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特殊生工作总结6篇

时间:2023-11-02 作者:tddiction

工作总结有助于我们发现在工作中的差错和不准确之处,进而提高工作水平,为了及时找到工作中的不足,我们应该将工作总结写好,以下是网客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教育特殊生工作总结6篇,供大家参考。

教育特殊生工作总结6篇

教育特殊生工作总结篇1

一、政治思想方面

工作中,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参加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局及学校的各项决策,热爱教育事业,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热爱学生,认真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二、教育教学方面

教学方面。做到学期初有计划,有教学进度,使教学工作能有条不紊地进行。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课后进行反思,让学生能掌握好每一节课的知识点。我班学生刚升入初中,全是十六、七岁的学生,他们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我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同时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助整理衣服。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教育方面。班上的孩子都是十六、七岁,他们进入了青春期,表现出逆反和以"自我"为中心,易冲动,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喜欢尝试一些新鲜的事物,和家长沟通上有障碍,()他们总认为父母不懂他们,不理解他们。这学年里,班上的曹玥这一年中青春期表现更为明显,因为是女孩子,家庭条件优越,有和男生结伴玩耍的情况,我及时和学生家长联系,通过家校联系,共同帮助和引导孩子度过青春期。

三、纪律、考勤方面。

我积极参加校本培训、政治学习、教研活动、值日、升旗仪式,做到五必到。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提高的机会,不落下每天的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尊领敬导、团结同事,对人真诚,从不闹无原则的纠纷,尽量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四、其他方面。

参加**市语文骨干教师培训。20xx年3月在**师院参加了四川省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培训。代表学校参加了四川省第五届特殊教育中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现代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多种兴趣爱好,不断扩宽知识面,为工作注入新鲜血液。

教育特殊生工作总结篇2

要提高特殊学校培智班的教育实效,必须见缝插针尽量将教育环节生活化,通过创设情境、体验情感、倡导实践等措施,使智障学生在生活化中认知、理解所学学科知识,在生活化中学会用一定的策略解决问题,学会适应社会。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育思想,一方面宏观审视了教育的价值取向问题,明确提出了要“为生活而教育”的教育目的论,另一方面深入探讨了直接影响教育效果的教育方法这一重要问题,具体阐述了“在生活里找教育”的教育方法论。

他认为,生活不仅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方法。

那么,如何将培智班的课程生活化呢?目前,笔者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几种方法,现将其中最为常用可行的三种方法列举出来,与同行们交流探讨。

一、深入了解学生,搜集生活化素材

智障学生大多比较封闭,与外界接触较少,生活经验相对不足。许多教师认为很好的事例、材料在他们的眼中却是完全陌生的,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为了寻找课程生活化的切入点,我们必须从多方面深入了解学生。

在教学《10以内的减法》时,笔者每次都带一些学生喜欢吃的包装精美的'零食进教室,把这些零食作为教具兼奖品。第一次教学2减几时,笔者把茅某喊到讲台上,对他说:“听说你很喜欢弟弟,有好东西总是和他分享。愿意把自己的东西和他人分享是一种美德,于老师奖励你两块棒棒糖!”然后笔者转向对全班学生说:“希望大家向茅某学习这种分享的精神。”茅某兴高采烈,其他学生眼露羡慕。这时,笔者问茅某:“今天你拿到了两块棒棒糖,想和班上的哪个同学分享呢?”茅某把目光投向平时和他最要好的邢某,跑过去送了一块棒棒糖给邢某,邢某开心地说了声谢谢。

然后,笔者问全班同学:“于老师刚才奖励给茅某几块糖?”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2块!”笔者把2板书在黑板上。

再问:“他送了几块糖给邢某?”“1块!”板书1。

再问:“现在他手里还剩几块?”“1块!”再板书一个1。

归纳:“刚才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用这样一个算式进行表示。”将黑板上的2、1、1补充成21=1这个算式,接下去进行教学。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大家走进了生活,进入了情境,使学生的情感得以激发,意志得以调动,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就水到渠成。

二、研究教材,创设生活化情境

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与教材内容相应的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营造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受到感染,引起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创设生活化情境,可以提前不露痕迹地进行创设,使创设的情境在教学之前就潜移默化地深入学生心中。

有一次开学初的黑板报上,笔者画了一幅春景图:小河边,垂柳下,河岸上两只小鸭,河里三只小鸭追着两条小鱼尽情嬉戏。树上,一对小鸟,空中两只小鸟,远处五只小鸟自由翱翔。河的对岸,开满了各种彩色的小花。出板报的时候,学生们围在笔者身边观看,一边看一边和笔者聊天,笔者随意问他们一些问题,例如“图上画了些什么?”“小鸭有几只?”“小鸟有几只?”“小鸭和小鸟一共有几只?”“这些小花好看吗?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几朵?如果再画上一朵黄花,现在它们一共有几朵?”等等。学生们兴趣盎然,有几个智力残疾程度较轻的学生,也学着笔者的样子提出类似的问题。学生们学得很轻松,课后还有人在黑板报前观察,希望编出更多的连加应用题。回过头来看书上的例题,多数学生一目了然。

三、加强实践,在生活化中引导

在教学中让学生做一做,亲身感受、尝试、体验一下生活,获得初步的体会,学会迈出第一步,这是非常必要的。除了课上让学生多动手动脑,课后作业的布置也大有学问。每教完一部分内容,提出一些可以运用所教知识来解决的学生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将其作为作业或者把生活中遇到的可以用已学知识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引导学生用新知识和旧知识共同解决。

教完《年月日》一课,笔者布置学生回去把家人的生日记下来,并在日历表上圈出来。教学《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一课,笔者布置学生课后寻找身边的轴对称物品,比一比谁找得多、找得对。

去年学校组织我们去南通军山秋游,回来以后笔者布置了一道应用题让他们解答:“今天,我们全校师生坐汽车去军山游玩。第一辆车上坐了40个人,第二辆车上坐了39个人,一共去了多少人?”除c类生没做出来外,其余学生都顺利做出来了。20xx年育才中学某班学生来我校献爱心,送给每个学生一副手套、一本笔记本、两支圆珠笔。利用这些赠品,笔者出了一些题目帮助学生复习了一下分类的知识:“育才中学的哥哥姐姐一共送了几样东西给我们?”“这些手套共有几种颜色?把它们按照不同的颜色分一分。”“这些笔记本封面上的图案真好看!有的是景物,有的是漫画人物,有的是花草,你们能把它们按照图案内容分一分吗?”只有少部分学生分错了。

笔者通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深深地体会到:在培智班的学科教学过程中,只有让智障学生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发现、感知、体验和实践,领悟其中的道理,入脑动心,效果才会明显。

因此,以生活化为基点的学科教学,才是最适合智障学生的。

教育特殊生工作总结篇3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新高职教育观念,明确本学年工作新思路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等文件,更新教育观念。观念的更新对内是凝聚力、向心力,对外是影响力,保证了计算机系本学年各项工作有序、有效的推进。

2、组织教师学习了全国2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经验,通过学习全国示范性院校的经验,剖析典型案例,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各项工作,提升自身的内涵建设。

3、加强计算机系自身内涵建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管理以制度建设为统揽,进一步理顺系教学管理程序,形成比较系统完善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师业务档案管理,增强管理意识,明确专业负责人及管理人员职责。

4、加强计算机系系风建设,培植良好的教风和学风,系确立了“厚德、博学、严谨、善教”的教风和“好学、多思、务实、创新”的学风。并大力推崇“广纳群言、广集众智、广聚共识、团结和谐”的系风,一年来全系呈现出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景象。

二、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完成教学任务

1、本学年,全体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在教学一线认真实践,恪尽职守,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圆满完成了各项教学任务。

2、强化日常教学管理,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坚持教学优先,教学第一,突出教学中心地位。我系结合专业、师资、学生特点,制定系里系列教学管理办法。系教学督导小组,对教学全过程实施监控。

3、完善课程体系,优化课堂教学,增强质量意识,提高教学水平

①加强教改探索,以新思想、新观念统领教学阵地。落实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根据高职高专教育人才类型的特点,突破学科型的教学思想,建立以获得某一职业领域的职业技能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综合劳动、技术、文化素质、思想品质的各个方面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块体系,强化了各专业特色。

②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针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开展专业社会调查,为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依据。力求专业设置以就业为导向,课程建设贴近岗位需求,实现职业技能与专业教育的结

合,及时果断调整不适应市场需求的课程。③狠抓课程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一、抓课堂:一是抓课前准备,要求任课教师明确培养目标,熟悉教材、大纲,做好计划进度,备好教案;二是抓课堂设计,要求课堂设计灵活,内容丰富,教法得当,能从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兴趣,从学生个性特征出发,来设计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具针对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思维、情感,把知识的积累,技能的形成,人格的完善作为学生的发展要素来看待,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步克服被动的接受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做到掌控全局,调节气氛,调动情绪,教管结合,师生互动;三是抓课后检验,要求老师课后认真批阅作业,进行个别辅导,作好总结,重视教学效果。

第二、抓评教,根据学院的要求,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行系行政领导随堂听课评教;系里组织说课、示范课教学观摩活动,经常组织教师相互听课,相互评课;不定期组织学生评教,教师评学活动,组织师生交流会进行教学交流与沟通。

第三、抓监管,实行经常性查学查课制度,设制了检查表,落实了责任人,对教风、学风、教规、学规等进行检查,常抓不懈,形成长效机制。④重视实验实训教学,确保实训教学正常进行;不断探索,总结经验,狠抓建设,适应学院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教育特殊生工作总结篇4

20xx年即将结束,回顾本学期的工作,学校在县教体局的指导下,学校秉承年初确立的“着重基础、狠抓安全、取经学习”的工作思路,全体教职工勤奋进取、踏实工作,圆满的完成率本学期各项工作任务。总体来说在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本着查漏补缺,总结成功的经验并吸取失败教训的精神,为了更好的把学校工作开展下去,现就以下几方面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回顾。

一、以教学为中心,落实各项工作

本学年学校在校人数继续保持增长,达到42人。开设8个教学班。在人员编制紧张情况下,根据《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和今年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课程计划》,所有年级全部学科开齐开足。包括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课等,都按计划上课。为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指派班主任兼任了心理健康教育和沟通交流课。

另外,根据县局教研室的指示,春秋两学期分别两次组织了校内优质课评比活动和一次县域教学联谊活动。为了使广大教师理论知识实际应用于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本学期学校组织了校内优质课评比活动,采取说课、上课的形式,要求全体教师参加。同时外请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参加听评课。

二、以安全教育、学生德育为工作重点

在安全与德育方面,学校政教处在抓好养成教育、常建文明礼仪、常规常抓不懈的同时注重教育的过程。重视德育,是搞好养成教育的前提条件,其次,是落实好组织建设,以制度规范行为的作法,校领导班子班子以身垂范,无论平时的着装仪表、待人接物,还是工作作风都成为了师生们的道德典范,让他们受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第三,把握好主渠道,让其发挥作用,班主任充分利用好班会和课下时间等渠道,不定期地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法制教育,礼仪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注意提高养成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化班级文化建设,营造宽松幽雅的育人环境,是实施养成教育的先决条件。深厚的班级育人环境,能给师生工作带来舒适的感受,而且有耳濡目染的育人功效。我们以身残志坚的残障人士为榜样,如:贝多芬、张海迪等命名班级,营造名人班级文化,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三、以开展校内外实践活动为着眼点,凝聚教育合力

学校在搞好校内教学的同时根据特殊儿童生活封闭的特性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注重整合校内外的教育力量,把社会各界的关爱凝聚成一股爱的洪流聚集在学校。在5月26日,全国助残日到来之时,学校联合县残联、县慈善联合会、南阳车友会等多家爱心机构开展了一次轰轰烈烈的献爱心进校园活动。在特殊学生的成长历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积极影响。10月,学校积极联络,顺利参加了澳大利亚爱心人士魏基成夫妇创办的“天籁列车——聋儿康复计划”,为在校二十名聋儿免费验配了价值十余万元的助听设备。此外,学校还接受儿童营养组织捐赠的价值两万元的奶粉、米粉等营养品。这一些都为特殊儿童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造成了积极的影响。

教育特殊生工作总结篇5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这浓浓的春意似乎预示了这将是我校教育的一个丰收之年。为了给自己在这新学期的一切工作做好铺垫,经过深刻的思考,特别制定出如下计划内容,以此确保一切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这一学期中,我将继续承担小学班和初中班的美术教学工作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继续负责男生205宿舍的挂钩管理和上学期划定的卫生责任区的组织清扫工作。本学期,我将会围绕如下安排来开展工作:

一、教学工作方面

1、继续做好教学方法的探究工作,促进个人专业技能的成长。

虽然已经经历了一个学期的实践和磨练,但是细细回顾却发现:对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学生的教育理解不全面,仍然是导致本人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的主要原因。本学期,我将鞭策自己不断学习和探究,主要通过积极向来校实习的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学习、请教,多与其他教师交换意见,汲取他人积累的经验和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特殊教育培训来解决。

2、教学内容的探究方面

通过上学期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单纯依赖现有的教材来支撑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是一本极具城市特点的教材,使用起来总有些“水土不服”的弊病。认知是学习的基础,某些事物是大城市的孩子熟知的,但这对于来自农村的孩子们来说却是陌生的,画起来当然也会非常困难。这部分内容可操作性差,只能用于丰富孩子们的认知面的讲解,还得依靠挖掘乡土教材来填补这部分空缺。本学期的教学中,我将致力于教学方法的探索和乡土教材的探究,尽可能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教学内容运用于美术课堂教学。

3、教学相关的其他工作积极参与教研活动,认真备课,书写教案、制作课件,按照学校教务工作计划的要求开展教学的相关工作,按时完成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工作

我将继续按照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思路,继续抓好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工作。兼顾整体、注重细节,建设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本学期,我将自己所负责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重点放在进校门的左侧墙体、教学楼、学生宿舍楼的墙体文化打造上。进学校大门左侧的墙面绘制一幅带励志性文字内容的中国画特点的《长城图》(意在弘扬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激励学生同身体缺陷做斗争的精神和意志)。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文化将以符合本功能区特点的标语、提示语、知识小展板、相关制度牌等为主要内容。其中,教学楼的标语内容以方针政策性标语、教育(名人)励志标语、“三风”、“一训”等为主;学生宿舍楼以生活指导性标语为主。

三、学生宿舍和卫生责任区工作

1、温馨宿舍主要体现在寝室环境干净舒适、寝室文化生动优雅、舍友关系和谐、教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同劳”、“同乐”合作关系等方面。宿舍里的相处最能体现出残疾孩子们的个性、交际能力、包容心和合作精神。所以我将以全面细致的宿舍管理,为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搭建一个实践锻炼的平台。让学生通过本学期的管理和教育,使个人的生存技能、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劳动能力获得进一步提高,争取使每一位学生都能通过“宿舍里的教育”获得最佳的康复训练。此外,我还将继续打造具有本宿舍特色的宿舍文化,通过营造优雅的宿舍文化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生活和学习的激情。

2、校园环境往往被视作学校的颜面,环境卫生是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我将继续按照学校总务处对卫生工作的要求,一如既往地搞好本人卫生责任区的组织清扫任务,在打扫卫生的劳动中磨练学生的意志和精益求精的品质,通过这样的劳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成绩和荣誉只不过是个人的奋斗取得良好结果的证明。作为一名特校教师,成绩和荣誉背后的付出和爱心才是促成学生成长的最好的食粮。我们是否取得成绩?最好的佐证就是换来学生一句感恩的话语“谢谢老师”,换来学生开心的一笑,换来家长一句“老师您辛苦了”。这就是我工作的追求,我继续为之而努力!

附:教学进度计划表

教学进度计划表

周次第一周期第二周期第三周期第四周期第五周期第六周期第七周期第八周期第九周期

课业类别绘画教学内容学习关于圆形或类圆形的事物的简笔画。方形物体的简笔画绘画和线段、直线的绘制。通过撕、剪、折等手段对纸张进行简单的造型。简单的方圆组合绘画:房子、小汽车、生活用具等运用圆、方形、多边形来表现简单的人物形象。围绕教材内容进行涂色练习。用泥来塑造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形象。并将其烧制成陶器。简要复习以上几个周期的知识要点。由学生自选表现的形式,结合所学习过的绘画、手工、陶器制作技巧完成创作。教学目标以对圆形物体的认识来复习上学期的教学内容。与圆形物体的绘画做对比学习,培养对事物的分析能力。对方和圆的感知由二维向三维的过渡,强化学生感知力。培养学生对生活事物形象的理解和感知能力。学会用简单的方式表现人物形象(包括表情的表现)。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锻炼学生对立体形象的感知能力和塑造能力。巩固一学期以来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绘画手工(折纸)绘画绘画绘画泥塑、烧制陶器综合回顾训练创作

教育特殊生工作总结篇6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一群的特殊儿童少年,在《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定》第五条规定了特殊教育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具有良好的品德,养成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掌握基础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掌握一定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的知识和技能;初步掌握补偿自身缺陷的基本方法,身心缺陷得到一定程度的康复;步步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形成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

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班主任教师,按照以上的培养目标来对特殊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现对该学期的德育教育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

班上的这些学生虽然在学校里度过了一个多学年,但是他们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并没有很好的养成。刚开始,我主要是勤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矫正,如班上的一位自闭症学生每天起床后不愿意洗脸,为了能改掉这一不良习惯,每天叫他去洗脸,刚开始时反抗,采用负强化的方法,即我告诉他不洗脸就不要吃早餐,不要进教室上课的方法,通过了一个学期的坚持,现在他已养成起床要洗脸的习惯。

二、教育学生要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团结同学。

“尊敬师长,团结友爱”是我国的传统美德,由于这些学生的身心特点,他们的高层次情感发展比较晚,因此需要我们教师去引导。如见到教师时,要向老师问好,多帮爸爸妈妈做事,关心同学等。

三、教育学生要热爱劳动,注意个人及学校环境卫生,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不损坏公共设施。

班上的大部分学生都是好动的,破坏性行为较大,比如刚打扫好的教室马上就有人乱扔纸屑,课间有学生到操场要旗杆,还有学生到处折断树枝以及摘树叶。针对班上学生们的破坏性行为,我采用的方法是惩罚,即让他安静站立20分钟后,再告诉他以后该怎么改正。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们的破坏性行为出现频率明显减少。

四、教育学生要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积极参与校内、外的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自开学以来,我校经常与外界开展各种活动,初期他们不理解这些活动有何意义,在活动开展期间,大部分同学不能安静坐下来,尤其自闭症的学生,他起来到处乱跑,而且还乱好叫,经常使活动不能正常开展。为了避免班上的学生在开展活动期间捣乱,每次开展活动前,我先在教室给同学们讲解活动的意义,并且如何做到活动期间要遵守该有的纪律。

由于特殊学生的身心缺陷,他们很难像正常学生一样,可以在生活中体验道德的好坏,为了让这些孩子能够有健康的身心发展,那么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在课间正确的引导他们,让他们尽快成为学校的好学生,家里的好孩子,社会的合格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