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教案的反思,教师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进而进行改进,教案的设计应考虑到课堂管理策略,以便于教师有效应对各种课堂情况,以下是网客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元宵美术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元宵美术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赏花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习俗,掌握猜谜语的简单方法。
2.能用清楚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花灯,并根据谜面提示猜出答案。
3.体验经过思考后猜出谜底的'快乐。
活动准备
每人准备一盏花灯,上面贴有一则谜语,小奖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引出课题
1.谈话交流:小朋友,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最主要的活动是什么?(赏灯猜谜)
2.教师小结:赏灯猜谜就是我们元宵节的习俗之一。
二、互动赏灯,相互介绍
1.幼儿展示并相互欣赏各自的花灯进行对比观察。
2.引导幼儿从花灯的形状、颜色、性能等方面向同伴做简单的介绍。
3.同伴间相互介绍各自的花灯。
三、创设情境,尝试猜谜
1.教师讲解猜灯谜的方法,听懂谜面所表达的意思。
2.将幼儿的花灯悬挂起来,装扮成花灯的展台,营造一种赏灯猜谜的气氛。
3.介绍赏灯猜谜的游戏玩法,教师当主持人,幼儿竞猜,猜对的给予颁发奖品。
4.展开竞猜灯谜的活动,比比看,谁猜对得多,得到的奖品就多。
5.教师给与简单的提示,启发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猜谜。
元宵美术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参与制作元宵活动的兴趣,体验大家一起庆祝节日、分享劳动成果的快乐。
2、指导幼儿学习用团、捏、滚等技能制做元宵;在做元宵、煮元宵的、过程中感知滚动、沉浮等生活、科学常识。
3、引导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意义、民族习俗及元宵的来历、品种等。
活动准备:
1、做元宵需要的材料:糯米粉、各种馅、水、电炉、锅等。
2、教师、家长、幼儿提前收集关于元宵节民间习俗的资料。
3、告知家长此活动的意义,可邀请家长参加。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教师向孩子讲述故事《元宵的.来历》,并提出有关问题。
基本部分:
1、教师和幼儿共同将自己收集到的关于元宵节民间习俗、元宵的来历、品种等内容介绍给大家。
2、幼儿尝试做元宵。首先,引导幼儿猜想:元宵是怎么做成的?重点讨论并总结:怎样把元宵做成圆的?然后,引导幼儿尝试用自己讨论的方法制作元宵,重点引导幼儿用团和滚的方法将元宵做圆,感知元宵的滚动。
3、分组煮元宵。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元宵从沉到浮及从小到大的变化,鼓励幼儿思考并探究;在煮元宵的过程中,元宵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元宵刚开始是沉下去的,后来就浮上来呢?
4、大家一起吃元宵。可邀请家长、幼儿园其他班的小朋友共同吃元宵,分享劳动成果。
结束部分:
引导孩子用泥做元宵,并且让他们说出元宵的基本做法。
活动延伸:
回家把做法交给家长做,并说出元宵的来历。
元宵美术教案篇3
【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元宵节的民风民俗。
2、欣赏花灯,感受花灯的美。
3、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通过礼物来对颜色感兴趣。
5、运用物品特征与谐音学说祝福语,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请家长帮助幼儿丰富元宵节的相关知识。
物质准备:
有关元宵节的由来及只要活动的`课件,谜语若干。
环境准备:收集各种花灯,布置灯展。
【活动过程】
1、结合课件讲解元宵节的由来和只要活动。
2、引导幼儿参观灯展,说一说:最喜欢那盏花灯?为什么?花灯美在哪儿?
3、欣赏儿歌《做彩灯,闹元宵》
4、猜灯谜。
出示事先准备好的谜面贴在花灯上,教师读谜面,幼儿来猜。
【小结】
每年的正月十五这一天是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这一天不仅要欣赏花灯、猜灯谜,还要品一种美食———————元宵。
元宵美术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乐于参与画元宵等活动,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的快乐。
2.知道元宵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教学过程:
一、了解元宵节。
1.谈话:谁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
2.引导幼儿讲述:你知道元宵节有什么活动呢?
3.教师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元宵节的`来历和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播放ppt)
二、了解元宵品种、做法。
1.谈谈说说:我吃过的各种元宵。
2.出示范例,初步了解一碗元宵的画法:以前我们用彩泥和干米粉做过各种元宵,今天我们一起来画一碗元宵。
3.看老师讲解示范画元宵。
(1)先画一个小碗,碗底靠着纸边。再从碗底往上画两条斜线,最后再画出碗口。
(2)在碗口画上喜欢的元宵。
(3)装饰小碗。
三、幼儿操作,老师观察指导。
1.幼儿大胆的画出碗的形状。
2.提醒幼儿要将元宵画圆整。
3.鼓励幼儿装饰出不同的碗边。
四、赏花灯,赠元宵。
1.老师提出要求:现在每个小朋友手里都有一碗热腾腾的元宵,你想送个哪个好朋友呢?等一会我们一边赏花灯一边吃元宵,好吗?
2.在敲锣打鼓的欢快气氛中,边赏花灯边互赠元宵。
元宵美术教案篇5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了解元宵节的风俗习惯,并通过欣赏,感受元宵节热烈的气氛,培养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情感。
2、引导学生进行彩灯的.设计制作,并布置展示。
教学重点:
了解元宵节习俗,欣赏彩灯并学习设计制作彩灯。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彩灯的基本制作方法并能较好地完成作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激趣导入:
1、引导学生欣赏各种花灯图片,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1)花灯美吗?为什么美?
(2)各有什么特点?
(3)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花灯?
2、请学生说说元宵节的来历及有关元宵节的传说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3、让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花灯,引导他们观察:
(1)花灯的制作材料
(2)花灯的基本结构
(3)花灯的几种制作方法,不同材料有不同的制作方法
第二课时
一、与学生一起探讨、演示菱形花灯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1、演示制作方法、过程
2、你认为还可以怎样制作更漂亮或更简便?
二、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设计,合作
三、课堂小结
1、请学生谈谈本组制作思路
2、互相参观提看法:造型色彩设计理念
3、交流好的制作放
四、继续制作完成
五、作品展览,评议
六、课堂延伸
除了用纸质来做,还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做?比如:釉子皮、废弃物等
欣赏国外的各种灯饰作品.
施教时间:
课后记
元宵美术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了解莱西人的元宵节习俗,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
2、知道豆面灯碗习俗的由来,了解蕴含的寓意。
3、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体验学习乐趣。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载歌载舞的莱西人ppt、花灯会、猜灯ppt、有趣豆面灯碗ppt
活动过程
(一)交流谈话,引导幼儿回忆元宵节的情景。
提问:元宵节你吃过什么?玩过什么?看见了什么?
引导幼儿大胆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
你知道我们莱西人是怎样过元宵节的吗?
(二)观看视频了解莱西人过元宵节的习俗
1、提问:视频上的人在干什么?能记住里边有谁吗?他们的表情、服装、头饰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相互交流看到的视频影像内容。
2、观看视频花灯会,了解灯谜的.起源历史。
3、观看豆面碗灯视频,了解灯碗的由来、种类及寓意等。
(三)师幼一起分享交流视频内容,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习俗。
元宵美术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在猜谜、搓元宵等活动,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的快乐。
2、知道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一些习俗。
活动准备:
干米粉、小盘子、大盘子。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通过猜灯谜的游戏形式导入本次活动。
共同来猜谜:请幼儿介绍谜面,让同伴猜。
二、说一说——在说一说的过程中体会元宵节的.热闹。
1、你知道什么节日要玩猜谜吗?(元宵节)
2、元宵节还可以做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小结:每年的正月十五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可以和家人一起吃元宵、玩花灯、猜灯谜等,真有趣。
三、做一做——通过自己亲手操作体验做元宵的趣味。
1、你吃过的元宵有什么味道?
2、请老师介绍元宵的做法。
3、幼儿分组制作,提醒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小心掉在地上,保持干净。
4、将搓好的元宵放在大盘子里,分享集体合作的快乐。
四、做灯笼
——通过自己亲手制作灯笼体会元宵节的习俗。
五、延伸活动(尝一尝)
——通过品尝自己亲手做的汤圆体会成功的喜悦
元宵美术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理解歌曲的主要内容,感受歌曲所表现的热闹、喜庆气氛。
2.尝试用多种身体动作来表现闹花灯的情景和自己的愉快情感。
活动准备:
一组花灯、闹花灯的录像资料、帮助幼儿记忆歌词的图谱标记。
活动过程:
1.在歌曲《闹花灯》的伴奏下,欣赏闹花灯的录像,感受闹花灯的喜庆气氛。
师:在录像里,你看到了什么?人们是怎样闹花灯的?看了这段录像,你的心情怎么样?
2.学习歌曲《闹花灯》。
(1)欣赏教师演唱歌曲《闹花灯》,理解歌曲内容。
(2)再次欣赏歌曲,用图谱标记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3)多种形式学唱歌曲。(唱准歌曲中的切分音符部分,唱出闹花灯时的快乐情感。)
3.尝试听音乐自编动作表演,体验闹花灯的快乐。
反初三1班班主任工作总结思:
即将升小学的大班幼儿,在幼儿园班级中,共渡节日,有助于增强其集体荣誉感、自我服务能力及责任感。而元宵节时处寒假刚过,多在开学的第一个星期。新学期开始,组织幼儿与家长共同在园渡过节日。愉快的节日体验,幼儿园如家的氛围,可使幼儿及家长顺利渡过刚入园的情绪不稳定期。
此次活动主要是让幼儿了解元宵节这一习俗,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首先我们布置了环境,环境是孩子的良好老师之一。于是,我们针对孩子所处的环境——教室、走廊、各个活动室,进行了布置和装饰。在教室挂上了孩子的彩灯,悬挂教师自制的灯谜;在教室里布置出“鼠年闹元宵”的'墙面。同时,为了让孩子感受异地不同的元宵过节方式,我们利用多媒体,观看元宵视频、各种风俗图片,感受不同地方的人闹元宵的快乐。我们还自己动手做元宵、自己尝元宵的快乐。在活动中,孩子们看到老师像变魔术一样把糯米粉变成了面团,再搓成小圆子,一个个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同时也迫不及待地想加入,只等着我的一声令下。瞧!他们一个个搓得多认真、多带劲呀,一粒粒的小圆子就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晶莹剔透,手艺一点也不比我们成人差。
在品尝元宵时,孩子们更展示了他们大方可爱的一面,有礼貌地邀请别班的小朋友、老师共享劳动成果,使孩子感受和体验到中国传统节日的喜庆、祥和、快乐的气氛,感受了与同伴、老师之间的深厚情谊,自然地萌发喜欢幼儿园这一温暖的大家庭的情感。我们最后还和别的班的小朋友一起猜灯谜,做游戏,“快乐的元宵节”这一活动就像圆圆的圆子一样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