿做一个懂事的乖宝宝。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1、猜谜,引起兴趣

(1)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来猜一个小动物的谜语。

(2)师说谜面,请幼儿猜猜是什么?

(3)提问:你怎么知道是小白兔呢?(幼儿说说理由)

2、欣赏儿歌,理解学习

(1)出示角色,师示范朗诵儿歌,幼儿欣赏。

a、儿歌的名字叫什么?

b、儿歌中听到些什么?

(2)幼儿跟老师一起学习朗诵儿歌。

注意:及时纠正幼儿念得不准的字音。

(3)幼儿尝试用动作来表现儿歌的内容。

3、相互讨论,提升情感

(1)小白兔一不高兴就哭,这样做好吗?为什么?

(2) 讨论:那么,怎样才能做个懂事的乖宝宝呢?

(3) 小结:有什么不高兴的事情要说出来,眼泪没有用,嘴巴才有用,这样才是懂事的乖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