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园教案参考8篇

时间:2023-03-25 作者:Indulgence

教案在书写的时候,我们肯定要注意讲授内容要点,教师在写教案时,一定都熟悉其中的正确思路,网客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大班幼儿园教案参考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班幼儿园教案参考8篇

大班幼儿园教案篇1

活动准备:

中国地图、绘画纸、北京图片、彩笔

活动目标:

能围绕北京这一中心话题用较连贯的语句表达自己的见解。

了解北京的建筑和景色。

体验热爱祖国的情感。

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过程:

1、共同回忆有关情节,讨论:“我们的家叫中国,那中国的首都在哪儿呢?”

2、幼儿看图片讨论:

交流各自对天安门的认识:

天安门在哪里?它是什么样的?天安门广场的升旗是怎么的?人们是怎样观看升国旗的?

边看图片边验证他们的介绍,小结。

3、交流北京著名的古迹、特产。

你们还知道哪些北京非常有名的古迹?建筑?

你最喜欢北京的什么地方?为什么?

4、选择北京非常著名的古迹、建筑留影:

想不想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北京的景点照张像?

教师用相机为幼儿拍照留影。

活动反思:

让幼儿进一步巩固、加深对北京名胜的了解,培养幼儿的爱祖国的意识。在幼儿讲述环节,幼儿还需要教师的提示和指导,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大班幼儿园教案篇2

大班教案《日历加工厂》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初步感知年、月、周的概念,认识日历,知道日历是查看时间和记录时间的工具,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日历加工厂》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认识日历,知道日历是查看时间和记录时间的工具。

2、初步感知年、月、周的概念。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知识方面:活动前认识汉字“年”、“月”、“周”(星期)。

2、材料方面:各种各样的日历、彩笔、可操作的日历记录卡、幻灯片、录音机、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参观日历加工厂

师:小朋友,小猴皮皮开了一家加工厂,加工什么东西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好吗?

(在参观的过程中,老师和幼儿互相交流,引导幼儿观察日历的外观、类型等)

二、认识日历

l 认识日历,欣赏几种不同类型的日历,感受日历的美。

师:刚才,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参观了日历加工厂,发现小猴皮皮生产的日历非常漂亮,有的和家里的一样,有的不一样,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有挂历、年历、台历、记事日历、卡通日历、万年历等)

l 知道日历是记录和查看时间的工具。

师:你发现了吗?这些日历上都有什么?日历到底有什么用呢?

(组织幼儿讨论,教师将幼儿的结论总结,每本日历上有12个月,每个月里有许多的数字,而且数字的颜色也不一样。)

三、学习查看日历的方法

师:小朋友,如果我们学会查看日历的方法,那该有多好呀!

(出示幻灯,学习查看日历)

l 查看今天的日期

l 查看下周升旗的日期

l 查看星期六、星期天的日期

四、操作活动

五、小结

师:日历就像一个妈妈一样,每个妈妈都有12座房子,每座房子里住着许许多多的数字宝宝,一个数字宝宝代表着一天,一座房子代表着一个月,一个妈妈就代表着一年,这一年过去了,就会有一个新妈妈来接替旧妈妈的工作。

反思

1、教学形式与内容的协调。

在活动前由于我过多的考虑了活动的形式,比如:怎样就能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怎样使活动内容与游戏结合起来?怎样使活动的内容更贴近幼儿的生活?等等。而在内容(知识)方面没有做更多的准备,所以整个活动内容显得有些浅。在这方面我要加强学习,把活动形式与内容两者之间的关系协调好,这样的活动才是成功的。

2、要读懂目标。

目标中所说的是:认识日历,感知年、月、周的时间概念。而我把重点放在了认识日历上,通过参观、欣赏,让幼儿感知日历的美,通过给日历分类,知道日历对于生活的重要。这认为这一目标完成的较好。但是在感知年、月、周这三者之间的时间概念时,教师显得准备不足。只是对年进行了感知,而对于月和周幼儿感知的较少。

小百科:日历是一种日常使用的出版物,用于记载日期等相关信息。每页显示一日信息的叫日历,每页显示一个月信息的叫月历,每页显示全年信息的叫年历。有多种形式,如挂历、座台历、年历卡等,如今又有电子日历。

大班幼儿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有听辩各种铃声提示音的能力。

2. 激发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对声音有一定的敏感度。

活动准备:

各种声音的铃声。

活动过程:

1. 听辩各种铃声。

让幼儿分别听各种铃声(自行车、电话、闹钟、门铃、小铃等),猜一猜,这是什么铃儿在响叮当。说一说铃儿响了,告诉我们要干什么了。比如:车铃叮铃铃,就是告诉别人“快让开,快让开!”;门铃叮铃铃,就是告诉我们“有人来了,快开门吧。”等等。

2. 学念儿歌“铃儿响叮当”

学念儿歌“铃儿响叮当”,做模仿动作。

3. 听听学学家里的门铃声,按按听听不同音乐的门铃,跟着音乐进行模仿。

4. 做音乐游戏“叮咚小门铃”:

一半幼儿扮演主人,一半幼儿扮演客人。

小椅子当作门,扮演主人者作骑马状坐在椅子上,随着音乐按门铃或拍手。扮演客人者随音乐拍手走步……,唱到“请你按按小门铃”时,迅速跑到一个椅子前,表示来到了可人家。在椅子背上,边按门铃边唱“叮咚”。唱到“来了小客人”,扮演主人的小朋友连忙起身,转动一下椅子,表示开门,把凳子面朝客人,做“请”的动作。

最后一句“叮咚”两人互相按一下对方的鼻子。

交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5. 家里的声音。

看看说说这些是家里的什么东西,它在发出什么声音,告诉了我们些什么。

洗衣机“隆隆”的转,它把衣服洗的干干净净;

压力锅“呜呜”的叫,告诉我们:“粥煮好了!”;

吸尘器呼呼的开动了,它把灰尘都吃进肚子里;

电话“铃铃”的响起来,也许是妈妈打来的;

收音机在“啦啦”的唱歌,我们一面听音乐一面跳舞;

音乐铃“叮叮”的响着,嘘!娃娃在睡觉呢!

儿歌:铃儿响叮当

闹钟叮铃铃,我要起床啦。 电话叮铃铃,喂喂是谁呀?

车铃叮铃铃,快快让开吧。 门铃叮铃铃,请问找谁呀?

小铃叮铃铃,唱歌跳舞啦。

大班幼儿园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练习在一定范围内动作较灵活的四散追逐跑。

2、通过游戏,提高四散追逐跑的能力,知道日常生活中要安全用电。

3、在活动中注意安全,不与同伴碰撞。

二、活动准备

大灰狼头饰一只,录音机,磁带。

三、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动物模仿操

能听音乐跟着老师做操。

2、基本部分

(1)新授“电羊”的游戏。交代游戏名称,介绍游戏玩法、规则、边讲边示范。教师请小朋友扮小山羊,这当中有老师事先指定的几名“电羊”。小羊在场地上一边玩耍,一边念儿歌:“头上两只角,身上长白毛。爱吃青青草,咩!我是小山羊。”另选一幼儿扮大灰狼,背对“羊群”站立。儿歌念完,“大灰狼”转身喊:“我来吃羊啦!”即追逐“羊群”,“羊群”四散跑开。如果大灰狼捉住了“小山羊”,就可把“小山羊”带出场外。如果“大灰狼”抓住电羊,电羊就发出“的铃铃”的声音,“大灰狼”触电,站着不能动。千万注意,不能让“大灰狼”和其它“小山羊”知道谁是电羊。

(2)让幼儿学念“小山羊”儿歌数遍。

(3)幼儿玩电羊游戏数遍后,教师鼓励小山羊不要被大灰狼抓住,表扬没被抓住的幼儿。而“大灰狼”抓“小羊”越多越能干。

四、活动结束

1、玩民间游戏“炒蚕豆、炒豌豆”数遍。

2、简单小结,表扬机智、勇敢的小朋友。

大班幼儿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有序观察图片,根据提问完整连贯的讲述故事,丰富词汇。

2、学习利用图标的提示观察事件发展顺序的方法。

3、能注意倾听并大声地在集体中讲述。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5、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活动准备】

图片四幅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你见过猴子吗?猴子最爱吃什么?你能学学猴子吃桃子的样子吗?

今天我带来了几幅图,说的是关于猴子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幼儿迁移生活经验回答

二、根据图标和事件发展的顺序,观察理解图片内容,学习完整连贯的讲述故事。逐一出示图标,幼儿根据提问尝试完整讲述图片内容。

(二)幼儿大胆猜测故事的发展。

(三)同时出示2个图标,幼儿根据连续提问,结伴完整讲述图片内容。

(出示图一)图上有几只老猴、多少小猴?

他们来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

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桃树?小猴看到桃树动作怎么样,心里怎么想?(丰富词汇:又大又红)谁能根据老师的提问看着图标用连贯的句子完整的讲讲这幅图片?

教师小结:一只老猴带了一群小猴来到河边,看见河对岸有棵桃树,树上结满了有红又大的桃子,小猴子可高兴了,都想吃桃子,馋的直流口水,他们都想快点过河,个个急得抓耳挠腮!(出示图二)河上有什么?小猴们是怎么过河的?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小猴子是抢着过河的?谁能和好朋友学学他们的动作?可以用什么词说说他们的动作呢?(丰富词汇:又推又挤。)谁能根据老师的提问看着图标用连贯的句子完整的讲讲这幅图片?

教师小结:小猴们都想先吃到桃子,他们又推又挤,谁都不谦让,抢着过河,一只小猴差点掉进河里。老猴子急得大喊:"别挤了、这样会掉进河里的!"小猴子会听老猴子的话吗?请你猜猜故事会怎样发展?

(出示图三)小猴听了老猴的话吗?现在是怎么过河的?老猴又说了什么呢?谁能根据老师的2个提问用连贯的句子完整的讲讲这幅图片?这个办法好不好?为什么?(丰富词汇:又快又稳)

教师小结:小猴听了老猴的话,大家排好队,一个接着一个走过了河,老猴子说:"这样真好走的又快又稳。"(出示图四)小猴子是怎么爬上树的?他们吃到了什么样的桃子?心里会怎么想?(丰富词汇:又香又甜)谁能根据老师的提问看着图标用连贯的句子完整的讲讲这幅图片?

教师小结:小猴们一个接一个的爬上了树,吃到了又香又甜的桃子,心里高兴极了!

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并尝试讲述:

观察图片、尝试用动作表现词汇。

幼儿学习利用图标的提示观察事件发展顺序的方法完整讲述图片。

幼儿学习利用图标的提示观察事件发展顺序的方法完整讲述图片。

幼儿大胆猜测故事的发展。

根据要求和同伴共同讲述,注意倾听。

三、仔细观察图片,幼儿完整连贯的讲述故事。

(一)结伴选择一幅图讲述故事。

(二)接龙完整讲述故事。

(三)为故事取名字。

(四)独自观察图片完整讲述故事。

1、请你和好朋友一起选择一幅图片用我们学到的看图标的提示观察事件发展顺序的方法,完整的讲讲这个图片,要仔细听好朋友哪里说的最好,互相学习。

2、请每组小朋友选一个代表来讲讲你们的图片,4个人连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记住要用上好听的词。

3、谁能根据故事的主要内容为它起个合适的名字?请你找一个客人老师,把这个故事完整连贯的讲给他听。

4、自己讲述并注意倾听同伴讲述。

5、运用接龙的方法完整讲述故事。

四、教师总结讲述方法并鼓励幼儿在集体活动中能遵守秩序。

1、你们喜欢那幅图中的小猴子,为什么?

2、今天我们看图讲述故事用的是看图标的提示观察事件发展顺序的方法,下次你再看图讲述时也可以用这个方法去试一试,这样会帮你又快又好的讲故事。

3、明确讲述方法,学习迁移经验。

【活动反思】

看图讲述、看着图去说。图是静止的,但事情的发生是动态的。孩子通过图,开始往往只能讲出表面、简单的情节。于是通过启发的提问和目的讲述,可以更好地让孩子学会完整有序的表达图片的内容。

通常孩子观察图片都比较零散,在一幅画的讲述时,我通过连贯问题的方式教孩子连贯的串联起来,多幅图讲述时运用提示性的语言,帮助孩子完整讲述,这其实就是给孩子一根讲述的主线,讲清事情,丰富讲述内容,最后达到完整、清晰、生动的讲述。

大班幼儿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了解"边界"的含义,引起幼儿阅读《边界》兴趣。

2、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一些动物的边界,自由理解图画内容。

活动准备:

1、事先布置好游戏场景(呼啦圈当鼠洞,沙包当粮食),请3名幼儿当猫,其余幼儿当老鼠。

2、大绘本、小绘本、动物图卡。

活动过程:

一、游戏"猫抓老鼠",引出"边界"。

1、幼儿玩"猫抓老鼠"的游戏。

2、幼儿讨论讲述游戏规则:小猫睡觉了,小老鼠出洞偷粮食,猫大叫,老鼠逃入洞中,小猫抓未逃进洞中的老鼠。

3、幼儿再次游戏。

4、教师提问:为什么小猫不去抓逃入洞中的老鼠。

5、幼儿自由回答,引出"边界"。

6、教师小结:呼啦圈就好像是老鼠洞口是小老鼠家的边界。

二、出示图画书,引导幼儿自主阅读。

1、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本有趣的图画书,书中讲述了各种各样的边界,小朋友想不想一起来阅读?(想)

2、幼儿自主阅读,教师适当与幼儿交流。

三、幼儿自主创编想象阅读。

1、有一种动物迫不急待地想来告诉我们它的"边界",出示狼的一家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2、出示图二"一只狼向狼一家打招呼图片",引导幼儿阅读。提示:"为什么狼的朋友要站在那么远来打招呼?"引出狼"边界"。模仿狼打招呼的动作。边出示图一背景,边操作小图卡,引导幼儿仔细阅读,讨论狼是怎样划"边界"的。

3、依次出示河马、狐狸、园丁鸟图片,边操作,边将其放入适当背景图中,引导幼儿进一步观察它们家边界是什么。模仿图中一些有趣情节。引导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来小结。

四、结束活动。

刚才,我们了解了那么多动物的边界,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更多的"边界"?(想)

延伸活动:

和幼儿一起去寻找更多"边界",结束第一课时活动。

大班幼儿园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诗的内容,知道秋天是美丽多彩的。

2、尝试按照原文仿编活动;

活动准备:

1、收集图片:小草、枫叶、菊花、松树、大地

2、挂图。

3、幼儿活动材料第20-21页《秋天的颜色》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幼儿自由讨论)

——你觉得秋天是什么颜色的呢?

(提醒幼儿说完整句子“秋天是”)

——出示图片,幼儿讨论。

图一指导语:小草会觉得秋天是什么颜色呢?为什么?

图二指导语:枫叶会觉得秋天是什么颜色呢?为什么?

图三指导语:菊花会觉得秋天是什么颜色呢?为什么?

图四指导语:松树会觉得秋天是什么颜色呢?为什么?

图五指导语:大地会觉得秋天是什么颜色呢?为什么?

二、欣赏散文诗

1、第一遍欣赏,感受秋天的五颜六色。

提问:谁来说说你听到诗歌里都有谁呀?

2、分析诗歌:小草是怎样说秋天的?枫叶是怎么样说秋天的?菊花是怎样说秋天的?松树是怎么样说秋天的?大地说什么呢?

3、出示图片,欣赏诗歌。理解诗歌的句式:????说:秋天是?

4、进一步理解诗歌:为什么菊花说秋天是黄色的?(依此类推)为什么大地说秋天的彩色的?

5、理解诗歌的题目:菊花、枫叶、松树、大地说得都是什么呀?小朋友能把它们说得话编成一首好听的诗歌吗?谁能给这首诗歌起个好听的名字呢?

三、尝试运用已有经验替换诗歌中的事物,进行诗歌仿编活动

1、刚才诗歌里的小朋友说秋天是五颜六色的,那除了诗歌里说的(黄色、红色、白色、绿色),你看到的秋天还有什么颜色?

2、根据幼儿的讲述在黑板上记录刚才小朋友说的话,老师把它编成了一首诗歌,我们一起来听听。(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苹果说:“秋天是红红的。”小白菜说:“秋天是绿绿的。”棉花说:“秋天是白白的。”)

3、带领幼儿有感情地朗诵仿编诗歌

(原来我们看到的很多东西都可以用好听的词语、好听的句子、编成好听的诗歌,小朋友真是太棒了,小朋友回家以后也可以让自己的爸爸妈妈带你们去看看秋天,看看秋天里还有那些景物,然后小朋友可以用自己喜欢的词语把秋天记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活动延伸:

1、鼓励幼儿用色彩表现秋天的颜色。

2、在自然角收集、展示秋天的水果、种子。

大班幼儿园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双手推竹球向前、向后走。

2、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竹球若干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价值分析:活动幼儿身体,使其身体各关节更灵活。

热身运动,幼儿随教师一边念儿歌,一边做扭腰、伸腿、转身体等动作。

二、练习向前,向后推球

价值分析:学习双手推球的技能。

1、向前推球: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小身体,弯一弯;小小手,向前推;小小脚,跟上来,一二一二向前走。”重点掌握双手交替推球。

2、向后推球:教师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示范:“小身体,弯一弯;小小手,向前推;小小脚,往后退,退呀退呀往后退。”同样要求手不脱离球。

3、游戏:碰碰球

教师说;“球碰碰啦!”幼儿向前推球至圆心,互相碰到球;教师说:“球散开了!”幼儿向后推球至圆圈后;教师说:“球宝宝,滚远了!” 幼儿数一,二,三,把球用力推出去;教师说:“球宝宝,回家啦”幼儿追球并抱回。

三、放松运动

价值分析: 舒缓幼儿的身体,使其身体逐渐平稳下来。

两幼儿为一组,分别趴在“竹”球宝宝上,互相手拉手摇来摇去,并配上儿歌“摇呀摇,摇到外婆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