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语文教案8篇

时间:2025-08-03 作者:Cold-blooded

关注教案内容的连贯性,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案的设计应考虑学生的兴趣与特点,以增强课堂的吸引力与有效性,网客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班教案语文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班教案语文教案8篇

中班教案语文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欣赏有儿歌,体会适意,悠闲、快乐的生活情趣。

2.有感情的朗诵儿歌,感受夏天的愉快。

重点难点:

1.欣赏有儿歌,体会适意,悠闲、快乐的生活情趣。

2.有感情的朗诵儿歌,感受夏天的愉快。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知了》。

2.cd:《知有感情的朗诵儿歌,感受夏天的愉快。

3.学习单:《知了》。

4.画笔、画纸。

活动过程:

一、播放cd,请幼儿欣赏儿歌,感受知了的意境。

1.诗歌中提到的知了是谁?

2.知了是蝉的另一个名字,也是它的叫声,你觉得儿歌中的这么多,知了是什么意思?

3.听了儿歌,你想象中的画面是什么样的?画面中的色彩是什么样的?

二、请幼儿运用画笔将自己想象中的画面在学习单上。教师在幼儿创作之后,进行分享,请每一名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试着边看自己创作的画面边朗诵儿歌。

1.图中画了什么?

2.这副画有哪些地方和自己的作品相似?

3.你看着这幅画有什么感觉?

三、幼儿分组朗诵儿歌,一组念每一段的第一句,还有一组念知了知了,教师引导幼儿将每一段的知了念出不同的感觉,特别是最后一句,要念得轻一些,慢一些。

中班教案语文教案篇2

目标:

1、借助小蚂蚁开生日会的情节,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

2、培养幼儿间团结友爱、平等待人的良好情感。

3、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表现力。

准备:

图片小蚂蚁、蜻蜓、蜜蜂、蝴蝶、瓢虫、蜘蛛、蜈蚣、蚕宝宝蚕宝宝变蚕蛾。

过程:

一、认识蚂蚁

1、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是谁呢?(出示图片小蚂蚁)

2、师:小蚂蚁长什么样的?(六条腿、头、胸、腹)

3、小蚂蚁今天真高兴,因为今天是他的生日了,他想邀请朋友们来参加,于是就在门口贴了张海报,海报上说了一些什么呢?陶老师来念一念。(出示海报)

二、小蚂蚁过生日

1、丁咚,门铃响了,蜜蜂拍着翅膀飞来了,(出示蜜蜂)他会对小蚂蚁说什么呀?小蚂蚁会怎么说呢?

2、丁咚,门铃又响了,美丽的蝴蝶飞来了(出示蝴蝶)她对小蚂蚁说什么呀?小蚂蚁又会怎么说呢?

3、丁咚,蜻蜓飞来了(出示蜻蜓)他对小蚂蚁说什么?蚂蚁又会怎么说呢?

4、丁咚,瓢虫也来了(出示瓢虫),他对小蚂蚁说什么呀?小蚂蚁又会怎么说呢?(练习句式:你好,朋友,祝你生日快乐!谢谢,欢迎你,我的昆虫朋友)

5、师小结:现在来了几位客人,他们是不是小蚂蚁邀请的昆虫朋友,为什么?(说出昆虫有六条腿)

6、丁咚,门铃又响了,蜈蚣和蜘蛛来了,(出示蜈蚣和蜘蛛)小蚂蚁说:"对不起,你们不是昆虫,请你们下次再来吧。"蜈蚣说:"我们是昆虫,为什么不让我们进去呢?"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蜈蚣和蜘蛛的腿太多了,昆虫只有六条腿。)

7、丁咚,一条蚕宝宝一扭一扭的.走来了(出示蚕宝宝图片)小蚂蚁对它说:"对不起,你不是昆虫请回去吧!"你觉得小蚂蚁说得对吗?

8、师:现在请你们来听听故事,听完了你们就知道了,故事的题目叫《小蚂蚁的生日会》

9、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一遍

10、师:蚕宝宝到底是不是昆虫呢?谁告诉小蚂蚁的?蚂蚁妈妈是怎么说的?

三、我们都是昆虫朋友

1、老师当小蚂蚁,你们来当昆虫朋友,你们来为我过生日吧!

2、教师与幼儿进行角色表演。并学说对话。

四、结束活动昆虫朋友们为我唱一首《生日歌》吧!

中班教案语文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服饰,初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知道他们是我国的少数民族。

2、让幼儿初步了解少数民族与汉族得不同之处,知道要尊重他们的习惯。

活动准备:

?中国地图》,教学挂图《少数民族》,《新疆舞曲》。

活动过程:

一、说说我们的国家。

1、出示中国地图,请幼儿观察并告诉幼儿我们的祖国很大,人口很多,有很多的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在我们国家还有几十个民族,由于他们人口较少,所以我们一般称他们为少数民族。

二、认识少数民族的特征。

1、出示图片:这些人们打扮的漂亮吗?引导幼儿观察他们的服饰,这个是维吾尔族的,他们喜欢戴一顶小帽子,女的穿黑色小背心、长裙子,梳很多小辫子,男的穿对襟长袍。维吾尔族人喜欢唱歌、跳舞、弹冬不拉,还喜欢吃烤羊肉,哈密瓜、葡萄干等食品。

2、引导幼儿观察蒙古族人的服饰:蒙古人喜欢扎头巾,穿斜襟的衣服,穿皮靴。许多蒙古族人住在蒙古包里,在草原上牧羊、牧马,喜欢喝奶茶,拉马头琴,还喜欢摔跤、骑马。

3、帮助幼儿了解内蒙古的一些特产。内蒙古出产羊毛,用羊毛可制成衣服、围巾,还出口到世界各地。

三、结束活动。

带领幼儿跟着音乐《新疆舞曲》高兴地跳舞。

中班教案语文教案篇4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导入新课,可以用故事、歌曲、生活场景、歌谣、图片、猜谜语、课题质疑等各种形式,内容、基调尽量活泼、夸张,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如果能让学生参与其中会更好。直观的教具、课件,配以风趣机智的语言,吸引孩子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

二、揭示课题

师:孩子们,请伸出你们的右手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边写边说出笔画名称。

老师在黑板上写,孩子们伸出手在空中写。如果课题中有些字是本课需要认识,会写的或是容易写错的生字词,一定要给学生指出来,强调,巩固,纠正,着重强调字的结构,师还应指出哪儿容易写错,指导学生应该怎么写。也可以让大家一起说:“一笔……二笔……三笔……”加深印象。

板书课题后,齐读课题,师带着领读,单独挑生读。比较出名的、书中提到作者的,强调让学生知道作者名字。(对于一年级孩子要在预习时拼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

由于学生对课文不熟,老师要范读课文,纠正学生的读音。同时要教学生在老师读时要标然段。

师:大家想不想跟老师比一比,看谁读的通顺、准确?

生:想!

师:恩,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画出来,并借助拼音姐姐的帮忙多读几遍。同时还要把课后要求会认会写的字在文中圈出来,自己再把圈出的字多读几遍。读完后,同学们就抱臂坐端正,让老师知道你已经读完了。

生读……

四、识字

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读得可真认真,瞧!词语宝宝排着整齐的队伍跑到黑板上来和大家见面了,那你们敢不敢让老师检查一下你们读的怎么样?

师:大家先自己读读。

生读……

师:刚才大家读得可真认真!谁有信心读一下?第一行,谁来挑战一下?

师提出对其他孩子的要求:她/他在读的时候你要认真看黑板,用心听,当发现和你读音不一样时,你要举手示意,然后等她/他读完后再纠错。(对于易错的词、含轻声的词、多音字,重点强调)

师:我们进行小组分读,一个小组读一个词语。

分组读……

师:这组的声音真洪亮,这组不拖腔读得真标准。接下来我们一起声音响亮发音准确的读两遍吧。

这一部分,速度要快,在两分钟内结束,如果遇到读错的词语,一定要及时纠正并带领大家多读几遍。

2、把拼音去掉

师:同学们,拼音姐姐回家了,剩下这些词语朋友你们还认得他们吗?先来自己读一读吧。(生自读)

师:哪个同学自告奋勇想当小老师领着大家一起读读呢?(生单读)

师:接下来我们进行男女比赛读,一个词语读两遍,看谁读得既准确声音又响亮。(读后师,可适当组织一下课堂秩序)

师:我们现在做一个小游戏,开火车。这次开火车老师有一个要求,当这位同学读对了,我们其他同学就一起跟读两遍,如果这个同学读错了,我们大家都不吭声,我们一起把他纠正一下。(或者是让其他同学当小老师纠正)

这一部分速度也要快,最好控制在3—4分钟内,开火车只找一组就可以了。但是得将词语进行完。如果遇到错的,老师及时纠正并带领大家巩固。

3、出示单个生字(重点,难点)

正音

师:同学们,生字宝宝太调皮了,他们自己跳出来了。大家先自己试着读读生字,不认识的拿不准字音的看书本上拼音,或者举手问老师,然后再给同桌读读。(生自读,同桌互读)

师:大家都准备好了吗?我们要再进行开火车的游戏。一个字读两遍就坐下。(开2—3列火车,遇到困难的及时纠正)

组词说句

师:这几列火车开的可真是又快又稳。现在老师增加难度了,当你读出这个字的时候,还要给这个字找一个朋友,哪列火车愿意试一试?(如果出现错误及时纠正,并且板书到黑板上,找2—3列火车)

师:同学们积累的词语可真多,老师又要增加难度了,谁能用你组的词,来说一句话?(挑一些重点的字来说,学生说不完整的,要帮助学生说全,还要让他们及时重复)

中班教案语文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少数民族服装,感受民族服装的特点。

2.欣赏少数民族服装的美丽,感受多元文化。

3.接着艺术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师幼共同收集少数民族服装和图片。

2.准备少数民族音乐磁带。

3.准备挂图《活动·漂亮的服装·少数民族服装》、学习包《活动·不同民族的服装》、亲子手册《活动·奇异的民族服装》。

活动过程:

1.教师以观看少数民族服装表演,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2.让幼儿观看四位分别别身着藏族、傣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的服装。

3.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判断:四位同伴他们穿的各是什么民族的服装?你最喜欢的是哪个民族的服装?为什么?

4.引导幼儿到“少数民族服装展示区”看一看,议一议各少数民族的服装有什么特点,它们有什么不同?教师重点引导幼儿从各民族服装的头饰、上衣、下装、绑腿,鞋、袜等方面观察探究。

5.引导幼儿从服装的特点想一想、说一说不同民族服装与其生活环境、生活习俗的关系。

6.鼓励幼儿按意愿运用折、画、贴、剪等方式制作、装饰少数民族服装,并引导幼儿根据音乐进行即兴表演。

活动延伸:

在音乐区播放少数民族歌曲,提供相应的服饰,让幼儿继续表演少数民族的歌舞。

中班教案语文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在交流分享中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2.感受少数民族的风情,产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活动准备

少数民族玩偶、少数民族知多少、录像、幻灯片

活动过程

1.观察导入

(1)出示少数民族娃娃

提问:你知道这些娃娃都是什么民族的吗?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小结:少数民族的服饰、鞋饰、头饰等都是不一样的。

2.深入了解

(1)讨论

提问:你们见过少数民族吗?是在哪里见到的,他们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的生活习惯?

(2)观看影视资料(藏族、傣族、蒙族)

提问:他们是什么民族?服饰、住房、食物、生活、劳动、娱乐是怎样的?

3.幼儿操作

(1)请幼儿将图片中的人物与民族用连连看方式进行配对。

(2)交流分享,请幼儿介绍操作结果,说出理由。

4.延伸活动

知道我们中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吗?他们还有很多有趣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下面请你们欣赏一段民族舞蹈,猜猜她们又是什么民族的?

活动生成与建议

1.提供少数民族相关信息和书籍,让幼儿通过查阅资料获得更多的少数民族信息。

2.活动可以与艺术结合,了解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乐器等,引导幼儿学习各民族儿童舞蹈。

中班教案语文教案篇7

很多爸爸都有打呼噜的习惯,设计本次活动是让宝宝体验爸爸工作的辛苦,加深对宝宝的情感。

活动准备:

鼹鼠爸爸的图片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片理解鼹鼠爸爸打呼噜的原因。

2、体验爸爸工作辛苦,有爱爸爸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贴有幼儿爸爸调查表的展板:介绍自己爸爸的本领

小结:爸爸的本领真大,会开车、会……;爸爸真了不起!

2、我也请来了一个爸爸,看看会是谁?(出示鼹鼠爸爸的图片)

二、理解故事

1、画面一:

(1)鼹鼠爸爸和你们的爸爸一样也有一个了不起的本领,瞧鼹鼠爸爸有什么本领呢?

2、画面二:我们来看看有哪些小动物住进了鼹鼠爸爸造的`房子?

3、画面三~画面六:

(1)鼹鼠爸爸工作了一天回到了家。猜猜鼹鼠宝宝会对鼹鼠爸爸说什么?听听它们是怎么说的?

(2)怎么传来了震天响的呼噜声?

(3)这时鼹鼠宝宝们在干什么?鼹鼠爸爸醒了吗?

(4)如果你是鼹鼠宝宝,看到爸爸工作了一天这么累,你会怎么做?

4、画面七~画面十一:

(1)鼹鼠宝宝们在干什么?

(2)鼹鼠宝宝和鼹鼠爸爸经过一天的劳动,回到了家。这会鼹鼠爸爸还会和他的宝贝们玩游戏吗?是啊,它们玩起了开飞机的游戏。

(3)平时吵着和爸爸做游戏的小鼹鼠怎么也睡着了?

三、完整欣赏。

播放课件,教师完整地讲述绘本故事。

活动延伸:

继续完成爸爸调查表

中班教案语文教案篇8

活动名称:

小老虎过生日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手偶表演,理解儿歌内容,学说儿歌中的对话。

2、通过图标的提示,学习朗诵儿歌。

3、能和教师、同伴一起表演儿歌,体验共同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根据儿歌内容,事先编排好手偶表演。

2、与儿歌内容有关的图标。

3、幼儿事先做好小白兔和小狗熊的胸饰。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看手偶表演,初步理解儿歌内容。

提问:刚才的表演里有谁?小老虎给谁打了电话?它们是怎么说的?(引导幼儿学说对话。)

2、幼儿边看表演边欣赏教师朗诵儿歌。

提问:小老虎今天过生日,热闹吗?它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它给谁打了电话?小白兔(小狗熊)是怎么说的`?小白兔和小狗熊来给小老虎过生日了吗?它们说了什么?小老虎又是怎么说的?(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及时贴上相应的图标。)

3、教师边指图标边朗诵儿歌。

4、幼儿尝试和教师一起看图标朗诵儿歌2—3遍,教师针对幼儿朗诵时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

5、表演儿歌。

(1)幼儿自选胸饰,扮演小白兔或小狗熊,教师扮演小老虎,共同表演儿歌。

(2)幼儿邀请客人老师一起表演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