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写好教案,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精心编写教案可以确保教学进度的紧凑和顺利进行,网客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清明缅怀班会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清明缅怀班会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清明节的习俗,懂得用文明的方式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2、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
3、知道4月5日是清明节,愿意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4、了解节日中应注意的安全,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扫墓图片(献花、植树、送食)
2、清明节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知道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吗?(桃花开了,小草发芽了,小动物也出来晒太阳了,还有轻轻的风)师:在这个美丽的节日里,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二、介绍清明节师:
清明节是个什么样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都干些什么呢?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爷爷奶奶,那你爷爷的爷爷你们见过吗,他们都去哪里了?(去世了)。他们去世以后,人们非常想念他们,就在每年的清明节去墓地看他们,所以呀,清明节就是去拜祭死去的亲人,表达对他们的思念。
三、清明节扫墓到了清明节呀,人们就要去拜祭死去的亲人,你们知道怎样拜祭吗?(引导幼儿说出一些拜祭的方式,如,送花)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现在的人们是怎样拜祭死去的亲人,表达对他们的.思念的。
1、播放图片
2、幼儿讲述
3、教师小结(人们把最美的花献给亲人,有的给他们敬酒,还有的通过植树,表达对他们的思念,告诉他们你很想念他们)
四、清明节的习俗通过播放课件,了解一些清明节的习俗。
五、小结,结束清明节的习俗可真多,有献花、送食、植树、荡秋千、放风筝等。那到了清明节的时候呀,你们可以让你的爸爸妈妈带你们去扫墓、踏青、春游,并拍下一些照片来带到幼儿园,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过清明节的,好不好?
活动反思:
在设计这节活动时,我一直在考虑用不用告诉幼儿一些如今不文明的一些祭奠方式。但经过和大家的讨论研究,一致认为小班幼儿很多的都没经历过扫墓,并不知道那些不文明的行为,我们应当还给幼儿一个纯净的心灵,不该知道的就不要让他们知道。在整个活动中,我以谈话法为主要活动方法,通过幼儿的讨论、已有的社会经验及观看视频,从而使幼儿了解清明节的习俗和表达对亲人思念的方法。每个环节环环相扣,幼儿兴趣很高,回答问题也很积极。但是有不足的地方就是在播放清明节习俗课间的时候没有对一些习俗进行简单的讲述,只是一遍而过,效果不太明显,幼儿记忆不深刻。再来,如果时间充裕,可以自制简单的花朵,风筝等,既环保,又可以加深记忆,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清明缅怀班会教案篇2
一、活动目的:
二、活动时间:
4月2日
三、活动地点:
四年级一班
四、活动过程:
(一)1、利用交流的形式让同学们知道清明节的由来和清明节的习俗。
(1)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是传统的纪念祖先的节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这一习俗相沿已久,据史书记载,秦汉时,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随着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越来越发达和强固,远古时代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了五礼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朝廷的推崇使墓祭活动更为盛行。古人有描写清明扫墓的诗: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民间广为流传的`孟姜女寻夫小曲也有三月里来是清明,桃红柳绿百草青;别家坟上飘白纸,我家坟上冷清清。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些诗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清明扫墓时的情景和氛围。
(2)祭扫烈士墓
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纪念碑,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形式。
(二)让同学们体会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1、小组内交流班会体会。
2、指名让学生体会,及时表扬说得好的同学。
3、引申:
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歹徒、小偷、坏人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是不是能像革命先烈那样舍身为人呢?我们能不能非常机智的与歹徒等做斗争呢?你都有哪些机智的方法与同学们分享呢?
4、作业:利用假期得时间跟自己的父母去祭扫先祖、参加植树活动,为祖国添绿色。
(三)师生总结。
今天,在《清明时节忆先烈》的主题班会中,我们同学既了解了清明节的一些知识,又知道了一些为祖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先烈的事迹。我们都不应该忘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先烈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希望你们能发扬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做一个正直无私的人,长大为祖国做贡献。
清明缅怀班会教案篇3
一、活动目的:
二、活动主题:
民族精神代代传——家乡英雄知多少
三、活动时间:
4月3日下午第三节课
四、活动地点:
教室
五、参加人员:
四年级五班全体师生
六、活动程序:
1、唱队歌
2、班主任宣布活动主题:同学们,本月的班队会主题是:民族精神代代传——家乡英雄知多少。4月4日,就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清明节了。你知道清明节扫墓的来历吗?说到清明节扫墓,我们也一定回想起那些用生命和鲜血换来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革命先烈们。我们利用清明节三天的时间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了解“我们的节日——清明节”活动的意义,并利用“网上祭英烈”互动平台,进行网上祭奠、发表祭奠感言、开展网络访谈。清明过后,写出祭奠体会,发表感言心声。
3、主持人献词:
男:又是一个清明节,我们缅怀革命先烈。
女:天空为今天垂泪,松涛为今天呜咽。
男: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幸福美满的生活,有多少革命先烈长眠于地下。
女:历史不会忘记他们,共和国不会忘记他们,我们更不会忘记他们。
男:曾几何时,我们的祖先以先进的科学和灿烂的文化矗立在世界民族的`峰巅。
女:而近百年黑暗与屈辱的历史,又将她推向深渊。
男:为了改变这一切,多少仁人志士在苦苦探索与奋斗中含恨而去。
女: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烈士们的鲜血才点亮了中国的天。
男:今天,我们在这里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
女:以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的现实来告慰英魂。
合:先烈们,你们安息吧!
(奏哀乐,全体默哀3分钟。)
主持人发言:在我们身边就有一位名人——张玉华将军,课前我们都收集了有关张玉华将军的资料,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交流所了解的名誉校长张玉华将军的事迹。
4、主持人发言:我们的家乡,还有许许多多的英雄,你还了解哪些英雄的感人事迹,给大家介绍一下。
家乡英雄事迹会
(讲故事、交流搜集资料、图片等)
5、男:前辈流血牺牲,仅仅是为了让我们拥有一片晴空,呼吸自由的空气,欣赏这美丽的鲜花吗?
女:不,他们希望的是受过深重灾难的祖国在我们的手中变得更加强盛、美丽。
男:如果说昨天我们还是不懂事的孩子,但今天我们要意识到我们肩上也担负了沉重的担子。(集体背诵《少年中国说》节选)男:少年不单单是人生旅途的一个站点,更是一个转折点。
女:我们的肩上将挑起:
男: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重担。
女:我们的双手将托起:
男:21世纪希望的太阳。
女:历史将革命的接力棒传给了找们这一代人,
男:同学们,让我们继承先烈的遗志,为家乡的建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共创美好明天!。
6、倡仪:“植树祭故人”:如今的我们要更新祭扫观念,倡导文明祭祀,逐步放弃焚香、烧纸等。
返回目录>>>
清明缅怀班会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2.激发对古诗吟诵的兴趣,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吟诵。
3.了解清明节人们踏春扫墓的传统习俗。
活动准备:
画有古诗情节的图片一幅,vcd教材。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观察讲述,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根据古诗讲述“清明”的故事。
2.出示图片,提问,你在刚才的故事里,这张图片上看到了什么呢?(古时候的一个小孩,一个老人…)他们在干什么呢?(在问路,在说话…)天气怎么了?(下雨)
二、观看vcd,观赏体验,感受古诗意境。
1.教师讲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
在春天呢,有一天是清明节,清明节人们都要干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小结:清明节是人们踏春扫墓的日子。
古时候,有一位杜牧的诗人,就在这天写了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3.教师播放vcd,请幼儿观看。
4.刚才我们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啊?(请幼儿讨论。)
5.向幼儿介绍那个老人就是行人,那个小孩就是牧童,刚才看的那首诗呢,就是描写行人向牧童问路的情节。
三、教师朗诵,解读诗句,帮助幼儿理解。
1.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请幼儿欣赏。
2.朗诵第二遍,请幼儿边听边对照图片内容。
3.教师请幼儿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
4.解读其中的.诗句,理解个别字词“雨纷纷”、 “欲断魂”、“借问”、“遥指”,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内容。
四、学习朗诵,表达感情,幼儿感受古诗意境。
1.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幼儿慢慢跟读。
2.幼儿分组学念,感受古诗意境。
3.教师请几个幼儿上来表演,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提醒,注意表达合适的感情,轮流请几批幼儿。
4.请幼儿集体朗诵1-2遍,进一补感受古诗意境。
五、延伸活动。
1.请幼儿把学会的古诗在清明节来到时朗诵给爸爸妈妈等家人听
2.在图书区添设古诗图书,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感受古诗意境。
活动反思: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如期而至了。清明节是我国许多传统节日中的一个重要节日。每一个节日背后,都有一个相应的阐释与表达系统,深入细致地融入民众生活。清明祭祖是中华文明礼仪的优良传统。清明扫墓不仅是人们从感情上与祖先相联系,也是构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基础。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华古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与关注。
作为一线的教师将清明传统与古诗巧妙地结合,使幼儿在诗情画意里感受由中华古诗词的意境之美,体验清明的民族文化传统,使幼儿性情得以陶冶,真正形成“润物细无声”的欣赏与传承。
清明缅怀班会教案篇5
目标:
1. 让孩子们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
2. 缅怀先烈,让孩子们知道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让孩子们学会感恩。
过程:一、教师导入揭题
又是一个春意盎然的四月,暖意缓缓升起,又是一个缅怀先烈的清明,无限惆怅印在心上。现在,二年二班“亲近传统,缅怀先烈,创造幸福生活”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了解清明节
1、教师发言:
带着春日暖暖的祝福,我们迎来了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清明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有很多风俗,有关清明的诗词佳句也有很多。下面同学们就说说自己多了解的“清明节”吧!
2、(请同学说说清明节的由来、风俗、古诗)
3、教师总结: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贡献的人,人们也都会纪念他们。为了新中国的独立解放和人民的'美满生活,无数英雄冲锋陷阵,血洒战场,无数先烈浴血奋战,长眠地下。他们的形象已经成为我们心中永远不朽的丰碑。
三、创造幸福生活
1、学生主持发言:
甲:春风里,我们踏着先烈的足迹,走进那段战争岁月,播种理想的种子,争做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
乙:是谁,给了我们健康的身体?是父母。
甲:是谁,给了我们知识的甘露?是老师。
乙:是谁,给了我们幸福的生活?是党,是祖国,是无数革命先烈!
甲:其实,我们应该感谢的人太多太多,同学们,让我们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我们的爸爸妈妈;
乙:感谢我们的学校、老师;
甲:感谢我们的祖国。
乙:我们要从小学知识、长本领,用实际行动去感谢他们给了我们幸福的生活。
甲: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这一代少年手中。
乙:我们以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名义承诺:
甲:我们心有大志,勇敢坚贞,学习英雄追求真理的信念。
乙:我们知难而上,勇敢攀登,学习英雄不屈不挠的意志。
甲:我们胸怀祖国,壮志凌云,学习英雄无私无畏的志气。
乙:我们不怕风浪,争做蓝天雄鹰,学习英雄战胜困难的勇气。
甲:让我们记住这庄严的时刻。
乙:让我们记住这郑重的承诺。
合:我们要让先烈们用鲜血染红的旗帜永远飘扬在祖国的蓝天!
2、说说自己的想法,自己该怎么做?
3、全班交流,明确我们要努力,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祖国,从小学好知识、增长本领,为祖国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4、教师总结:
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希望同学们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在平常的学校中努力勤奋一些,祝愿同学们在未来的生活更加美好幸福!二年二班“亲近传统,缅怀先烈,感恩幸福生活”主题班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清明缅怀班会教案篇6
活动目的:
1、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希望学生作为一个炎黄子孙能全面正确的了解清明节,深切感受清明节的文化内涵,积极的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
2、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有利于青少年对孝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理解和升华在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的基础上,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精神,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3、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增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热爱民族文化,主动地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
4。使学生在欢乐的活动中掌握防火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防火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减少火灾难事故的发生,促使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活动时间:20xx3
活动地点:四年级年级1班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同学们,有一首诗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杜牧的这首诗提到了我国一个很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清明,既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
3、清明节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每年的清明,人们都会从五湖四海纷纷赶到自己先人的陵墓前,洒下一壶热酒,聊表思念之情,也会在烈士墓前,献上一束鲜花,表达对先烈的感激之情。
4、我国为清明节特别设定了假期,表示对节日的重视,不久前,清明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周我们将迎来今年的清明节,让我们一起更深入地了解它,争取在节日里过的更有意义。
二、清明节知识
咱们班里有很多小研究员呢,他们搜集了清明节习俗的资料,大家一起来听一听。
?清明习俗四则》找四个同学来讲
1、清明节要荡秋千。秋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粗树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2、清明要踢蹴鞠。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3、清明一定要去踏青。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4清明也要放风筝哦。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a:原来,清明节有这么丰富多彩的活动呀!
三、清明节的诗歌
其实,古人也经常用写诗的方式来纪念清明节的。
?请明古诗诵》
甲学生:《清明日》唐温庭筠清娥画扇中,青树玉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他写的不是一般人,而是常年禁闭在后宫的宫女们,在清明节也得到了放松,在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中穿梭似的玩耍,一会儿碰下了花上的露珠,一会儿在柔弱的柳枝中穿行,真的是人在画图中一样。
乙学生:《苏堤清明即事》南宋吴惟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写出了当时作为南宋都城杭州的清明游乐之景:倾城而出寻春游乐,笙歌处处,杨柳依依,莺啼声脆,梨花风起。这是何等美好的清明景致啊。至今杭州仍有“柳浪闻莺”一景,就是从这首诗中化出。
丙学生:《苏堤清明即事》南宋吴惟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写出了当时作为南宋都城杭州的清明游乐之景:倾城而出寻春游乐,笙歌处处,杨柳依依,莺啼声脆,梨花风起。这是何等美好的清明景致啊。至今杭州仍有“柳浪闻莺”一景,就是从这首诗中化出。
四、清明节知识大考场
必大家应该了解了很多清明节的文化,下面我们就要考考大家。
a:一起进入我们的知识抢答环节吧,答对小组加星,答错要表演节目哦。
b:请问清明节古时又称什么节?(三月节)
a:请问清明节开始于什么朝代?(周朝)
b:请问清明节在现代来说又称什么节?(踏青节)
a:每年几月几日到几月几日是清明节?(4月4日至4月6日)
b:请问清明节什么时候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
五、清明节故事
a:说到清明节,我还会联想到一个人,他就是介之推。
b:让我们听听他的故事吧。
?寒食节来历》由4个学生各讲一段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起出奔的臣子,大多离开了他,只剩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其中就有介之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之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成了赫赫有名的晋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