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演讲开始之前一定要将演讲稿写好,优秀的演讲稿内容条理清晰,语言具有吸引力,以下是网客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未来的世界演讲稿8篇,供大家参考。
未来的世界演讲稿篇1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团结协作,共创未来》!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同志们,当我们还是孩提时,老师就教我们唱这首《团结就是力量》的歌,而此时此刻,这首歌再次在我的耳边响起,因为我们互换团结,团结无处不在。
伟大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个人离开社会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离开土地而被抛弃到荒漠里不可能生存一样。”著名哲学家叔本华也曾说过:“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宾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还有好多的名人都对团结这个词作出不同的解释,面对这些名人名言,我们又怎能忽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做到团结协作呢?首先,我们需要做到一个字——仁。“仁”又是什么呢?有人将“仁”分解成“人”和“二”,这便解释了“仁”由人而来,只有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爱护,才能称得上拥有一颗仁爱之心。不过,这里的“仁”,并不是指朋友之间的义气,也不是说不论黑白的帮助或是支持,而是与同事之间的相互协助,当同事遇到困难时,我们要伸出援助之手,当同事彷徨时,我们要给予正确的分析,我们需要时刻树立仁爱的思想。
团结协作的广大寓意又何止仁爱,在工作中,我们要怎样才能把团结协作精神发扬得更好呢?
此时此刻,我斗胆发表我的愚见,首先,我们要建立和谐的信赖关系,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有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分析:如果我们能与同事、领导形成和谐的信赖关系,我们相处的气氛就会融洽,那么就会形成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工作氛围,也会打造出友好宽松的工作环境。再者,我们要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增强团结协作精神。因为参加集体活动,不但可以增强我们的团结协作意识,还可以凝聚集体的力量。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营造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工作氛围,要充分的信任同事和周围的人。竞争是保持团队锐气的必要条件,是促使我们在学习上更刻苦、工作上更努力、作风上更顽强,从而加快完善自我的步伐。信任别人本身就是一种美德,在与同事相处的时候,一定要给予充分的信任,同事的一句话,有时可使你跳出原来框架的束缚而变得豁然开朗,从而使问题迎刃而解。
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开创未来,需要一种克难攻坚的精神,更需要一种团结协作的合力。任何一个单位,如果是组织涣散、人心浮动,人人自行其是、集体一盘散沙,那又何来生机与活力?何谈干事与创业?何有形象与成绩?那么同志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为推动单位的业绩而团结友善,为开创自己美好的未来而奋力拼搏吧!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未来的世界演讲稿篇2
世界各国青年代表们:
大家好!首先,我很荣幸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有机会与各国青年代表共谈时事、共享思维。那么,开门见山,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青春力量,破茧成蝶;不惧风雨,无问何方》。
不可否认,2020年对中国乃至全球来说都是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灾难,更是考验。我们的生活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就我的祖国——中国而言,学校延期开学,部分产业限时停工,城市不定期封锁,高考延期。就全球而言,大部分航班被取消,奥运会延期举办,各国时刻关注疫情动态......几个月间,我们经历了太多太多。我们也曾焦虑与恐慌,但事实证明,我们即将完成疫情对我们的考验。不知各位是否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口号是什么——“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而今天,我认为,这句广为人知、举世闻名的口号不仅代表着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更代表着我们全人类应该践行的共同发展理念。
世界是一个整体,用我们中国的一个成语可以理解为“四海为家”。古往今来,我们的先辈始终让这一信条扎根在心田,用血与泪浇灌,造就伟大与奇迹。在这里,我想与各位代表分享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历史瞬间。2008年汶川大地震让城市一瞬间沦为废墟,意大利慷慨解囊、雪中送炭,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震撼了整个中华大地。甚至曾有人目睹可敬的意大利医生在灾区义务服务灾民。如今,12年岁月转瞬即逝,四川省派出医疗队驰援意大利抗疫一线,不畏艰难险阻——这也就是中华民族的品性之一:感恩。如今,新时代带给我们新的考验,被译成多种语言的中华名言和求助物资一起在各国之间传递鼓励与祝福。我可以想象到,全世界各国人民收到这样的祝福的那一刹那,可以体会的是源源不断的温暖与踏实,因为在那一刻,我们明白我们不是在孤军奋战,而是全世界人民携手前行。
各位代表,青年一代是全人类的希望,世界的未来等待我们去开创。先辈为我们建立坚实的基础,带给我们无价的馈赠:经验与精神。彰显青春力量,共创美好未来,这已经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各国青年先锋在抗疫期间的出色表现已经为我们树立了时代榜样。青年志在四方,无愧时代担当。就让我们共同宣言:青春力量,破茧成蝶;不惧风雨,无问何方!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未来的世界演讲稿篇3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爱国,是民族的灵魂》。
今天,我非常的荣幸,能够站在庄严的国旗下为大家演讲。爱国是我们必须做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最美的花朵。爱国,是一个神圣的字眼,在历史发展的曲折过程中,爱国主义历来是我国人民所崇尚的。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伟大的祖国日益繁荣昌盛,爱国主义更应该成为这个时代的音!爱国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强大动力,而爱国教育无疑是最重要的教育!
回顾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无数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无私奉献的民族英雄至今活在我们心中,古代,有南宋的岳飞,明代的戚继光,郑成功……近代以来,为了保卫国家,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更是有许多仁人志士为捍卫民族主权而慷慨就义。
新中国成立以后,有很多杰出人物,如邓稼先、华罗庚、钱学森等等,他们放弃国外荣华富贵的生活,回到贫穷的祖国来,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些人的光辉形象和他们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永远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奋发向上!
曾经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说过一句话:"不懂得热爱国旗的学生,无论他多么出色,都不是好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是全世界人民共有的宝贵财富。
我们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一代,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必将属于我们。因此,我们更要继承和发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是至高无上的品德、是民族的灵魂。亲爱的同学们,为了康城的荣誉、为了我们肩上的重任,为了中华民族的腾飞,让我们努力学习,做一个无愧于人民的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_学子吧!
未来的世界演讲稿篇4
一场蔓延全球的“新冠疫情”,让全球的发展出现短暂停滞。今天我们能齐聚在这里,共同参加“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就说明这一场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这是值得庆幸的时刻!也是世界发展再启动的时刻!世界重启,必将是全球发展的一次新机遇。青年人作为未来世界的主人,必将以傲视全球的视野和身份参与社会发展中来。今天我的演讲主题是“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
王源出席联合国青年论坛·网络供图
生活在这个全球互通的时代,世界的发展,始终是属于全社会的。这一点务必清楚的认识到。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让自己的人生规划,融入到国家发展的浪头,占据世界发展理念的最前沿。我们同时拥有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也同时拥有这个世界。国家的概念只是行政、领土上的归属,对于世界社会发展来说,所有国家的经济、教育、科研、文化等,都将在推动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联合国青年论坛·网络供图
试看这场蔓延全球的疫情。作为来自中国的青年代表,我首先代表我的国家,感谢全世界友好的各国政府、机构团体,及世界友好人士伸出援助之手。正如日本援助中国防疫物资上所写的那样——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中国疫情稳步控制,社会发展步入的时刻,全球许多国家面对疫情的“战役”才刚刚开始。疫情何曾区分过国家。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它针对的是生活在地球上的全人类。中国作为古老的礼仪之邦,得人点水之恩,自当涌泉相报。我们向全球遭受疫情灾难的许多国家伸出援助之手,力所能及的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分享中国防控经验,披露最新医药科研技术,支持国内防疫物资生产对全球的供应。
王源在联合国青年论坛上演讲·网络供图
中国古代思想家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感同身受而后设身处地。急人所急,想让所想,这是中国帮助全球这次疫情防控的初衷;确实也起到了及时有效的作用。英国诗人约翰多恩曾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面对来自自然界的灾难,没有任何国家和任何人能独善其身;同样的,面对世界的发展,没有哪个国家的发展能停滞不前,这是全球化必将带动社会发展的基础决定的。
演讲的最后,我呼吁全球的青年朋友们:珍惜和平发展时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夯实自身能力,开阔全球视野。让我们未来接手的世界更辉煌。
未来的世界演讲稿篇5
2020年伊始,我们共同经历了一场特殊的战“疫”。疫情无情人有情,正是共担风雨时。透过沉重的压力,我们感受到了不屈的力量;透过晶莹的泪水,我们收获到了无数的温暖。共克时艰,胜在真情。
患难真情,风雨共担。
疫情不能成为隔断中华儿女血脉亲情的沟壑。在支援武汉的公益歌曲《坚信爱会赢》的mv中,一幅幅画面戳中无数人的泪点:快递小哥、外卖员、出租车司机……各行各业的人们在以自己的方式发光发热,笃定“我们共同的敌人是疫情,我们共同的期望是平安”。就像一束光簇拥另一束光,真情的力量亦是“一灯燃而千灯明”。
他们用大爱真情汇聚成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硬核力量”。正是这些细致入微的真情,让身处困境中的人们感受到“在一起”的温暖与力量。
山河异域,风月同天。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疫情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国家和同胞的温暖,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国际大家庭的亲情。
“阿丹子孙皆兄弟,兄弟犹如手足亲。造物之初本一体,一肢罹病染全身。”伊朗外长扎里夫在个人网络社交平台上发文支持和慰问中国,他特意引用了伊朗古语来表达友好心情。日本湖北总商会在向湖北捐赠物资时引用了上面这首诗的另外两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而另一家日本机构在给湖北高校的援助物资上附有八个字的寄语——“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更是感动了无数国人。友邻今天再次用上了这几个字,既体现着两国绵延不绝的文化交流,也唤醒了历经千年的难忘记忆。
休戚与共,大国大爱。
中华民族一直以来都是坚强勇敢的民族,一直秉承着“世界一家亲”,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作风。面对国际疫情,中国医疗队义无反顾,国外出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怀揣一颗赤诚心、无私心,冲锋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不计报酬,不畏生死,不讲条件,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守护全人类健康殚精竭虑、无怨无悔。真心回报各国的援助,用真情感动世界。
疫情无情人有情,正是共担风雨时。
在灾难面前,所有中国人紧紧站在一起,“患难真情,风雨共担”;善良的外国友人和中国紧紧站在一起,“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再重的担子一起挑,再险的环境一起闯,无数感人的瞬间,构成了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讲述着真情交融、命运交织的故事,展现着“我们都是一家人”的情怀。“我”已不再是我,而是可以共同进退的“我们”,守望相助,心手相连,就没有逾越不了的冬天。
未来的世界演讲稿篇6
女士们、先生们,亲爱的青年朋友们,大家好!
大家请看,这是什么?不用说,您都知道:地球仪。没错,这当然是我们的共识。再顺着我的手指看,我来自这儿——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非常荣幸,我能作为一名中国青年代表参加今天的论坛,和全世界青年朋友一起探讨“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这一主题。
周所众知,新冠肺炎疫情虽然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有效控制,但依然在世界疯狂肆虐。我相信在座诸位都能真切地体会到人类何以是命运共同体。所以,此刻,我首先要为组委会确定这样深刻而现实的主题点赞!
中国有句比喻:“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我相信这也是各国都有的一种理念。可今天我要说:“青年是世界的未来!”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出访苏联,在莫斯科大学演讲时留下一段风靡世界的名言,不知道有没有朋友能背?那好,我来给大家背一次:“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好像早晨八、九点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青年朋友们,难道不是吗?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作为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世界的希望就寄托在我们身上。那么,我想问:经此一疫,我们该怎样携手走向未来?
上台之前,我只是想用地球仪作为演讲开头的道具,进入正题后,会把它放下,但是我现在决定:一直捧着它讲完。因为我感到,这不是一个冷冰冰、轻飘飘的地球仪,它突然变得有些沉重,捧在手上也格外温暖,它和大家脚下的大地一样,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蔚蓝色星球,就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共同的地球母亲!
难道不是吗?朋友们,新冠病毒这个恶魔,给我们带来多少灾难、恐慌甚至生死离别,让多少工作被迫摁下了暂停键,但是我相信:在座的青年朋友,只要你关注着疫情,只要你不带任何政治偏见和文化歧视,你就会发现:这场灾难也同时唤醒了人类共有的良知底线。那就是爱,无疆的大爱!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这是中国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日本援华物资包装上写的古典诗词,这些见证着中日人民世代友好交往历史的句子,给我们带来了深深的感动。这种美好的情感超越了国界,超越了政治,是人类大家庭共克时艰的良善和希望。
中国最古老的《诗经》里有句诗:“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还有一句古老的谚语:“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中华民族是最懂得报恩的民族。当全球面临严峻的疫情考验时,中国也责无旁贷地为各国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同样在援外物资包装上写上了精心挑选的寄语。
比如,马云公益基金会向日本捐赠100万只口罩,包装上写的 “青山一道,同担风雨”,它化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绝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中国传统文化向来讲究睦邻友好,“回礼”日本,这句诗真是饱含深情。
“同气连枝,共盼春来。”这样的诗词,这样的感动还很多。我们也同样尊重世界各国的文化传统。比如在运往意大利的捐赠物资上,我们就写了意大利著名歌剧《图兰朵》中的一句歌词:“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图兰朵》曾经来北京演出,讲的就是一个名叫“爱”的王子拯救中国公主的古老故事。
青年朋友们,这难道不在启示我们:爱的力量无坚不摧,爱的力量也没有什么能够摧毁!无论眼前多么黑暗,我们坚信,爱都能打破黑夜,迎来黎明!
讲到这儿,我仿佛看到手上的地球仪在发光,朋友们,你看到了吗?这不是几句诗意的光芒,而是美好人性的光芒,人类未来的光芒!
朋友们再看,这是太平洋,这是大西洋,这是亚洲,这是欧洲,这是美洲,这是大洋洲,这是非洲……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得好:“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我们隔得远吗?不,我们很近。无论你身在何处,无论你是黑眼睛还是蓝眼睛,是黄皮肤、黑皮肤还是白皮肤,你必须明白的是:我们在同一个地球、同一个世界
“千里同好,坚于金石”, 经此一疫,我们怎样走向未来?
我的回答是:爱!
即使宇宙级的大灾难降临,我们也要像那部科幻电影说的——
让爱,带着地球流浪!
未来的世界演讲稿篇7
当青春遇上新时代,我们是如此幸运,能够用自己的奋斗见证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的成就感、获得感、安全感将前所未有地与国家的繁荣发展紧密相连。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理应以理想为旗,把身上最鲜活的特质、最执着的态度灌注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未来的世界演讲稿篇8
尊敬的主席先生、全世界的青年朋友们:
大家好!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的背景下,作为中国青年代表通过视频形式参加本次“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我感到十分荣幸。
“人类”一词在英文中是“human”,而在中文中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人、米、大。今天,我想以这三个汉字为纲,向各位阐述中国青年将在未来世界格局以及人类社会发展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其次说“米”。中国人讲究“民以食为天”,意思是说,吃饭是头等大事。大家知道,中国曾是粮食极度紧缺的国家,中国人习惯了过苦日子,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吃不饱饭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这是因为一位“90后”的功劳,您没听错,他的确是“90后”——年逾九旬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至今奋战在科研一线。袁老曾说自己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一幅“禾下乘凉图”,诉说着这位质朴的老人一生的梦想。如今,我们青年人要拿稳前辈递来的接力棒,将我们的所学所长融入中国发展乃至全球发展的浪潮中,既将饭碗捧在自己的手中,也用好饭好菜招待四方宾朋。
最后说“大”。这个“大”字仿佛一个人伸展四肢,胸怀八方,中国青年也正是这个大时代中大有作为的群体。我们说“大”,不仅指力量,更指格局。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有大格局。在全球抗“疫”中最早采取行动的团体之一是马云公益基金会,早在今年1月下旬,其已资助一亿元人民币作为科研资金,提供了超过1亿元的防疫物资,帮助了无数个国家和国际机构,为阻断疫情蔓延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就是拥有大格局的中国人!
中国古代思想家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中国青年愿与全世界青年一道,谋求人类发展,携手共创未来!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