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所写的作文更加能打动读者,写作文是令很多人头疼的事情,所以我们一定要留意生活中的事情便于积累素材,下面是网客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节日风俗作文参考6篇,感谢您的参阅。
节日风俗作文篇1
今天早晨,我被“啪啪”的声音惊醒,睁开眼睛看,原来是妈妈用泡泡糖来诱惑我起床呢!我一下子坐了起来,这才发现床前床后全都是泡泡糖,我一拍脑袋才想起:今天是泡泡糖节!
牙不用刷了,嚼一块水蜜桃味的泡泡糖,嘴里的脏东西已经被粘了个干净。今天的早餐十分特别,是一块可乐味的泡泡糖三明治加一杯香草味的牛奶。我抓起三明治放在嘴里使劲地嚼了嚼,可真香啊!吃完了早餐,妈妈神秘地对我说:“我今天不送你上学,你得自己去,ok?”我爽快地回答:“ok!”
走在上学的路上,我开始后悔答应妈妈了,自己去学校,书包太沉了。可在这时一道灵光在我的脑海中闪现,我从裤子口袋里摸出十来个泡泡糖,一把全放到了嘴里,用力地嚼了嚼,吹出了一个超大的泡泡,我小心翼翼地钻了进去,一阵风吹来,我的泡泡球在街上跳了起来,大街上原本一片欢声笑语,一见我在泡泡里跳着走路,全都惊呆了!
我在泡泡里跳来跳去,泡泡就像一张自动的跳床,不出5分钟,我已经站在了学校的大门口,我漫步走到了教室,我的天那!教室里的桌子、椅子、窗户、地板、讲台、黑板全都是泡泡糖做的,我来到自己的桌子前,坐在泡泡糖凳子上,上面软软的,如同铺了一层棉花。上语文课了,老师讲的是怎么把泡泡糖吹得又大又圆。一个同学还没把泡泡糖的泡泡灭掉,另一个同学却已经开始吹泡泡,不好,两个泡泡粘在了一起,我们急忙拉两个同学,教室瞬间就变成了拔河比赛的赛场。我们拔呀拔,大家都筋疲力尽了,可泡泡糖却纹丝不动,他们俩只好化干戈为玉帛,互相配合。午休时间到了,他俩睡在两张邻床上,可是一个同学平躺睡不舒服,身子一侧,另一个同学就滚到地上摔了个狗啃泥,同学们看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啊!泡泡糖节,这么有趣,这么神奇,它是世界上最美好的节日!
节日风俗作文篇2
我的家乡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我的家乡景色迷人、物产丰富、节日繁多,如:一月一日元旦节、三月八日妇女节过节时也分外热闹。
现在我将带领大家来到热闹非凡的元宵节。
元宵节是在正月十五,过节时处处张灯结彩,人们还都要去参加灯会,等会里的灯成百上千,每个单位、每个学校、每个工地,都会把他们的代表灯早早地挂到灯会上,让人们参观,人们参观后便来到旺火旁,正转三圈,倒转三圈,保佑自己及家人在新的一年里红红火火、万事顺心如意。
随后,人们来到广场,广场上人山人海,人们脚尖碰着脚跟,肩膀擦着肩膀,都到广场观看节目表演,人们有的唱歌,有的跳舞,十分热闹。
在元宵节这一天,人们还要烦那个鞭炮,尤其是那些调皮的小朋友,每人拿着一支点燃的炮竹,兴高采烈[注: 兴:原指志趣,后指兴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地玩起来。每家每户都像办喜事一样,红火而美丽。在这一天,人们还要吃元宵,元宵圆圆的,里面有不同的口味,吃起来香甜可口,全家人在欢声笑语中吃着元宵,那是再好不过的安排了。元宵象征着团圆、美好,也祝愿自己和家人永远团圆。
节日风俗作文篇3
灯笼不只是球状的,有的人将灯笼做成元宝形的,外面镀上金粉,一点灯便发出金光来,挂在屋外,活像财神爷坐在门前小憩呢。也有的做成动物形的,最普遍的是鱼,一摇一摆;最可爱的是鸭,悠闲自在;最美丽的是鹅,高贵典雅;最帅气的是龙,蜿蜒盘旋;也有温顺的绵羊和滑稽的漫画人物。调皮的孩子通常将灯笼提在手里,四处闲逛。人在山上走,灯在四处游。一轮明月悬在空中,清冷的光勾画出起伏的山脊,四处晃动着星星点点的红光,远看山似乎在眨着好奇的眼睛。有时灯多聚在一起,就如盛开的花瓣。灯一动,就如翩翩的少女在起舞。十五的晚上,满山遍野都是走动的财神爷,徜徉的小动物。天地构成了一幅流光溢彩的元宵灯笼图。
十五那天,家家都要吃元宵。各家的母亲都早已做好了元宵,排在砧板或案几上,小巧玲珑,别致好看。下锅了,元宵在水中如调皮的娃娃上下翻腾。盖上锅盖,三两分钟后,熄了火,再揭开,元宵就像笑着的娃娃脸,幸福地躺在水面。用碗盛上元宵,嘴就迫不及待地咬上去,甘甜的芝麻汁流出来,味道好极了。不仅如此,妈妈还要在某个元宵里放上一枚硬币,谁吃着了,就意味谁今年鸿运当道,谁今年当家。(《家乡的元宵节》文彪)
端午节的前一天,妈妈就做好粽子。先要准备粽子的馅子,馅子各种各样,有花生馅的,红枣馅的',菜馅的,肉馅的;要准备好芭蕉叶子,洗净叶片,并将它剪成匀称的叶条。妈妈将糯米蒸熟,将芭蕉叶一卷,放入熟透的糯米饭,用手稍微一压就粘在一起,拿出花生红枣菜肉馅儿按入饭团里面,随后缠成一个菱形,用丝线一捆,小小的粽子就在妈妈的手中诞生了。包好的粽子一蒸,取出来就可食用了。撕开叶片,里面露出白白的饭团,还可隐约看到馅儿的微红。此时的粽子,不但有饭团的味道,还夹杂着芭蕉叶淡淡的清香。吃在口里清凉还带点微微的甘甜,是饭后最好不过的点心。
端午节的早晨,爸爸要趁早去砍那些还挂着晶莹露珠的艾叶,选出鲜绿的艾叶,挂在门楣上。爸爸说,艾叶越绿,它的气味就越浓郁,就越能清新空气。端午节那天,屋子里弥漫着奇特的清香。妈妈说待艾叶干了,可以用开水泡了喝,那样可驱五毒,治百病。每次端午过后,妈妈就泡一壶,让全家分着喝。艾叶水虽良药苦口,可苦涩得难以下咽,在妈妈面前勉强喝一口,妈妈一转身我就吐出来。(《家乡的端午节》钟格格)
我一大清早便起来了,身体也因为节日而充了电似的,精神抖擞,容光焕发。洗漱完毕,就帮父亲贴对联。搬一把椅子,放在门边。父亲上椅,手拿着红底金字的对联,我拿着透明胶,剪成一截一截的,粘着对联。字上细小的金色颗粒粘在手上一闪一闪的,手变成了金手。往脸上一抹就成了大花脸,爸爸笑着说这儿来了只大花猫。大花猫的鼻子特灵,闻香而去厨房,这儿偷吃一块,那儿偷吃一片,弄得满嘴是油,大花猫又变成了一只馋猫。(《家乡的春节》杨威)
除夕的晚上,我们小伙伴常站成一排,点燃手中的“银闪光”,看谁的闪得最高,谁闪得最亮。裹在“银闪光”外面的白纸唏唏地烧没了,火花四溅,手一绕,就变成一朵朵的小黄花,在空中绽放。有时,拿着“绳子鞭”(我们孩子自取的名字),边走边甩。一会儿画个圆圈,一会儿又笔走龙蛇,兴致而至,随心所欲。孩子们都成了天生的艺术家,天当帷幕,地当舞台,在尽情地表演,在尽情地享受。天地都吆喝起来,响起了轰轰的鞭炮掌声,划出了炫眼的礼花闪光。(《除夕之夜》卢彩云)
这一家子四口人坐在饭桌前,桌上丰盛的年夜饭散发出迷人的香味,火锅里沸腾的猪排也在诱惑着桌前的人。四口人一边吃,一边说笑。姐姐运气好,一下子夹了个鸡翅膀,妈妈打趣道:“吃了鸡翅膀好会梳头。”淘气的妹妹放弃夹着的猪尾巴,将目标转移到姐姐身上,眯缝着眼睛:“唉,原来你把鸡翅膀都独占了,怪不得我不及你会梳头。”“你也不错呀,吃了猪尾巴也就不会流鼻涕了。”鸡翅膀长了脚的飞到妹妹的碗里。一家人大笑。,快乐和温馨在昏暗的灯光下弥漫。
时钟已敲响了八点,一家人散了席。收的收碗,洗的洗盘,和谐的分配竟使这碗盘也发出叮当的赞叹声。(《团年饭》曹芳媛)
“啪啪啪……”鞭炮此起彼伏地响起来。“喔,过年啦,过年啦!”孩子们跟着鞭炮噼里啪啦的声音跳进跳出。父亲和叔伯忙着贴春联年画,母亲和婶婶忙着端菜上桌。平日里怕吵闹的爷爷奶奶坐着看着,脸上写满幸福。屋子里洋溢着节日的快乐气氛。
“开饭了,开饭了!”随着这声吆喝,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涌向餐桌。速度有快有慢,让人联想到物体的分子作无规则运动时的状态。
“菜好吃呀,到底是儿媳做的呀!”爷爷啧啧称赞道。奶奶也微微点点头,表示赞许。夫唱妇随,爷爷奶奶还是恩爱得很哩。面对满桌的好菜大伙可毫不留情,拿起筷子就风卷残云地大干起来。吃的吃,喝的喝,桌子上热火朝天,犹如节日的盛会。(《过年》付华慧)
节日风俗作文篇4
万圣节前一天夜里是一年中最“闹鬼”的时候,各种妖魔鬼怪、海盗、外星来客和巫婆们纷纷出动。在基督纪元以前,凯尔特人在夏末举行仪式感激上苍和太阳的恩惠。当时的占卜者点燃并施巫术以驱赶据说在四周游荡的妖魔鬼怪。后来罗马人用果仁和苹果来庆祝的丰收节与凯尔特人的10月31日融合了。在中世纪,人们穿上动物造型的服饰、戴上可怕的面具是想在万圣节前夜驱赶黑夜中的鬼怪。尽管后来基督教代替了凯尔特和罗马的宗教活动,早期的习俗还是保留下来了。孩子们带着开玩笑的心理穿戴上各种服饰和面具参加万圣夜舞会,这些舞会四周的墙上往往悬挂着用纸糊的巫婆、黑猫、鬼怪和尸骨,窗前和门口则吊着龇牙咧嘴或是面目可憎的南瓜灯笼。
万圣节前夕,孩子们会提着南瓜灯,穿着各式各样的稀奇古怪的服装,挨家挨户地去索要糖果,不停地说:“trick or treat."(意思是:‘给不给,不给就捣蛋’)要是你不肯给糖果的话,孩子们就会很生气,用各种方法去惩罚你,例如:把垃圾倒在你家里等等的方法去惩罚你,直到你肯给他们糖果为止。
节日风俗作文篇5
背起书包上学校的小孩子,匆匆出门上班的.的大孩子,白发苍苍喝着茶的老孩子,提到汤圆谁不是嘴里就立刻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将芝麻放入锅中炒熟,碾碎成粉后放入白砂糖搅拌成芝麻馅,再把糯米粉中倒入温水揉成面团醒15分钟,醒好,将包好的汤圆放入锅中煮熟。是不是非常容易呢?煮的过程中闻闻那种香味,就够你咽上几回口水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一个一个地朝嘴里塞灌呢!
住在小平房里的小雨,今天可高兴了。她一个人进进出出厨房,看到汤圆正在沸腾,碗筷都已摆在灶边,但妈妈总说还早。
“妈,妈,我饿了!”
“哦,是吗?”妈妈用温柔的目光望着“小馋猫”。
“是真的。”小雨边说边指着自己圆鼓鼓的肚子,“你看嘛!你看嘛!”
妈妈“扑哧”一声,摇了摇头,笑着说:
“好,好,妈妈相信小雨饿了,但汤圆还没有煮熟,等汤圆煮熟了再吃好不好?”妈妈边说还边摸小雨的脑袋。
“不嘛,不嘛,我现在就要吃,我饿了!”其实小雨所说的饿了并不可靠,她只是急于想知道汤圆是什么味的罢了。
“小雨,你这样可不乖。”说完妈妈故意装出不高兴的样子。小雨发现妈妈脸色不对,也就不敢再多说什么,只好安安静静地坐在一旁等待汤圆煮熟,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转眼间汤圆就煮熟了,只见妈妈一大勺一大勺地往碗里装,当然,小雨也没闲着,她则是一碗一碗地往桌上端。
饭桌旁,小雨刚坐上凳子,就舀了一颗热气腾腾的汤圆放到嘴里,又急得吐回,吐着舌头不好意思地笑着嚷道“呀!好烫好烫!”一家人看着她,笑声又起来了。汤圆的味道,的确很美味,吃起来甜甜的腻腻的甚至还有点滑滑的,而芝麻馅更是香香的!味道就如同蛋糕一样美味!不!甚至比蛋糕还美味!
节日风俗作文篇6
在平凡的生活中也有独特、炫丽的一面,就好比过节吧!一家人团团圆圆聚集在一起过着幸福的日子,而这些节日也是我们平凡生活中美好的一段回忆。
在过去的十二年里,经历了十二次的春节,十二次的端午节,十二次的元宵节……可就是在这么多的节日中,使我难以忘怀的节日还是除夕,除夕这个节日似乎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它就像一块磁铁,总是让我回味无穷。
除夕时节,家人团圆,满是欢声笑语。大街小巷里都挂满了红灯笼,红对联,可就是在这么喜庆的环境下,又能遇到多少人呢?他们是去哪里了?哦,原来都在自家的屋檐下,大人们有的包饺子,有的看春晚,有的就在小院里准备烟花的材料……而小孩们则成群结队的嬉戏。
而我家却是这样子的:奶奶和妈妈早早的就把饺子皮和饺子馅儿放在餐桌上,爷爷也把节目换到了春晚的节目上。我们一家聚在一起包饺子,看看春晚,聊聊天,乐融融的……
直到九点钟我们都聚在露天小院子里,等待着最振奋人心的烟花。
当时针指向九点时。我们犹如蜂鸟般的跑到了烟花旁,都希望自己是第一个点燃烟花的人。可是爸爸却说:“快!往后退,小心碰到烟花里的火药。”为了不惹爸爸生气,我们只好退回到离烟花五米之外的地方。爸爸说:“准备好了一……二……三!”之前说的一声。烟花从地上窜了出去,宛如一颗金色的流星。那炮在空中绕了一大圈后,他的一生叫你开来。简直就像是海里的鲸鱼喷出的水花。最后又有无数火花像蝴蝶一样落了下来。
烟花有红的也有绿的,有蓝的也有黄的,后来我点了“哧花”手上下左右的舞动着。亮光中画着“o”的符号。其他的烟花在我们的欢笑中点亮,我们回到房间里,我惊奇的发现每一个人的眼中闪烁着幸福的光芒。
一年中不可能都是平凡的,总有一天是独特绚丽的一天,而这一天就是与家人团聚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