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关于纸的教案参考7篇

时间:2025-02-05 作者:Indulgence

优秀的教案能够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和教学热情,通过与同事交流,我们可以获得更多关于教案设计的灵感与建议,下面是网客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园中班关于纸的教案参考7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园中班关于纸的教案参考7篇

幼儿园中班关于纸的教案篇1

设计意图:

玩球是孩子喜闻乐见的一项户外活动。有时他们不仅仅局限于拍球、滚来滚去,而且还玩出很多花样来(顶球、夹球像陀螺转一转等等)。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经过小班一年多的拍球训练(左右手),培养了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体验游戏的合作精神。为了拓展孩子探究更多球的玩法,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需求,引导孩子多人合作的玩法,锻炼了孩子的发散思维。我设计了皮球这节课。

活动目标:

1、探索球的各种玩法。

2、通过游戏,让孩子体验玩球的乐趣。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皮球、辅助材料(纸箱,纸棒)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做准备活动。(健康歌)

二、出示球,尝试探索球的各种玩法。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好多的球(出示球),让我们来玩一玩吧。(幼儿自由玩、教师参与其中)。

2、让幼儿说出各种玩法,一起来玩玩。师问:你是怎么玩球的?让幼儿来示范一下,再来一起学一学。(拍球、转球、顶球、抛球接球等)

3、引导启发幼儿玩出和平时不一样的玩法。(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怎么玩)幼儿合作玩出新花样。

两人传球(在地上滚着对传;从胯下传球;两人对抛;转身抛球;)三人传球(相互滚地传球;相互胯下传球;相互抛球。)

小结:

球可以拍(左右手拍;慢拍、快拍),顶球(跑、跳),夹球(跳),背球(走、跑),踢球,转球(快、慢);滚球,坐球(转),趴球(转)。两人传球(在地上滚着对传;从胯下传球;两人对抛;转身抛球)。三人传球(相互滚地传球;相互胯下传球;相互抛球。三人以上合作都可以玩。

3、教师启发幼儿皮球变变变,能变成什么?(变陀螺、变西瓜、变西瓜等)小结:

我的皮球变变变:变成小兔蹦一蹦,变成陀螺转一转,变成西瓜滚一滚,变成小车推一推。

三、通过游戏活动《皮球变变变》,感受游戏快乐。

活动经验:

知道多人头上传球、胸前传球、胯下传球、棍棒赶球。

活动材料:

大纸箱四个、纸棍若干。

游戏规则:

师问:皮球皮球变变变。

幼儿问:变什么?

师答:变成萝卜传一传。(师与幼儿互换,幼儿问,幼儿答,看谁说的多。)(变成果子传一传;

1、头上传球(果子)。

2、胸前传球(萝卜)。

3、胯下传球(西瓜)。

4、棍棒赶球(小猪)。

四、随音乐放松活动。

五、活动延伸:

与家长探索更多球的玩法。

教学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中班关于纸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不同纸质的花在水里开花的不同现象和纸张的吸水性有关。

2、通过猜测、尝试、分析、表达的方法,发现纸花在水里开花的原因。

3、积极投入探究活动,对纸质花在水里开花的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知道树上、草上长出的花朵都会开。

物质准备:

面巾纸、手工纸、白纸、报纸、锡箔纸做成的小花;每桌上备有大水盆。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了解不同纸质花在水里开花的不同现象和纸张的吸水性有关。

活动难点:

能从纸质的不同猜测、分析、推断影响纸花在水里开花的原因。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设置悬念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

二、感知不同纸花在水里开花的现象

(一)观察白纸花在水里开花的现象

1.提问:这是一张普通的'白纸,用它做成的花,能开吗?

2.教师演示纸花开花,幼儿观察。

3.请个别幼儿尝试操作。

(二)探索不同纸质的花在水里的开花现象。

1.介绍各种材料。

提问:除了白纸,小朋友们还只知道哪些不同的纸呢?

2.教师随幼儿讲述出示不同的纸并把各种纸贴到记录表上。

3.幼儿猜测不同纸质的花在水中能否开花。

4.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幼儿第一次操作。

5.师幼讨论:你发现哪些花开了?哪些没有开?为什么?

教师小结:有的纸花在水里能开,有的不能开。这和纸能不能吸水有关,吸水太快了会烂掉,不吸水就开不了。

(三)感知纸花开的快慢和纸的吸水快慢有关

1.提问:这些纸花是同时开放的吗?

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示范规范操作动作。

3.幼儿第二次操作,教师一旁观察指导。

4.交流:哪种纸花开的最快?哪种纸花开的最慢?为什么?

教师小结:不同纸的吸水快慢是不一样的。吸水快开得就快,吸水慢开得也慢。

三、结束延伸

我们的花开的真漂亮呀!生活中还有一些些纸,比如牛皮纸、玻璃纸等等,小朋友可以仔细找一找还有那些纸,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一做,看一看它们做的小花能不能开,好吗?

幼儿园中班关于纸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会运用各种图形进行拼贴画。

2、能大胆联想组画成简单的物体,表现其特征。

3、体验拼贴添花的乐趣。

重点:学习运用各种图形进行贴画。

难点:能大胆联想组画成简单的物体,表现其特征。

活动准备:

1、a4白纸人手一张、固体胶、各种图形图片

2、范例作品

3、装图形的盘子

4、魔术帽、魔术盒

活动过程:

一、教师和幼儿一起玩手指游戏,调动幼儿的情绪,谈话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教师:"刚才我们一起玩了手指变变变的游戏,我们的手指就像魔术师一样能变出很多的物体。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魔术王国看一看,魔术师会变出哪些物体。去魔术王国时,我们要会说魔术王国的咒语,才能进去,请小朋友们和我一起学习咒语:乌拉乌拉变,乌拉乌拉变。"(幼儿和老师学习咒语)

二、带幼儿进入魔术王国,利用多媒体引导幼儿回顾对图形的认识,观察图形组合变化。

1.幼儿闭上眼睛说咒语两次,教师趁机戴上魔术帽扮演魔术师。

2.幼儿睁开眼睛,已经来到魔术王国。教师自我介绍:"小朋友们好,我是魔术王国的魔术师,欢迎你们来到魔术王国。"(小朋友向魔术师问好)

3.出示材料,引导幼儿认识变魔术需要用到的道具。(图形、魔术盒)

4.师幼齐说出图形的名称。教师:"现在,我要给你们变魔术了,你们可要仔细看,我用什么图形变成了什么?"

5.教师变魔术,幼儿说咒语(两个圆形变成数字宝宝8或说是葫芦)

6.再变魔术(图形拼贴:用半圆形和长方形拼出了蘑菇,三角形和正方形拼出了房子等)

7.师幼交流:如果你是魔术师,你想变出什么?请个别幼儿发表意见。

三、幼儿自主探索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各种各样、大小不同的图形,你想变什么,自己动手变一变吧。等会我们要比一比,哪些小魔术师能安静变魔术,变出和老师变得不一样的物体来。"

四、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作品、相互交流。

在幼儿自由探索之后,教师组织幼儿将自己的魔术作品贴在魔术镜上,并带领幼儿一起欣赏同伴的作品,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

幼儿园中班关于纸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能感受冬天的主要特征。

2.喜欢冬天,不怕冷,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活动准备:

1.记录表“拥抱冬爷爷”,见幼儿用书。

2.以冬天为主题,与幼儿一起布置活动室,讲关于冬天的故事,加深幼儿对冬天的认识。

3.幼儿会玩打雪仗等体育游戏。

活动过程:

1.寻找冬天.

引导幼儿观察树、花、草的变化,感受风吹在身上的感觉,观察人们衣着的变化。

讨论并提问:冬天到了,树木、草儿都怎么样了?树上叶子的`颜色和数量发生了什么变化?路上行人穿的衣服有什么变化?

2.畅谈冬天。

提问:你们喜欢冬天吗?为什么?

引导幼儿发现冬季可爱的地方:下雪时,可以打雪仗、堆雪人,看冬天的雪景。雪能冻死害虫,保护庄稼等。

欣赏故事《太阳公公害臊了》,鼓励幼儿在冬天里不怕冷,坚持参加体育锻炼。

3.享受冬天

和幼儿一同玩打雪仗,结冰等体育游戏。

小结:冬天虽然冷,但却很有趣,我们不怕冬天,我们要拥抱冬天!

活动延伸:

1.可在区角提供人们在冬季开展有趣活动的照片、图片、录象(溜冰、滑雪、冰雕等)。

2.可以在幼儿园里,也可以和父母到附近的公园去寻找,并把自己的发现画在“拥抱冬爷爷”的记录表上。

?附〕故事

太阳公公害臊了

早晨,我出去跑步。我看见路边的小树怕冷了,系上长围脖;路上跑着的汽车怕冷了,带着大口罩;河里的小鱼怕冷了,在河面安上大玻璃;太阳公公也怕冷了,这么晚还不出被窝!

我向着东方,一边跑,一边叫:“太阳公公睡懒觉,害臊不害臊!”

我喊着喊着,太阳公公从地平线上出来了。先是一个红红的头顶,后来是一张红彤彤的圆脸,红极了,红极了。

呦,太阳公公比我起得晚,它害臊了呀!我跑得更带劲了,两只脚迈着轻快的步子,就像打鼓点。我高兴的喊着:“太阳公公害臊了,太阳公公害臊了……”

幼儿园中班关于纸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3的相邻数,培养幼儿对相邻数的兴趣。

2.理解相邻两数多1少1的关系,知道3的相邻数是2和4。

活动准备

1.课件:趣味练习--比较数量

2.课件:趣味练习--数数(1-44)

3.课件:趣味练习--到5 的数字(2-13)

教学具图片

教学具图片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小朋友,长颈鹿要带着动物们来看大家了,你们高兴吗?

猜猜看,长颈鹿带着谁来了呢?

二、展??

1.出示图片—数数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感知2、3之间的关系。

(1)数一数来了几头奶牛? (2头奶牛)

(2)数一数来了几头黄牛?(3头黄牛)

请小朋友给他们找出数字朋友。

(3) 奶牛和黄牛谁多谁少?奶牛比黄牛少几头?

2比3少几?

你知道了3的一个好朋友是几?

(因为2比3少1,3的一个好朋友是2)

2.引导幼儿操作比较3、4之间的关系。

出示图片—

(1)第一张图片上有几条鱼?(3条鱼)

(2)第二张图片上有几条鱼?(4条鱼)

请你给它找出数字朋友吧!

引导幼儿比较,得出答案,4比3多1,3的另一个好朋友是4。

小结:刚才,我们一起给数字3找到了好朋友,它们是2和4,

也就是说,3的好朋友是2和4。

3.播放课件,验证结果。

(1)第一图片,有3朵黄花。

第二张图片有2朵黄花,

引导幼儿进行比较,得出2比3 少1,3的好朋友是2。

继续播放课件

有4只勤劳的小蚂蚁在干活,有3只瓢虫在捉虫子。

引导比较,得出结论。4比3多1,3的好朋友是4。

4.游戏:找朋友

玩法:每个幼儿带一个数字(2、3、4)的`胸饰,戴数字4的幼儿做找朋友的人,

听着找朋友的音乐边拍手边找朋友,音乐停,每人找两个朋友,一个是数字2,一个是数字4。

找对了共同庆贺。游戏可反复进行。

三、结束

教师简单讲评,自然结束。

幼儿园中班关于纸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知道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使有些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2、了解自然界中死海能使人漂浮。

3、激发幼儿对自然之谜探索的欲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知道有些物品会浮于水面,有些物品会沉在水底。知道盐、糖、味精。

2、物质准备:熟鸡蛋每人一个,糖、盐、味精、水杯每人两个,ppx

活动过程:

一、小实验导入

老师带来了几样东西,这些东西在水里会怎样?幼儿猜想并实验验证。

二:教师实验:魔术“鸡蛋浮起来”

师:那么,鸡蛋放在水里会怎么样呢?

师:你们看,我要变魔术了!

我变、我变、我变变变

这是我的魔术粉,

(师往杯子里加魔术粉,慢慢搅拌,直至鸡蛋浮起来)

师:鸡蛋有了什么变化。

师:我这里有盐、糖、味精,我的魔术粉就是它们三个好朋友中的其中一个,你知道那个是盐哪个是糖哪个是味精呢?

幼儿辨别。教师小结从形状颜色味道几方面可以分辨盐糖和味精。

三:幼儿实验

1、实验要求:现在老师要让你们自己去发现哪个是我的魔术粉。

我分别为一二组、三四组、五六组的小朋友准备了味精、糖、盐。

请小朋友把鸡蛋放进水里,加进桌上的魔术粉,轻轻搅拌。

2、幼儿一次实验。老师指导,桌上有水的用毛巾擦一擦。

3、幼儿讲述实验结果

分别请第一二组、三四组、五六组的小朋友告诉老师,你们的鸡蛋浮起来了吗?你们在水里放了什么?

师小结:什么能让沉下去的鸡蛋浮起来呀?盐。

师:鸡蛋在盐水里可以浮起。

4、幼儿二次试验

师:小朋友,你们想让你们的鸡蛋也浮起来吗?

师:好,我帮你们把魔术粉全换成盐。

请你们把水杯放到盆子里,去换一杯清水。

师:下面就要靠你们自己来做实验了,看看谁的鸡蛋最先浮起来。

师:你们的鸡蛋浮起来了吗?

师小结:原来呀,放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使沉下去的鸡蛋浮起来,我们还发现盐放得多,鸡蛋就浮起来的快,盐放得越少就浮起来的越慢。

四:播放ppx,揭开死海的'秘密

师:那么,在很多盐的水里,人能浮起来吗?

有一位不会游泳的阿姨却能浮在水面上,她浮起来的秘密是什么呢?

师小结:这个有很多盐的海叫死海,死海为什么会有这些奇迹之处能让人浮在水面上,是因为海水里含有很多盐,是普通大海含盐量的七倍。

五:结束

像死海不沉这样的大自然的秘密还有很多很多,等着小朋友去探索呢,我们把鸡蛋带走去犒劳一下我们的小肚子吧!

幼儿园中班关于纸的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冰是凉的、硬的、光滑的,初步了解冰是由水变成的,冰遇热会化成水。

2.学习制作“冰花”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让家长提前在家为幼儿动制一盘冰和一个八宝粥小碗。每组一盆温水。

2.教师做好的冰花、彩纸、大的果冻盒、水、毛线等物品。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玩家长做的冰块。

教师问孩子这些冰是谁给做的?是怎么做出来的?

2.教师引导孩子感知冰的特点。

(1)师:小朋友仔细看一看冰是什么颜色的?幼儿:没有颜色、很亮……

(2)师:刚才你们摸冰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幼儿:凉凉的、很炸手。

(3)孩子们,捏冰的时候怎样?幼儿:很硬很硬、捏不动…..

(4)老师请小朋友将冰放在手心里,看看冰有哪些变化?手上的水又是怎样来的。

(5)并在手里会慢慢化成水,说一说还有什么方法化成水?

(6)请幼儿将自己的冰放在温水盆里,观察冰慢慢融化的过程。

3.教师演示制作冰花的方法,幼儿学习制作冰花。

(1)小朋友你们看老师做的冰花漂亮吗?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2)教师问幼儿现在的冰和刚才你们玩的冰有什么不一样?请幼儿说说不一样在哪儿?

(3)小朋友仔细观察老师的冰花是用什么材料做出来的。你们想想做?

(4)教师和幼儿共同制作冰花。

(5)教师和幼儿把做好的冰花放在室外,(因为幼儿园没有冰箱)待第二天欣赏冰花。

4、欣赏冰花。

第二天把冰花取出,挂在外面的`一根绳子上,共同欣赏谁做的冰花最漂亮。

【活动延伸】

请家长配合,在家在制作一个冰花。让幼儿观察冰花融化的现象;早晨的时候,观察窗户上的冰花。

【设计意图】

现在正是冬季最寒冷的时候,我利用冬天的特征,让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得知水遇冷会上冻结成冰,那冰遇到热就会化成水这一科学道理。于是我精心设计了这节科学课。

小百科:冰是无色透明的固体,分子之间主要靠氢键作用,晶格结构一般为六方体,但因应不同压力可以有其他晶格结构。密度比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