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积累智慧的途径之一,通过不断积累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提高生活质量,网客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教师外出培训心得模板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教师外出培训心得篇1
学校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大平台,也为教师成长提供了很多学习的机会。思想的碰撞就会擦出更多的火花,今天下午,外出学习培训老师和我们一起进行了培训学习经验交流。
部分老师参加了“班主任培训”,张鑫星老师作为代表发言。印象很深的一句话----教师,最重要的是超越过去的自己。想想我们的工作,有没有比过去更好呢?“保持一颗平常心,无时不快乐;保持一颗满足心,无时不幸福。“在教育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不顺心的事,需要我们保持一个乐观积极的心态。教育一直提倡德育为先,作为老师,我们一定也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尊重孩子的天性,采用活泼而又隐性的方式教育。尤其是在孩子犯错的时候,不要总是请家长,会显示出老师的无能,可是,我们得好好思考了,该怎样才能更好的和家长联系,建立家校联动的教育体制呢?
李艳等老师参加了“名师论坛“,今天和我们分享了一个教育名家的”五个一“,感觉还颇有用,每天”一分钟家务“、”一分钟日记“、”一分钟歌唱“、”一分钟踏步走“、”一分钟记忆力比赛“,如果能够每天切实落到实处的话,对于孩子的成长确实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马文杰老师最后分享了优秀语文教学的条件:
1、重视对阅读、写作的知道。
2、重视小组合作交流。
3、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4、课堂容量较大,加强知识拓展。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多多参照这些方面,着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珍惜学习机会,珍惜交流平台,多多学习,加快进步!
教师外出培训心得篇2
我有幸参加了xx县第一期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外出培训活动,在为期一周紧张有序的听课、评课和讲座活动中,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具体来谈谈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是不一样的培训。以往的培训一般时间比较短,最多两三天;培训地点基本是固定一个地方;参加的人员也基本是一些名优教师。而现在培训时间是一周;培训地点有三处,走的学校有五所;参加的大多是一线教师。
其次是不一样的感觉。去了三个地方,走了五所学校,给我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杭州教育给我的感觉是“新”。他们主要“新”在教育理念上,杭州的教育现在推行的是新思维教育。而苏州的教育则给我“实”的感觉。就是没有多少花俏的上法,就是实实在在的一些常态课。上海的教育则是“深”的教育。主要“深”在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机渗透与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和体验。
最后是不一样的收获。以往的培训回来后总是感觉平平,没多大收获,但这次培训我真正体会到了培训的好处,从而也学到不少。第一是我们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发展每一个学生,这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到的。而我们现在更多的关注在一些后进生上,一些优等生却被忽视了。所以如何在课堂上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是值得我们教师深思的。而新思维教育培训中心的姜荣富老师给了我们答案,他说我们在课堂上应该把前面的基础知识抓牢,后面的可以开放点,这样既可以让一般的学生“吃饱”,又可以让优秀的学生“吃好”。另外,张天孝特级教师还给我们讲了如何来降低学生学习新知识时第一时间产生的难度。要采取“前有孕伏,中有突破,后有发展”的呈现序列,按照“为进而退,退中悟理,执理而进”的思路来设计训练系列。第二是我们常态课应该怎么上?苏州的赵云峰特级教师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也就是课的导入一定要做到精练简洁;课的展开一定要突出学生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思、悟;练习题一定要有所选择,有针对性。第三是上海特级教师潘小明老师给我们带来的问题教育。他从一个个具体的案例中给我们老师讲了如何来设计一堂课的问题框架。他还告诉我们,问题不是老师预设的问题,而是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问题教学,可以给学生的思维以动力,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但在设计问题框架时,一定要把握好设计问题的空间,不要设计一些没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要在读懂教材和读懂学生的基础上去设计问题。
学习是短暂的,收获是丰厚的,我要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
教师外出培训心得篇3
为期四天的“儿童音乐剧师资培训”活动结束了,来自北京的刘鑫鹏讲师让我体会到了全新的课堂模式,这绝对是一次“伤脑”之旅。脑洞大开的四天的培训安排的满满当当,全是干货。这次的培训是我工作以来参加的最有意思,也最特别得一次,在申报时就已经对这个培训内容心存期许,根据课程安排就开始暗暗的设想上课时的情景,在这次得培训中不像以往每天上下午分不同的老师来给我们上理论课,而是从头到尾由刘鑫鹏讲师和他的两位同伴一起从解读幼少儿艺术教育市场、解码未来孩子的核心竞争力、幼少儿戏剧表演的教学基础方法、如何玩转试听课等方面为老师们解读幼少儿戏剧,将专业的幼少儿戏剧教程带给我们。老师们都是演员出生,所以更多的带给我们的是舞台上的经验,包括家长们想看到的演出是怎样的。说到舞台剧我们接触最多的是儿童绘本剧。没有遇到要排练绘本剧,大家都会烦恼人员的安排,怎样把短短的绘本剧拍的生动有趣,孩子角色分配上戏份的多少等等。
我们日常中排演绘本的时候更多的是复刻绘本中的内容,刘老师告诉我们在舞台上没有绝对的主角,也没有绝对的配角,在戏剧中最主要的是取得配合的快乐,表演课不能独立进行,若要开展一节表演活动在活动前就要慢慢渗透和提前对本次课堂的`一些元素进行练习。例如:一只小狗口渴了要到河对面去喝水。那么你如何通过那么一句简短的话上出完整的表演活动?我对这一点十分费解,在培训前我肯定会请几个小朋友来学习小狗的样子,表演小狗去喝水的情景,就完事了,然而怎么都撑不到一堂课的时间。而在刘老师的讲解中我找到了答案。刘老师通过四个部分来上这一堂课:1.热身练习(可以通过唱歌、舞蹈或游戏打开身心,融入课堂)。2.元素练习(主题基本功训练,打开模仿与想象的能力。)3.主题游戏(故事、表演、互动引领积极参与)。4.综合拓展(复习内容、自主创作、独立呈现、片段表演)。每个环节的元素提取是我们设计音乐剧课堂的重要部分,热身训练作为每节课的首要环节,复习上节课堂基础知识点,以本节课的主题为切入点,让孩子快速进入表演状态和课堂氛围;基础元素训练根据课堂主题元素进行声、台、形、表专业基本功训练,开启模仿与想象的能力。主题游戏中游戏兼具“表演性”、“角色性”、“趣味性”、“高互动性”,从而提高孩子的参与度和积极性。综合拓展方面要结合基础训练和主题游戏,辅助孩子们自主创作、独立呈现,在课堂上开展“小剧场”活动,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
四天下来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讲师以服务于每位参加培训的老师本身教学理念贯彻始终,拒绝“填鸭式”的教学,真切带领老师从简单易懂的热身环节开始,循序渐进地打开全新的教学思路和模式,让老师对戏剧有一个新的认知和体验。汇报演出一直以来是孩子、老师、家长们所关心的切实问题。如何呈现一台优质的汇报演出,是每一位老师最迫切提升和在意的学习内容。在剧目编排过程中,老师们带着各自的教学经验和学习热情出现在课堂,从剧本的选择、角色的塑造、舞台布置、道具制作等多维度的实战学习,让每一位老师亲身参与编、排、导、演,将实际编排时会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得以解决,在实际操作过程,让学习更立体和高效。培训的最后一天一个个充满了创意和趣味性的戏剧课程、一段段精彩纷呈的戏剧片段展现在大家面前。通过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展演,全面的实现了所想到所用的有效转化,“这是我上过最生动的师培课”!
教师外出培训心得篇4
此次能参加培训,去其他的幼儿园参观,同时也是听其他的老师来讲课,也是让我对于幼儿的教育又有了新的一个认识,同时和其他的老师一起交流也是让我知道,自己还有挺长的路要去走,而且也是要继续的去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此次外出的培训也是收获很多,让我明白自己也是有挺多的方面,还要继续的提升。
作为幼儿老师,对于学生们的爱,真的很重要,只有自己真的是喜欢孩子,去关心孩子的,那么也是会体现在平时和孩子们的相处以及教学上面,这些自己以前其实做的感觉是不够的,主要也是自己老是觉得自己是老师,但是其实更多的应该是和孩子们去做朋友,去更好的感受他们,此次听课也是看到其他老师是怎样的去做的,的确老师是要有老师的威信但同时更多的是让孩子们是认可,是愿意把话和你说的,只有如此,孩子们才会更加的亲近你愿意听你说话,和你一起活动,去做一些事情,而之前的我由于有些严厉,也是让孩子们觉得这个老师是不那么容易亲近的,同时也是有些话不会和我说,一些互动也是做得不是那么的好。当然我也是知道,自己的确是经验方面是不够的,此次的培训可以说给了我很多的启发,让我也是明白,自己的问题所在,是知道如何去改变的。
同时和其他的老师一起交流,也是让我知道她们是如何的来做好教学工作的,这些也是让我有了更多的经验,从她们那学到了很多,一些问题,我也是更看的清楚了,特别是自己在教学中,有一些细节也是做得不好,或者没有去考虑到的方面,和老师的交流中也是发现了,知道如何的去做,才能更好的来教好孩子们。老师的工作有自己的责任所在,而不断的去培训学习,让我也是更清楚了,不但是孩子们要成长,我们老师同样也是如此,只有我们持续的去进步,那么教出来的孩子也是会更加的优秀。我也是在此次的培训中分享了自己的一些经验和心得,也是感触到,多一些交流,大家彼此之间的经验去借鉴,也是让我们能更好的去做好事情。
此次外出培训的机会,我也是格外的珍惜,积极的参与到其中,收获也是挺多的,同时也是让我更加的意识到,的确自己要继续的去进步,来对孩子们的成长更加的负责。
教师外出培训心得篇5
这一次为期四天的儿童音乐剧培训,我可谓是收获满满啊。音乐剧对我来说是很陌生的,是从来没有接触过的。
一、了解戏剧与音乐剧
戏剧是什么?戏剧是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的一种综合艺术。而且戏剧还有四种元素,分别是声台形表,这些构成了一整个戏剧。
音乐剧是属于戏剧的一类,音乐剧的三元素是表演、声乐、舞蹈,这三元素跟我们的日常活动也是息息相关的,可以运用到我们教学活动中去渗透的。
二、幼少儿音乐剧
音乐剧的三大体系是斯坦尼(体验派)、布莱希特(间离式)和梅兰芳(京剧、程式化),老师怕我们不知道还特意演示了一下,让我感受到了音乐剧的有趣之处。音乐剧课程的核心有四个:选择单元素、碎片式教学、阶段性整合、叠加式教学。选择单元素就是一句很简单的话,却能从中散发出去好几个点,例如小兔子蹦蹦跳跳地到山顶去拔萝卜,一个简单的句子包含人物、地点、事情、动作,但是每一个点都能够延伸出很多种情况,为了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开脑洞,给我们做了几个热身的游戏,这几个游戏很有趣也可以运动到我们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去。
儿童音乐剧只是音乐剧小小的一个分支,但却是我们没有接触过的,一场音乐剧怎么编排,人员的分配,道具的制作,都是一个个难点,而经过老师的一范讲解,让我们跳出了固定的思维,脑洞大开,感觉有了一个新的知识领域。老师给我们列举了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谁咬了我的大饼》,这个故事诙谐有趣,但是让我来编排的话可能是很常规的,把故事演一遍,而老师通过利用各种动画片的桥段,把这个故事变得更加丰满了。大饼可以有七个小饼组成,故事里的主角是小猪,而在音乐剧中,却弱化了主角光环,让每一个都有可能是主角,就像老师说的没有绝对的主角,没有绝对的配角,在戏剧中得取配合的快乐,这才是一个音乐剧最重要的部分。
三、音乐剧的编排
老师除了给我们讲解示范了《谁咬了我的大饼》,还让我们自己根据绘本去编排一场音乐剧,这对于我来说既是挑战也是一次锻炼的机会。当我们还用常规思想复刻绘本的时候,老师让我们自己发散思维,把自己看过的动画片中印象深刻的场面放进去。这个时候,我发现了我们的眼光都太狭隘了,思维过于的定式,要过于合乎常理,接近现实生活,这样子孩子才能切身体会。可是通过这次培训,我觉得有时候可以放手给孩子,让他们自己去创造,我们的身份是他们资源的整合者,而不是像一个领导者去教给他们这些需要想象力的事物。
苏娜丹·黛珂说过告诉我,我会忘记;让我看,我会记得;参与过,我会明白。我们要放手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参与过,才能够去体会,然后才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