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太狼教案8篇

时间:2025-07-04 作者:pUssy

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在课堂上保持清晰的思路与节奏,我们想要通过教案的完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网客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灰太狼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灰太狼教案8篇

灰太狼教案篇1

活动背景

音乐《修鞋匠》具有结构清晰、旋律鲜明的特点,很适合设计成为音乐活动。此音乐原来设计的是关于修鞋匠的故事,由缝鞋子、钉鞋子、绕线三个情节组成。然而修鞋匠距离幼儿生活较远,幼儿较难理解和表现。《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那怎样才能使音乐故事的情节贴近幼儿的理解呢?

为了解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我首先让孩子们在过渡环节聆听这首音乐。当他们听到音乐的第一部分沉重、缓慢的声音时,立刻有点紧张地说:“灰太狼来了!”“熊来了!”“怪兽来了!”我追问孩子们为什么是这种感觉,有的说:“听起来重重的。”有的说:“低低的声音听起来好可怕!像大怪物的走路声。”由此可见,孩子们的音乐感知是非常到位的,这也给了我创编新故事情节的启发。

于是在播放第二段音乐前我先问孩子们:“音乐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灰太狼要去做什么呢?”我给孩子们播放了第二段音乐,当第二段音乐用两种音色交替反复出现同一个节奏型时,有的孩子说是敲门的声音,有的说听到了钉钉子的声音。我问孩子们:“是谁在敲门?谁在钉钉子呢?”好多孩子都说是喜羊羊在钉钉子,灰太狼好像来敲门呢!在播放第三段音乐前,我问孩子们:“我们接下来听一听,看最后灰太狼抓到喜羊羊了吗?”当孩子们饶有兴趣地听到第三段欢快的音乐时,他们高兴地说:“没抓到!”就这样,一个完整的音乐故事创编完成。

?喜羊羊和灰太狼》是孩子们熟悉和喜爱的动画片,以此设计的故事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可以说,这节活动是我和孩子共同设计的。在有了充分感知音乐的曲式结构的基础上,孩子们有了大胆表现的欲望。在自由活动时间,他们自发玩起了喜羊羊和灰太狼的表演游戏,有的孩子扮演凶神恶煞的灰太狼,有的孩子则扮演机智的喜羊羊。

看到孩子们这么喜欢表演游戏,我决定带领孩子们一起玩音乐扮演游戏——喜羊羊和灰太狼。为了使得音乐更加贴切故事情节,更加适合小班幼儿表现,我将音乐《修鞋匠》进行了变慢处理。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音乐活动,在角色扮演时能根据音乐特点表演出相应的动作、表情。

2.尝试看指挥进行乐器演奏。

活动准备

1.在活动前的过渡环节中播放音乐,通过倾听、讨论的方式让幼儿熟悉乐曲,能听辨出乐曲《修鞋匠》的曲式结构,创编相应的故事情节。

2.知道铃鼓、打棒、串铃的演奏用法。

物质准备

1.乐曲《葡萄牙舞》、《快乐的森林》和《修鞋匠》的改编版。

2.喜羊羊、美羊羊、羊村图片,喜羊羊、美羊羊、灰太狼头饰,自制羊村大门。

3.手鼓、打棒、串铃,3种乐器的卡片各1张。

活动过程

一、创设音乐故事情境——“去羊村玩”,带领幼儿伴随《葡萄牙舞》音乐入场。

带幼儿入场时,提示幼儿注意听音乐中的上行音阶和下行音阶,分别用上山和下山的动作表示。

师:我们一起去羊村玩儿吧!去羊村的路上要上山、下山,请小朋友仔细听音乐,听一听音乐中哪里是上山,哪里是下山。我们出发吧!

孩子们的表现非常好,当听到音乐中的上行音阶时,他们做出了身体逐渐变高以至垫脚尖的动作,表示上山;当听到下行音阶时,孩子们做出身体逐渐降低以至蹲下的动作,表示下山。

(本节活动是一节音乐表现活动,音乐表现离不开认真倾听音乐,只有认真倾听音乐才能恰当地表现。为了让幼儿认真听音乐,感受到动作是根据音乐而变化的,我选择了有上下行音阶的《葡萄牙舞》,让幼儿随音乐做简单的动作,感受音乐与动作的密切联系,既是本节课的热身环节,也是一个铺垫。为了引出后面的音乐故事,我根据这个音乐创编了去羊村路上要上下山的游戏情境。)

二.倾听乐曲《修鞋匠》,并在音乐伴随下进行角色扮演。

(一)创设问好的游戏情节,以此带领幼儿自然进行节奏练习。

一边播放ppt,出示喜羊羊和美羊羊,一边问幼儿:看,谁来门口迎接你们了?

幼:喜羊羊和美羊羊。

师:原来是喜羊羊和美羊羊呀,它们要和小朋友问好。

教师一边用手拍出下面的节奏,一边模仿喜羊羊和美羊羊向小朋友问好。

x x x | x x x |

小朋友, 你们好!

接着引导幼儿用同样的方式向喜羊羊和美羊羊问好。

孩子们快乐地随老师一起边说边拍出下面节奏型。

x x x | x x x |

喜羊羊, 美羊羊,

x x x |

你们好!

如果幼儿第一次拍得不太正确,教师可以用喜羊羊的口吻说,“小朋友,你们好像和我的'方法不一样呀”,引导幼儿再拍一次。

(本乐曲第二段里面反复出现了同一个节奏型,所以利用问好情节设计了节奏练习这一环节。)

(二)引导幼儿根据乐曲第一部分音乐,有表情、按节奏模仿灰太狼走路以及羊羊们害怕的样子。

1.播放乐曲第一部分,引导幼儿注意倾听。

师:喜羊羊和美羊羊正高兴地迎接小朋友呢。可是,听,谁来了?

由于孩子们已经熟悉音乐,马上说出:灰太狼!

2.引导幼儿随音乐节奏大胆模仿灰太狼的样子。

师:音乐里重重的声音,原来是灰太狼来了!谁来学一学灰太狼走路?

孩子们伸出了灰太狼的“大爪子”,按节奏学着灰太狼走路。可是在长音的时候很多幼儿停不下来。于是在总结幼儿表现的基础上,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注意长音的处理。

师:你听到音乐里长长的声音了吗?是灰太狼在干什么呀?

幼:听到了。灰太狼好像不走路了。

师:灰太狼为什么要停下来呢?

师:灰太狼走几步就要停下来仔细看一看前方的路,因为去羊村的路上有很多喜羊羊设下的陷阱,灰太狼怕掉到陷阱里,所以要停一停。小朋友一定要仔细听音乐里长长的音,可别掉进陷阱。

幼儿再次表演时听到长音都停了下来,生怕掉进“陷阱”。但是虽然动作跟上音乐了,可是表情一点都不像凶狠的狼。音乐表演不仅要合拍,扮演的角色的表情也应该到位。所以我和幼儿讨论如何表现出狼的表情。

师:灰太狼去抓羊时会做出什么样的表情才能让喜羊羊害怕?

幼儿纷纷龇牙咧嘴地摆出各种凶狠的表情。

此时教师可以假装非常害怕的样子,并说着“哎哟!好吓人呀”,让幼儿感到满足和成功。

师:灰太狼去抓羊的时候必须摆出一副非常吓人的表情才会让羊羊们害怕。所以小朋友在学灰太狼走路的时候也要做出让人害怕的表情。看看哪个小朋友最像灰太狼。

孩子们接下来的表演非常生动。

3.引导幼儿模仿羊羊们看到灰太狼时害怕的表情。

师:灰太狼快到羊村门口了,羊羊们会是什么心情?谁来学一学?

孩子们纷纷做出各种害怕的表情和动作。

(三)引导幼儿根据乐曲第二部分的音乐,扮演喜羊羊钉钉子、灰太狼敲门的情节。

1.引导幼儿随音乐有节奏地模仿羊羊们钉门的动作。

师:喜羊羊想了一个什么办法来阻止灰太狼进入羊村呢?我们来听音乐吧。

幼:钉钉子。

师:音乐里发出了叮叮当当的声音,原来喜羊羊要把门钉结实,不让灰太狼进来。我们也来学一学羊羊们钉门的样子吧。只有仔细听音乐,和里面的叮叮当当的声音一样才能把门钉结实哦!

孩子们随着音乐用小拳头模仿钉钉子的动作。部分幼儿的动作没能跟上节奏,教师此时可以边哼唱第二段乐曲边做钉钉子的动作,以给幼儿清晰的合拍示范。

师:我发现有的羊羊用小耳朵仔细听着音乐,和音乐里的叮叮当当的声音一样,有的羊羊和音乐里的不太一样哦,门可是没钉结实,要加油哦!我们再来一遍。

大部分幼儿能合拍做动作。

(不要强求所有幼儿都能跟上节奏,只要尽力就好,因为合拍做动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幼儿的节奏感是在不断感知、表现音乐的过程中增强的。)

2.引导幼儿随音乐有节奏地模仿灰太狼敲门。

师:羊羊们钉门的时候,灰太狼在做什么呢?

幼:灰太狼在敲门。

师:灰太狼来到羊村门口怎么做才有可能把门敲开?

幼:使劲儿敲门。

师:灰太狼要跟着音乐里的声音使劲儿敲门才行。我们听着音乐学学灰太狼使劲儿敲门吧。

幼儿扮演灰太狼随节奏使劲儿敲着羊村的门。

(如前,如果大部分幼儿不能随节奏敲门,可以引导幼儿再来一次。)

(四)引导幼儿根据乐曲第三部分的音乐,表现羊羊们气走灰太狼的喜悦之情。

师:灰太狼进到羊村里了吗?我们来听音乐。

幼:没有!喜羊羊成功啦!

师:音乐听起来很高兴,看来灰太狼没成功。羊羊们怎么表达自己高兴的心情?可以做什么事情?

幼:羊羊们可以跳舞。可以冲着灰太狼高兴地笑、摆摆手。

师:谁来学一学?

有的幼儿独自跳舞,有的和伙伴拉着手跳舞,有的挥着手笑着。

师:灰太狼没能抓到羊,会是什么心情?

幼:非常生气。

师:怎么做才能让别人看出灰太狼非常生气?

有的幼儿又着腰、跺着脚模仿灰太狼生气的样子,有的跺着脚走开,还有的嘴里不停地哼哼着表现生气的样子。

(五)引导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跟随音乐进行角色扮演。

1.引导幼儿进行第一次表演,教师观察、寻找表演中的优点和不足。

师:我们听懂了音乐里的故事,现在我们要一起把故事表演出来啦!想当羊羊们的小朋友可以走到羊村里,想当灰太狼的小朋友请到狼堡里。一定要注意听音乐哦!

扮演灰太狼的幼儿伸出“狼爪”,展现出凶狠的表情随着音乐向前走,部分灰太狼忘记了长音处的停步不前。大部分灰太狼能随着音乐节奏使劲儿敲门,最后灰太狼离开时有的幼儿没有表现出生气的样子。扮演喜羊羊的幼儿能表现出狼靠近时害怕的神情,有的蹲在地上不敢起来,有的捂着自己的脑袋不敢看。羊羊们钉钉子时,有的羊羊一着急没随着音乐的节奏钉钉子,钉得比较快。最后胜利时的庆祝环节,羊羊们充分表现出了欢快的情感,有的在一起跳舞,有的得意地向离去的灰太狼挥手说着“抓不着吧” 。

2.和幼儿分析讨论第一次表演中的优点和不足,鼓励幼儿再次自由选择角色,进行第二次表演。

师:刚刚小朋友们表演得真棒!灰太狼演得太像了,真是吓到了羊羊们,它们都不敢看你们呢。就是有的灰太狼好像掉进了陷阱里吧?怎么回事呢?

幼:在长音的时候没有停下来看路,就掉下去了。

师:对啦!所以灰太狼以后要注意哦!我还发现有的灰太狼没抓到羊好像一点儿也不生气呢。你们没抓到羊到底是什么心情呀?

幼:生气。

师:哦!原来还是生气的。那一定要把生气的样子表演出来哦!让我们都看到。

师:羊羊们表演得也特别好,一开始是害怕的样子,最后高兴的样子表演得都很棒,而且每个人的动怍都不一样呢,害怕的样子也不同。(此时教师可以模仿几个幼儿刚表演的害怕和高兴的动作。)不过,我发现有的羊羊钉门的时候没有钉结实,怎么才能钉结实呢?

幼:听着音乐里的叮叮声。

师:对啦!我们再来表演一遍吧,看看哪个羊羊把门钉得最结实。

幼儿依旧对表演热情高涨,有的幼儿选了另一个角色,有的幼儿没有换角色。大多数幼儿都能用恰当的表情和动作表现出每段音乐的特点。

三、尝试看指挥进行乐器演奏。

(一)听声音猜乐器,引出小乐器。

教师将乐器放在背后,依次演奏三种乐器,让幼儿猜猜是什么乐器。

师:小朋友表演得真好!小乐器也想参加表演,我们听一听谁来啦?

幼儿都较为快速地猜出来了。

(在演奏前需要让幼儿辨别乐器的音色,以为每段音乐选择适宜的乐器。这三种乐器幼儿非常熟悉,在以往的音乐活动中幼儿探索、操作过很多次,例如探索同一个乐器可以发出多少种声音等,所以我采取让幼儿听声音猜乐器的方法引出乐器,强化幼儿对乐器音色的感知。)

(二)教师和个别幼儿操作乐器,选择每个乐段适合的乐器。

师:哪个小乐器的声音像是灰太狼的走路声?教师依次演奏三种乐器,让幼儿倾听选择。

幼:手鼓。

师:为什么呢?

幼:手鼓的声音重重的,像灰太狼走路。

此时,教师请一名幼儿拍手鼓,验证这个乐器是否适合。

师:哪个声音像是喜羊羊钉门的声音?

教师再次演奏三种乐器。

幼:打棒。

师:为什么呢?

幼:因为打棒的铛铛声像钉钉子的声音。

此时,教师请一名幼儿敲打棒,验证这个乐器是否适合。

师:羊羊们非常高兴可以用哪个小乐器呢?

幼:串铃。

师:为什么呢?

幼:因为串铃的声音长长的,很高兴。

此时,教师请一名幼儿摇串铃,验证这个乐器是否合适。

(由于三种乐器幼儿非常熟悉,此处省去幼儿自由探索乐器环节,采取教师和个别幼儿演奏乐器的方法来选择,以使教学环节更加紧凑。)

(三)引导幼儿看教师指挥进行乐器演奏。

1.让幼儿听着音乐《快乐的森林》,自由选择乐器。

师:让我们听着音乐排成一列长长的火车去取自己喜欢的小乐器吧。

幼儿听着音乐变成一队,绕着圆圈每人选取一个喜欢的乐器,之后,拿着小乐器走到摆放相应乐器图片的区域坐下。

2.教师指挥幼儿进行乐器演奏。

手鼓组的幼儿演奏第一段音乐,打棒组演奏第二段音乐,串铃组演奏第三段音乐。

3.听着音乐《快乐的森林》送回乐器,自然结束。

灰太狼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激发幼儿对舞蹈的热爱,并从中体验在舞蹈中小羊们战胜灰太狼所带来的快乐,激发幼儿不怕困难,敢于敌人作斗争的精神。

2、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学习舞蹈,创编并合作表演挖陷阱和织网的动作。

3、能在腕带和标记的帮助下迅速变化圆心交替走和圆上走的队形,并能结伴交换舞伴。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准备:

喜羊羊与灰太狼的音乐、灰太狼头饰、场地画圆贴上小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1、你们是什么羊?(美羊羊)你们是什么羊?(喜羊羊)

2、听音乐入场地(边听音乐边跳学过的问好舞)

3、(师幼围成圆圈坐下听背景故事)我是慢羊羊村长,青青草原要开舞会了!

灰太狼:青青草原要开舞会了,我也要去参加,到时候我要抓住所有的羊,我就可以吃顿羊肉大餐了!

二、动作创编

(一)挖陷阱

1、灰太狼要来抓我们了,我们怎么对付它?(幼儿回答)

2、我觉得挖陷阱这个主意不错,谁会挖陷阱的,来试试。(提示:如果加上脚的动作就更有力,挖得就更深了)

3、如果我们边走边挖,这陷阱会怎样?(往中间挖陷阱,再往后退,挖得更大一点)

4、刚才我们进去挖了几勺?出来又挖了几勺?一共挖了几勺?三勺挖完干吗?为自己加油(跺脚嘿嘿!)教师哼唱歌曲,幼儿动作。

5、刚我觉得进去的时候太挤了,怎么办?(美羊羊和喜羊羊分开进去)好,我们来试试(听音乐动作)

6、刚美羊羊进去的时候,喜羊羊干吗?(在外面挖)我们挖得很辛苦,所以要给自己加加油。现在挖陷阱开始了(进三步嘿嘿,退三步嘿嘿)

(二)织网

1、刚挖的陷阱很好,如果灰太狼跑出来怎么办?(幼儿回答)

2、逃出来可以织网,谁会织网的?(幼儿自由想象)(师伸出食指)这是两跟针,我们可以怎么织?

3、我们可以一上一下织,织好后打个结。(教师哼唱音乐幼儿做织网动作)

4、边走边织可以织得更牢。我们伸出有手腕花的手,转身。我们在圆圈上织网。

5、我们织几下要往前走》(4下)往前走到前面小草上,打结。如果没织完可不可以往前走?

(三)动作组合

1、你们真棒,那我们一起来听着音乐做起来。

问好——挖坑——织网(重复2次)

2、这个陷阱不够深,这个网不够大,我们再来做大点。

(四)学羊打招呼,圆上交换舞蹈位置

1、怎样来联合更多的小羊一起抓灰太狼?

2、学习羊打招呼动作。羊打招呼的时候可以怎么做?(羊角相对)

3、我们美羊羊伸出有手腕花的手,喜羊羊伸出没手腕花的手。再共同伸出有手腕花同方向的'脚往前跨到对面的草上。我们来试试。

4、我们来试试(教师哼唱歌曲,幼儿联系交换位置)

5、放音乐,连起来动作。(4次)

三、游戏,打败灰太狼

1、看,这是谁?(由另外个教师扮演),我们围起来抓住它。(师幼围圆圈转,打败灰太狼)

2、打败灰太狼,(录音:舞会开始啦!)集体参加舞会。(随欢快的音乐跟老师动作)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能够抓住当前流行的元素发挥自己的想象开展活动,从孩子的兴趣点出发设计出有新意的活动,是孩子们的积极性和活动的参与度大幅度上升。活动的教学形式较为开放,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也显得师生间的关系无比的亲近和谐,活动氛围营造的很具有亲和力。在活动中采用新颖的教法让教学活动时刻保持新鲜和活力,使幼儿在体验音乐美的同时,达到科学性、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德和谐统一。

从现场的效果来看,我有一些地方并没有把握好:如果能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慢羊羊和灰太狼的说话声音效果会更好。

灰太狼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复习歌曲,能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

2、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3、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灰太狼头饰一个;幼儿已会唱歌曲前三段。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入场

师:今天天气真好呀,小羊们让我们一起去羊村玩吧!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出发吧!

师:羊村到了,小羊们找个空座位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吧。

二、复习歌曲,创编动作

1、复习歌曲

师:小羊们今天我们又来到了羊村,还记得上次那首好听的歌吗?那我们用优美的、好听的歌声来跟喜羊羊他们打个招呼吧!

师:让我们挺起胸、坐坐神气,听好音乐。(唱到第三段)

2、创编动作

(1)创编喜羊羊各种运动的动作。

师:喜羊羊喜欢做什么运动呢?你来做做看呢!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做运动吧!

(2)创编懒羊羊吃东西的.动作。

师:懒羊羊是怎么吃东西的?如果你是懒羊羊你想吃什么?

师:看你吃得这么香,我真馋啊!

师:你这个东西真好吃,我好想吃一口啊!

师:你真像个嘴馋的懒羊羊。

师:你们看我在吃什么?你们想不想吃啊?

(3)创编美羊羊爱打扮的动作。

师:美羊羊最爱打扮自己了,她会打扮哪里呢?

师:女孩子一起来打扮自己吧!我们男孩子也来打扮打扮自己。

3、幼儿进行歌表演(唱到第三段)

师:这一次我们边唱歌边做动作,当我们唱到“他最爱做运动、他最爱吃东西、她最爱打扮”这个时候,我们就做出刚刚想到的好看的动作好吗?

三、幼儿学唱第四段,创编小羊害怕的动作。

1、师:告诉你们哦!这幢楼还有四楼呢,四楼会住着谁呢?我们来听一听!(播放第四段音乐)

2、师:这段音乐听上去感觉怎么样?(低沉、沉重)你们猜四楼会住着谁呢?听了这段音乐你觉得灰太郎是一只怎样的狼?(狡猾、凶恶)

3、师:灰太郎想干什么?大家一起听!

(欣赏教师演唱第四段音乐)

师:他想做什么呀?(熟悉歌词)

4、师:啊呀,灰太郎要想抓我们小羊,你们害怕吗?害怕是什么样子的啊?(抖、心跳、抱头、躲起来、藏起来)

5、幼儿完整进行歌表演。

师:我们把整首歌曲连起来唱一遍。

四、音乐游戏

1、第一遍游戏:(介绍规则)了解听到狼叫要躲起来。

师:你们都是聪明的小羊,会表演这么多好看的动作,告诉你们哦!这个音乐还可以做一个游戏呢!

师:游戏你们喜欢玩吗?但玩游戏是有规则的!听好规则哦!

师:把歌曲里小羊的形象用和别人不同的动作表现出来;第二是要听清楚音乐,听清楚灰太狼什么时候出现。让我们听好音乐。

师:刚才在玩游戏的时候,我发现有好多小朋友做的动作和别人不一样,真棒!

师:狼来啦,小羊们快跑!记得听到狼叫要赶快跑回家哦!

2、第二遍游戏,小羊换楼层

师:楼房里的小羊在和我们捉迷藏呢!这次我们可要看仔细了。

师:别害怕,你怎么被抓住了,是不是你没听清楚音乐。

3、第三遍游戏,灰太狼换楼层

师:灰太狼为了想吃到小羊,他也搬家了,搬到哪一层我也不知道,所以这次小朋友要听好音乐,听到狼叫要赶快跑回家哦!

师:这次我们小朋友都听清了音乐,凶狠的灰太狼一只小羊也没抓住,灰溜溜的走了。

4、第四~五遍游戏,请幼儿当灰太狼

师:这次灰太狼可狡猾啦,他藏在我们小羊当中,你们可要看仔细喽!

师:游戏好玩吗?想不想再玩了?

五、结束活动

师:小羊们今天玩得开心吗?我们下次再来玩吧!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能够抓住当前流行的元素发挥自己的想象开展活动,从孩子的兴趣点出发设计出有新意的活动,是孩子们的积极性和活动的参与度大幅度上升。活动的教学形式较为开放,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也显得师生间的关系无比的亲近和谐,活动氛围营造的很具有亲和力。在活动中采用新颖的教法让教学活动时刻保持新鲜和活力,使幼儿在体验音乐美的同时,达到科学性、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德和谐统一。

灰太狼教案篇4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音乐重视幼儿的音乐能力以及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的培养,而音乐游戏的方式更能培养幼儿的音乐素质。《喜羊羊与灰太狼》是孩子们很感兴趣的一部动画片,孩子们非常喜欢并且熟悉其中的角色,所以我以此创设情境,结合三段不同的音乐,设计了一个适合中班幼儿的音乐游戏。活动中我引导幼儿感受三段音乐的不同,并随音乐表现游戏动作,让孩子们在“小羊和灰太狼”的游戏情节中,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和有趣。

活动目标

1、分辨三段音乐的不同,结合音乐和图谱表现游戏情节。

2、愿意参加音乐游戏,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有趣。

活动重、难点

在图谱的帮助下有指令地进行摘果子游戏,分辨三段音乐的不同,并用游戏动作表现音乐,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有趣。

活动准备:背景图片、图谱、音乐、大灰狼头饰。

活动设计

一、快快乐乐去羊村

1、教师扮演慢羊羊村长邀请小羊去果园。

2、师幼一起伴随着音乐进入游戏场地。

二、果园中,灰太狼出现

(一)小羊们看图谱随着音乐的节奏摘果子

1、(出示果园图片)师:小羊们,果园到了,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干什么?

2、师:那我们要先学会一个本领:摘果子。摘果子怎么摘呢?请幼儿做一做动作。

3、教师根据幼儿动作出示相应图谱,一起学一学。

4、师:原来摘果子有这么多的方法,可以用左手、右手摘,也可以用两只手摘,还可以往不同的方向摘。

5、师:摘果子可是有难度的',不仅要用方法摘,还要有节奏地摘,这个本领就藏在一段好听的音乐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6、播放第一段音乐,听了这段音乐,你想怎么摘果子?

7、师:看看村长我是怎么摘果子的?教师结合图谱和音乐示范摘果子。

8、师幼共同讨论音乐节奏图谱,学一学。

8、播放音乐,小羊们一起跟着音乐节奏做摘果子的动作。

9、幼儿自主讨论摆放音乐图谱,再次播放音乐,小羊们一起跟着音乐节奏做摘果子的动作。

(二)灰太狼出现

1、音乐转换——灰太狼出现。

师:听,发生什么事了?谁来了?

2、引导小羊们想办法来保护自己:灰太狼出现时,要马上变成一棵果树或一块石头,不能动,如果动了就会被灰太狼抓走吃掉的。

3、播放音乐第二、三段,教师扮演灰太狼,请小羊们试试看,变成不同造型的果树或石头。

4、小结:看来这个办法真不错,灰太狼一只小羊都没抓到,小羊们真厉害啊!

5、师:还有什么办法次可以保护自己?(躲起来)

6、播放音乐第二、三段,教师扮演灰太郎,再次进行游戏。

三、喜羊羊与灰太狼

1、播放完整音乐,教师扮演灰太狼,幼儿听音乐根据情节做相应游戏动作。

2、请幼儿扮演灰太狼,再次进行游戏。

四、战胜灰太狼,快乐地参加舞会

小羊们,今天的你们很勇敢,你们用聪明才智战胜了灰太狼。为了庆祝你们的表现,羊村决定在青青草原上举办一次舞会,我们赶快去参加吧!

灰太狼教案篇5

设计意图:

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一直深受幼儿的喜爱,孩子们也非常熟悉羊和狼的故事,他们对灰太狼与羊村里羊的抓、躲都充满了兴趣,很多孩子都愿意扮演狼或羊来玩游戏。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我选择了本次活动。同时《七士进阶》这首丹麦民间舞曲,乐曲为abab的循环。a段音乐活泼、欢快且节奏强。b段有延长音、重音,给人以悬念和期待感,因此形成了独特的音乐特质;欢快、神秘且富于变化。基于以上特点,我把这首乐曲加上羊躲狼抓的故事内容,设计了本次《喜羊羊与灰太狼》的音乐游戏,使幼儿可以感受与他人合作游戏的乐趣。同时也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自主创编动作以游戏的形式来表现故事。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轻松欢快、诙谐幽默的情绪,感知音乐《七士进阶》的结构和变化。

2、能够分辨音乐中的重音和长音,结合故事并随音乐合拍地进行角色扮演、做出游戏动作。

3、能积极地投入到音乐游戏中去,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能够结合故事随音乐的结构和变化形象合拍地做出游戏动作,完整流畅的在音乐中玩耍。

活动难点:能够结合故事情节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编出不同的动作表现a部分的音乐,通过灵活多变、形象有趣的动作及表情表现羊闪躲时对狼的挑逗。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熟悉动画片中《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故事。

物质准备:

(1)音乐《七士进阶》;音乐图谱1张,音乐分为三段分别由绿色、蓝色、红色彩色笔表示,波浪线"~~~~~"表示a部分欢快的音乐,b部分用直线"--"圆点"●"分别表示长音和重音;

(2)喜羊羊和灰太狼手偶各一;

(3)幼儿操作纸、笔若干;

(4)喜羊羊与灰太狼场景图一张,喜羊羊与灰太狼场地布置的道具。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故事,吸引幼儿兴趣(3分钟)

1、教师讲述故事,帮助幼儿了解动作表演的基本内容晚饭后,喜羊羊和灰太狼分头出去散步,锻炼身体,心情真好!走着走着,走到了一个黑漆漆的小巷子里,两人撞到了一起,都吓了一大跳,可是由于天太黑了,他俩都没看清楚对方到底是谁,就又慢慢凑到了一块,啪!又撞上了,哎呦喂~真是冤家路窄!喜羊羊眨巴眨巴眼睛一看,啊!那不是灰太狼吗?你觉得喜羊羊会怎么做?(跑、躲)灰太狼摸了摸晕晕的脑袋回过神来一看,嘿嘿~那不是喜羊羊嘛,那灰太狼又会怎么做?(追、抓)看清楚了对方后,喜羊羊大叫一声"不好",立即转身向家里跑去,灰太狼伸出爪子,一边叫着"站住"一边向喜羊羊追去,你觉得它会追到喜羊羊吗?(不会)

2、邀请幼儿创编简单动作表现喜羊羊和灰太狼指:请小朋友用动作表示羊和狼,想想看,怎样的动作及表情可以让大家一看就知道你是喜羊羊或灰太狼。(集体创编)请一个小朋友展示一下,还有谁愿意?(动作简单使之不成为游戏负担)吓了一大跳的喜羊羊会有怎么样的动作表情呢?请你做做看?灰太狼呢?

二、欣赏音乐,整体感知音乐(2分钟)

1、第一遍欣赏音乐指:今天我们就要根据这个故事随音乐来玩玩"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游戏,我们先来听听音乐,请你把自己想成狼或羊随音乐做你想做的动作;音乐听起来怎么呀?(欢快)你发现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幼儿说出在音乐中有很重的音和拉得较长的音)

2、出示图谱,分析音乐结构指:图谱上有什么?(~~~~~--●)那音乐欢快的地方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来表示?(波浪线"~~~~~")拉得长长的音呢?(直线"--")重音呢?(圆点"●")咱们再来听一遍音乐,请你用~~~~~--●把听到的音乐画下来,好吗?看看你是老师这样画的吗?

三、分段欣赏音乐,带领幼儿将故事与音乐对应起来,并尝试分段随音乐游戏 (1)欣赏第一段音乐,引导幼儿随音乐创编锻炼身体的具体动作指:下面我们来听听绿色彩色笔画的这段音乐,请你结合老师刚讲的.故事说一说这部分音乐讲的是什么?(幼儿自由发言)我们听木偶娃娃讲讲发生了什么吧,(随音乐讲故事在b部分"啦--当"音乐按节奏出示范举重动作)听清楚了吗?刚刚木偶娃娃在做什么运动呀?他是怎么做的的请你学一学,做了有几次呀?(4次)请你想想还可以做其他什么运动?请你做做看。(鼓励幼儿大胆发言试做)我们一起用你刚刚想到的运动跟着音乐来讲讲故事好吗?

(2)欣赏第二段音乐,表现狼、羊相撞时吓一跳、幽默诙谐的场景指:我们再来听听蓝色笔画的这段音乐,音乐中有几次"啦--当"你觉得音乐讲的是什么?(幼儿自由猜想)我们看看木偶娃娃表演一下发生了什么。(随音乐再现故事场景)我们跟着音乐学一学他们的样子。

(3)随第三段音乐在长音和重音中做躲、抓的游戏动作,通过形象有趣的动作及表情表现羊闪躲时对狼的挑逗指:看清楚对方是谁后,喜羊羊做了什么呀?(向家跑)灰太狼呢?(追),我们知道喜羊羊是很聪明的,听听他们是怎么追跑的吧!你听到最后有几次"啦--当"的音乐呢?(4次)想想看这段音乐他们可以做什么?原来呀我们聪明的喜羊羊想出了好多好办法在捉弄灰太狼呢?我们看看木偶娃娃想出的了什么好办法(在长音处羊做各种动作挑逗狼,在重音处狼去抓羊)你发现直线"--"这段音乐羊在做什么呀?圆点"●"的音乐出现时发生了什么事情?(狼抓羊)所以灰太狼要仔细听好了,等到重音出现才能去抓羊哦!现在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合作,一人当狼、一人当羊,我们跟着音乐来玩抓、躲的游戏。

灰太狼教案篇6

设计意图:

?喜羊羊和灰太狼》是近年来流行的一部儿童动画片,孩子们非常喜欢这部片子,更喜欢里面的两个角色喜羊羊、灰太狼。因为是孩子们熟悉的、喜欢的动物形象,贴近幼儿生活,易于孩子理解和掌握,所以我采用这两个角色做音乐游戏。能使幼儿更好的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音乐游戏中我采用两段音乐。前段音乐采用钢琴弹奏、乐曲奏旋律上层层递进。节奏稳定、缓慢;后段音乐采用《土耳其进行曲》选段,旋律表现为活泼、有趣、紧张,非常适合幼儿进行游戏。让音乐和故事情节匹配起来,使幼儿更加投入到音乐游戏的故事情境中去。

活动目标:

1、能根据音乐的特定变化表演小羊的走、停、跑,并努力在停顿的地方做出不同造型。

2、会跟着音乐游戏,学习遵守游戏规则,跑动时不碰撞或推搡他人。

活动准备:

音乐录音、灰太狼和喜羊羊和众小羊头饰若干,森林、山坡背景画,灰太狼和喜羊羊图片。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了解游戏背景,引起兴趣。

老师出示《灰太狼和喜羊羊图片》

师:这是谁?是什么动画片的人物?

老师以喜羊羊的角色讲述。

师:我是喜羊羊,前天我们一群小羊在草地上玩游戏,灰太狼乘我们不备,抓走了我们很多小羊。现在我想把它们救回来,唉,靠强夺救,我们抢不过灰太狼,只能想想计谋了。今天,我请来我们羊村的许多兄弟姐妹,让大家跟我一起去营救他们。我想了一个好办法:灰太狼在家里守着小羊,它走来走去的,我们就悄悄的跟在它身后,灰太狼嚎叫转身,我们就停下躲好(作出不同停止造型)。灰太狼一转身我们又赶紧跟上去,这样我们离小羊就越来越近了,最后趁它打困睡觉的时候,我们赶紧去营救小羊们,把它们带回家。

师:接下来,我们要玩这个营救小羊的游戏。这个游戏是要在音乐中进行的`,先让我们听听音乐吧。

2、熟悉游戏音乐。

(1)幼儿完整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游戏中旋律不同的两个部分。

师:你听到音乐的前部分和后部分有什么不同?

(2)引导幼儿分段听音乐做游戏。

师:听到前段缓慢的音乐是我们慢慢走,悄悄的向灰太狼靠近,当听见狼叫时,我们就要停止用造型的动作表示躲好,听到后段紧张、快速的音乐我们就要快速跑到狼堡把小羊们救回家。在跑的时要注意安全,不要推撞到其他小朋友。

3、游戏开始。

(1)老师示范,以帮助幼儿理解游戏规则。

(2)老师请几个幼儿一起示范,游戏中教师随机,适时指导。

(3)幼儿集体游戏。游戏过程要求幼儿跑动时不要碰撞或推搡他人。

4、改变游戏情境,提高游戏趣味性。

师:灰太狼发现被抓的羊儿越来越少了,于是它换个地方把小羊关了起来。这次我们要经过一片小树林,再翻过一座山坡才能来到狼堡呢。当我们在营救小羊的过程中遇到危险时,大家可躲进树林或山坡后,这样狼就捉不到我们了。

(1)教师和部分幼儿游戏。(示范游戏规则,并适时指导。)

(2)教师和全体幼儿游戏。(要求幼儿不要碰撞或推搡他人。)

5、结束。

师:今天,通过我们的勇敢和智慧,终于把小羊们救回来了,现在让我们一起高高兴兴的回羊村开庆祝会去吧!

附谱:

(前段音乐)灰太狼和喜羊羊

1=c

│ ——×(嚎)——│

│ ——×(嚎)——││ ——×(嚎)——││ ——×(嚎)——│

(后段音乐)《土耳其进行曲》选段

灰太狼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织的动作和尝试看队列图谱变换队形。

2、能与同伴一同大胆表演,感受集体舞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队列图谱(四列纵队、变队形图谱、圆形)

2、音乐《我最牛》,音乐“我只是一只羊”(前奏与问好音乐、“织”音乐、完整音乐)

3、幼儿已学会“问好”动作

4、幼儿按标签分组(黄羊羊、绿羊羊、红羊羊、蓝羊羊)

活动过程:

一、见面问好乐陶陶——羊儿们,让我们出发去青青草原喽。(在“村长”带领下,边做“问好”动作边进入场地)。

二、学习“织”的舞蹈动作

1、“村长有件烦心事,想请你们来帮忙,灰太狼经常来捣乱,谁有办法来抓住他。”

2、幼儿自由说说自己的想法。

:“用罩出他,真是个好办法,谁知道怎样织”(让幼儿尝试着说说做做)

3、学习织师:“村长”会织哟,仔细看怎么织的。

(1)欣赏教师的“织”动作后,请幼儿来说一说做一做是怎样织的。

(2)幼儿学习织动作。

重点:分清左右手、合拍、到位与力度。

三、学习看队列图谱变换队形

1、(出示长方形队列图)

(1)师:我现在想织一口怎样的?谁看明白了来介绍一下。

:四小队,横竖对齐,有心形标记的`是队长。

(2)织时需要我们步调一致,听一听有几句歌词我们就需要变换成功了?

重点:倾听、感知变换队列需在四句歌词内完成。

2、合着音乐节拍,走“方形”队列,随后表演“织”。

师:让我们跟着音乐边跳舞边来织一口又大又结实的方形吧。

指导:纵横对齐,抬头挺胸、手臂横平竖直,动作合拍有力,这样织出的才会结实。

3、通过“发现漏洞”(如个别幼儿没有对齐,动作不合拍无力等)引导幼儿重新再织一次,织得再结实一些。

4、学习由方阵变换成圆形(出示圆形队列图谱)

(1)师:我们要继续织,把它变成一口又圆又大的吧。

(2)出示队列变换图示师:请你们自己先通过看图来说一说变换的方法?

重点:理解简箭头所表示的含义,通过与第一张的比较发现“中间两排小朋友有转身的动作”

(3)让我们听着音乐跳着舞走一走试一试。

指导:在四句歌词完成队列变换

(4)练习由方形队列变换成圆形队列。

师:我们先织成方形然后继续努力把它织成圆形吧!我们得织得很整齐哦,织得很结实。

(5)幼儿完整表演两次

四、灰太狼落

1、师:把我们的架得高高的(手拉手举到头顶),放(一起蹲下放)呀真不错,成功!这回准能抓住灰太狼了。

2、完整表演

(1)师:呀!我发现灰太狼来了,让我们快点来织一口又大又结实的抓住它。

(2)幼儿完整表演舞蹈,结束时把“”高高架起。

3、灰太儿狼落。

把不知不觉钻进陷阱的“灰太狼”罩住,然后慢慢的把收紧,抓住灰太狼。

五、庆祝 ——伴随“我最牛”的音乐,带着灰太狼喜洋洋地离开“青青草原”。

灰太狼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发展四散追逐跑和钻的能力。

2、培养对游戏的兴趣。

3、遵守游戏规则,掌握游戏的玩法。

4、让幼儿学会听口令玩游戏,锻炼反应能力和倾听能力。

【活动准备】

小羊头饰若干,灰太狼头饰2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介绍游戏,吸引幼儿

室内座位上,“小朋友们,接下来我们要去玩一个好玩的游戏,大家都熟悉的-----出示图片。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游戏。你们都知道,灰太狼可坏了,一天到晚想吃羊,今天啊他又混在了羊群里,想要趁机吃掉小羊。

给小朋友戴上羊的头饰

2、教儿歌

“灰太狼也混在了羊群里面哦,谁是灰太狼呢?我们一起来找找看,(轻声地)怎么找呢?我来教你们说魔法语------”(慢慢地念一遍儿歌:羊群里面有只狼,不知躲在啥地方,小羊小羊要当心,认出它来好提防)

听清楚了吗?我们一起来说(引导幼儿一起跟着念儿歌)

这个魔法语记住了吗?等下我们就要用这个魔咒把灰太狼找出来。

二、基本部分-----户外游戏

1、整队到户外,围圈。我们一起来说说那个魔法语--(一起念,边饶圈走),停下,“好,我们的游戏就要开始喽,我来说一下这个游戏怎么玩,我们会在这个圆圈上搭起一扇门,(和配班一起示范),小羊要像刚才一样一边念这个魔法语一边走,当念到最后一个字‘防’时,这道门会关注,被套在里面的就是灰太狼,灰太狼就会出来抓小羊,小羊要赶快逃走。)

“好,游戏正式开始”引导幼儿一起念儿歌,一个一个从门下经过,当念到最后一个字时立刻放下手,套住一名幼儿,“原来**是灰太狼,”给他换上灰太狼的头饰“小羊快跑!”放灰太狼出去抓羊。

抓到的羊关进小房子里。

2、再玩一遍,再请2名幼儿当门套狼,套住两只狼去抓羊,被抓的羊可以当门让在逃的小羊暂时躲避。

三、结束

活动规则:

1、小羊必须依次从架中钻过

2、狼不能追逐已进圈的羊

活动要点:

1、羊钻架时距离要稍大,让幼儿能迈开步走

2、在念完最后一个字时立刻收架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