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活动教案参考7篇

时间:2024-12-03 作者:Animai

教案中应融入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教案中应包含对知识难点的讲解策略,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网客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光的活动教案参考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光的活动教案参考7篇

光的活动教案篇1

【设计意图】

对称的物体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对称的形式不仅美化着我们的生活,而且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而折印的方法就像一座学习的桥,让小朋友很容易就能理解对称的原理。我们力图通过这种生活中最常见的形象,培养幼儿关注生活,并在生活中学习、思考的习惯。

【活动目标】

1.了解、欣赏对称图形的美,尝试制作对称的艺术作品。

2.培养幼儿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卡纸、水粉、剪刀等。对称的物品若干(蝴蝶、桥、风筝、中国结等)。

2.知识准备:幼儿排练过有对称动作的舞蹈,进行过有关对称的亲子裁剪活动等。

3.收集各种图片,如:蝴蝶、亭子、风筝、小船、宝塔、枫叶、天安门、奖杯、汽车、窗子、古代青铜器、天坛、中国结、窗花、铁桥、飞机等,并准备好小组学习的资料。(分为六个小组。)

【活动过程】

一、玩魔术游戏

1.以魔术游戏导入。

老师在一张对折后有中心轴印的纸上,紧靠着轴线用水粉画大、小圆两个,请小朋友看老师玩魔术游戏,对折纸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2.幼儿讨论现象出现的原因。

师: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你能变这个魔术吗?

3.幼儿尝试这个游戏,了解这种处理方法――折印,了解这种处理效果――对称。(重点帮助幼儿理解对称,就是样子和大小都一样,而方向不一样。)

4.展示幼儿尝试的作品,引导幼儿分享、欣赏他人的创作。

二、新的折印方法

1.提出更新的折印方法:

师:有没有其他的折印方法,出现新的折印效果呢?老师给你们材料,大家看一看、想一想、折一折,注意怎样才能折出不同的对称图。

幼儿分组进行讨论是不是对称图,为什么。各组整理讨论结果,清晰地表达组内的想法。

2.幼儿操作,通过折印画检验自己的想法。

师:用你想到的办法能把它表现出来吗?你愿意去试试吗?

3.幼儿互相欣赏作品。

三、生活创造

1.利用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学习。

师: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许多东西是对称的,我们先从收集的图片资料中找找,能发现什么呢?

幼儿分成六个学习小组。分析收集到的图片,并将分析的结果清晰地表达出来。

师:你认为对称的理由是什么?不对称的理由是什么?

2.游戏:猜猜这是什么?

教师出示只有一半图形的`物品图案,请小朋友看图猜这个物品是什么。

3.幼儿运用对称手法进行设计比赛。

师:会动手动脑的小朋友,应该会灵活运用学到的本领。我们可以用色彩来表现对称的物体,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来表现对称的效果。想想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现呢?帮助幼儿确定一个主题进行设计比赛,鼓励幼儿用剪纸、模型、舞蹈等形式来尝试表现对称的效果。

【设计评析】

进人大班,小朋友们更会利用资料进行学习了。这个活动从小的知识点入手,通过多层次的操作游戏,针对一个原理让小朋友们不断思考、操作尝试,实现自己的想法,并发现新的方法。希望这个活动让这些小朋友进入小学后,能够运用学习到的有用原理,通过自己的思维进行迁移及推理,从而有效提升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

光的活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透光现象,发现光透过各种物品时会出现颜色和形状。

2、喜欢玩光的游戏,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透光作用ppt,电脑、白板。

2、手电筒人手一个,每组两块三角架白板,彩色玻璃纸、蜡光纸、铁盒盖、厚纸板、彩色布、塑料袋、木板、闪光纸、记录表、笔、各种玩具等。

活动过程:

一、 出示手电筒,感知电筒光,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出示手电筒:小朋友们,这是什么?照在白板上的手电筒发出了什么颜色的光?

二、操作探索,引导幼儿发现彩色的光,感知物体的透光现象。

1、师:白板上手电筒的光能变成其它颜色吗?

2、教师介绍操作材料,提出操作要求。

3、幼儿自由探索,手电筒的白光透过彩色的玻璃纸会变成彩色的光。

4、教师小结:虽然有东西挡在手电筒的前面,但还是能看到手电筒的光,就叫透光。

三、操作记录,引导幼儿发现有的.物体能透光,有的物体不能透光。

(一)操作探索,知道生活中有些物体能透光,有些物体不能透光。

1、师:原来彩色玻璃纸能够透光,那你们想想还有什么东西也能透光?

2、教师介绍材料和记录表。

3、幼儿探索,并进行记录。

4、出示大记录表,组织幼儿交流,验证自己发现的现象。

5、教师小结:

(二)操作讨论,知道有些物体镂空的地方能让手电筒的光透出。

1、出示光盘。你们看,这是什么?

2、教师操作,了解镂空的地方能透光。

3、教师小结:原来像光盘这样有镂空的地方也是能透出光的。

四、操作探索,引导幼儿发现手电筒的光透过物品后的形状。

1、提出探索要求。

2、幼儿探索。

3、教师小结:手电筒的光透过各种物品,有的颜色会变,有的还会照出各种形状呢。

五、观看ppt,了解透光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1、师:刚才我们发现了透光的秘密,那么在生活中,透光有什么作用呢?

2、播放ppt,了解透光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游戏“猫捉老鼠”,感受玩光的乐趣。

光的活动教案篇3

活动科目:健康

活动名称:保护我们的牙齿

活动目标

1、了解蛀牙的原因及其不良后果。

2、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3、认识牙齿保健的方法。

4、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活动准备

1、挂图

2、牙膏、儿童牙刷、成人牙刷、时间较久的牙刷。

活动过程

1、老师出示牙齿图片,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2、老师展开挂图讲述故事《小狮子卢比的麻烦牙》。

(1)根据故事内容与幼儿讨论。

(2)引导幼儿说出牙痛的经历,去看牙医的经历。

3、老师与幼儿讨论蛀牙的形成原因。

(1)老师:有蛀牙了会怎样?

老师:为什么会有蛀牙?怎样才能防止蛀牙的形成?

(定期检查牙齿、少吃甜食、多吃有营养的食物、吃完东西要漱口、早晚要刷牙等。)

(2)老师:很多人有刷牙的好习惯,可还是有很容易有蛀牙,这是因为刷牙的方法不对,他们只是随便刷刷,根本没有把每一颗牙齿刷干净。

4、介绍刷牙的注意事项。

(1)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牙刷,请幼儿比较这些牙刷。

①牙刷的大小。

②刷毛的材质。

③牙刷的新旧。(使用时间)

(2)教师小结,教师引导幼儿定期换新的牙刷。

(3)老师展示挂图,介绍刷牙的步骤。

(4)拿出刷牙过程图做示范,引导幼儿观察如何正确地刷牙,老师一边示范一边提醒幼儿:刷牙重要的是刷牙时要确保每一颗牙齿都可以被刷到。

总结:养成了刷牙的好习惯后,小朋友还要少吃甜食、定期检查牙齿、吃完东西要漱口等,才能确保牙齿宝宝的健康噢。

光的活动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量一量,比多少的操作活动,初步感知物体的体积。

2、学习将自己的操作结果进行记录的方法。

3、能积极参与操作活动,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结果与发现。

活动准备:

1、教具:透明小量杯、乌鸦头饰。

2、操作材料:透明小量杯(果冻盒),各种不同的种子(黑枣、蚕豆、花生、白云豆),记录表格,铅笔人手一份。四个相同的瓶子,内装半瓶有颜色的水。

3、实物探头。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知道这些种子的`名称。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些种子朋友,看看它们是谁?(请幼儿说说它们的名字,并在黑板上出示相应的图片)

二、量一量,初步感知物体的体积。

1、师:(出示量杯)老师还带来了一个小杯子,如果我们把花生装在小杯子里,猜猜放几粒能把小杯子装满?(幼儿估计、猜测)

2、教师验证:老师来放花生,小朋友一起来数数。

3、提问:如果装的是蚕豆,白云豆、黑枣呢?想不想自己来试试?

4、交代操作要求并操作:

(1)选一种种子把杯子装满,数数能装几粒,在记录表中写上数字。

(2)换一种不同的种子装满杯子,做好记录。

(3)每种种子都试过后看看自己的记录表格,你能发现什么?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

5、操作后提问:谁来说说你的记录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6、思考并讨论:为什么同一个杯子里每次装的种子不一样多?(在一样大的杯子里,越大的种子装得越少,越小的种子装得越多)

三、游戏“乌鸦喝水”,巩固认识种子大小与所占空间大小之间的关系。

1、(出示指偶乌鸦)师:咦?谁来了?

师:小乌鸦,你来干什么?

乌鸦:我飞呀飞,飞到这儿口渴了,进来找水喝。

师:这儿有瓶果汁,请喝吧。

乌鸦:我最喜欢喝果汁了,谢谢。(试试,喝不到)

师:呀,瓶口太高,水太少,小乌鸦喝不着,怎么办呢?小朋友快帮忙想想办法。(引导幼儿想出用种子投入水中,让水面升高的方法)

2、提问:想一想,用哪种种子放到水里可以让乌鸦最快喝到水?

3、比赛,求证。

将幼儿分成四组,分别投放四种种子,每组请一个小朋友投种子,其它小朋友帮他数数,把结果记录在种子卡片的下面。

请幼儿按记录数字的多少排队。

教师总结:最大的种子让乌鸦最快喝到了水。

四、结束。

师:小乌鸦喝到了果汁,又解了渴,谢谢小朋友。它邀请我们一起到草地上去做游戏,我们走吧。

光的活动教案篇5

地点:多媒体教室

内容:数字的表达一、学习1——100数字表达。

二、归纳总结其数字表达规律。

三 学习能用到数字的相关知识的'一些句型,以及它们的问答:

四 学习what’s your number?句型及其回答:my number is (数字)

五. 设置情境,进行口语交际操练。

光的活动教案篇6

我们身边的塑料

1、使同学们具有关注社会、关注自然的良好品质,加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2、培养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拓展知识面。

3、培养孩子们善于观察力、善于发现、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自信心。

1、很高兴又和同学们一起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让我们一起关注生活,走进科学。

教师说:在上周,我在上下班的路上留意到一种现象,其实这种现象平时也存在,只是这回格外的触动我,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照片。

2、你们觉得在我们生活中这种现象多吗?哪来那么多塑料袋呢?你们有没有过这种现象呢?在我们泰州,生活中有很多陋习人们都已经习以为常了。什么叫陋习?不文明的、不合理的习惯。比如;

(让学生说)随地吐痰、顺手扔垃圾等

但很少有人觉得不正常,是不是?但往往正是因为人们不以为然、满不在乎才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你们说对吗?

3、现在我给同学们挖一个智力陷阱,看你会不会身陷其中?怎么样,敢不敢接招?请听题(音乐2下):白纸、白布废弃后是不是“白色污染”?(同学们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白色污染”)目前,“白色污染”困扰着世界上许多个国家确确实实为我们人类出了一大难题,但是,这个难题被我攻克了。

我决定:向联合国卫生组织倡议一下:世界各国一律禁止生产塑料制品,你们看咋样?

4、学生一定会就塑料的好处发表看法。教师也可拿实物对同学们进行提示:吉他、跳绳等。

照片:百叶窗、电视、滑板车、钢琴、汽车方向盘等。

教师将准备好的教具贴在黑板上:吃、喝、穿、玩儿、乐器、装饰材料、交通工具、家用电器、家具、农业等。

教师说:看来,塑料在我们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塑料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这么广,它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呢?它的诞生给我们人类带来的到底是祸还是福呢?怎么样?想进一步了解塑料吗?先给我们这次活动起一个主题吧!

5、确立活动主题的名字

6、给同学们思考讨论的时间,明确自己最想探究的内容。教师下去指导,适当引导同学们拓展思路。

7、全班同学进行交流,提出问题。教师将其一一写在黑板上。指导同学们自己进行归纳整理。

8、将问题分成几类。请同学们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坐成一组。(如一组人太多就将一组分成两组)。

9、同学们进行研究讨论,教师到各组指导。加背景音乐。

10、同学们介绍活动方案。加背景音乐烘托气氛。

11、交流完活动方案,教师进行总结。

光的活动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感知狗的外形特征。

2、初步了解狗有很多种品种,能为人们做不同的事。

活动准备:

教育挂图《领域活动·科学·调皮的小狗》 《领域活动·科学·哈巴狗》 《领域活动·科学·狼狗》 《领域活动·科学·斑点狗》 《领域活动·科学·沙皮狗》 幼儿活动操作材料《科学·小狗拼图》 ;活动前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带幼儿观察各种不同的狗。

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挂图上小狗的形态。

(1)引导幼儿说说:小狗的头上有什么?身上有什么?有几条腿?小狗的叫声是什么样的?

(2)幼儿说的时候,教师指着挂图,验证幼儿的发现。

(3)小结:大家看到的'小狗全身都是毛。这条调皮小狗的头上有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小狗的鼻子可厉害了,比我们人的鼻子灵敏多了。小狗的耳朵也很厉害,很小的声音,我们听不到,小狗能听到。但小狗的眼睛比我们差多了,而且是分不清颜色。小狗有头、颈、躯体、尾巴和四肢这几个部分。小狗跑得快,会"汪汪汪"地叫。

2、出示挂图《哈巴狗》 《狼狗》 《斑点狗》 《沙皮狗》,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大家看看这四只狗,它们和刚才那只调皮的小狗有什么不同?

3、说说狗。

(1)引导幼儿说说还见过哪些狗,有什么特征。

(2)引导幼儿说说狗能帮助人们做什么。

(3)小结:小狗因为鼻子和耳朵很厉害,而且跑得很快,所以能为人们看家,能帮助警察叔叔抓坏人,还能帮助人们追捕猎物······

4、拼小狗。

引导幼儿完成操作材料《小狗拼图》

5、组织幼儿评价小结,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请家长帮助幼儿收集各种狗的图片或讲的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