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育儿心得5篇

时间:2023-03-27 作者:Surplus

我们写心得体会之前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思考,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是有价值的,心得体会就是将实践中获得的启发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书面材料,下面是网客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教师育儿心得5篇,感谢您的参阅。

教师育儿心得5篇

教师育儿心得篇1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需要爱心,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的孩子们更需要爱心,记得一位名人曾经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作为幼教老师,教育好孩子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保教工作中全方位地奉献出我们的爱心。

孩子上幼儿园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起点,他从这里开始了真正的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对于刚刚脱离父母怀抱的他们来说,幼儿园是一个全新而又陌生的环境。他们希望得到认可、赞赏、同情、关心和爱护,希望得到老师的爱。这就需要教师用自己一颗真诚、热爱、赏识孩子的心去唤醒、去呵护。多与孩子交谈,多给孩子以爱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用爱心来浇灌和呵护他们。哪怕只是一道温和的目光,也会让其争当“好孩子”,“乖孩子”的信念倍增。

作为幼教老师,最大的过失莫过于对孩子没有爱,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失去了对孩子的爱。在幼教的日常工作中,爱心的体现无所不在。帮忙孩子系好带子、穿好衣服、盖好被子是爱心;尊重孩子、信任孩子、鼓励孩子是爱心……爱心是重要的,有了爱心,我们就会在日常的保教工作中,全身心地投入,把这种博大而宽宏的爱心不断地转换成日常保教活动的耐心,责任心。从有利于孩子心理和生理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不断加强自身幼教专业素质的提高,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教学活动计划,让孩子在幼儿园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孩子”。给孩子爱心,他就会认可你;给孩子爱心,他就会亲近你;给孩子爱心,他就会喜欢你;给孩子爱心,他就会感到幼儿园如家一般温暖;给孩子爱心,他就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去关爱别人。请不要吝惜我们的爱心,让我们在幼教岗位上全方位地奉献出我们的爱心,让孩子在爱的海洋里不断茁壮成长。

我们班的家铭小朋友非常地可爱,是从拖班升上来的,可能是因为年龄偏小的原因吧,每天上幼儿园都要哭上一顿,因此妈妈也非常头痛,总是跟老师说:“我家宝宝怎么总是要哭,小班也是一样。”其实家铭只是养成了一个习惯,当他知道妈妈要送他来幼儿园时,他就知道会很长时间看不见妈妈,就会以哭来宣泄自己的情绪,当我和他说:“家铭别哭了,呆会我打电话给妈妈,叫妈妈早点来宝宝,妈妈就会很早来接宝宝的。”这时他又会停止哭闹,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刚刚升入大班的宝宝自理能力稍弱,总是希望身边有大人,要是你一但离开,宝宝又会哭起来。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采取应急措施,家长们也不需为此事担心宝宝身体之类的,因为宝宝哭其实也是个锻炼的过程、宣泄的过程,也是幼儿表达情绪的一种,家长要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与儿女之间的关系,把这种溺爱,宠爱转化成理智的爱,客观的爱,爱的太狭小,不但使家长身心交瘁,也剥夺了孩子自身发展的空间,家长要摆正。

教师育儿心得篇2

保育员是幼儿园保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她们和教师一样,既是幼儿的教育者,也是幼儿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她们的职业素养、工作态度、教育行为直接影响着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质量。为加快保育员的专业成长步伐,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保育员队伍,宝翔幼儿园于20__年5月17日开展了保育员教养随笔交流活动。

首先,保育员交流了各自的教养随笔,彼此分享了在保育工作中付出努力的艰辛、遇到问题的困惑、孩子成长的快乐。朴实真挚的字里行间,体现了保育员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倾注爱心的简短事例,体现了保育员对孩子们耐心、细心、爱心的真挚感情。

其次,分管后勤的陈老师,对保育下阶段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保育员在做好班级清洁、常规工作同时,学会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交流,一名优秀的保育员不仅要会做、会说,还要会写。建议在教养随笔撰写中采用四步法:

(1)观察幼儿,发现问题;

(2)寻找科学的理论依据;

(3)探索正确的解决方法;

(4)效果分析与评价。

通过本次保育员教养随笔的交流,充分体现了保育员的工作激情和进取之心。我们将务实创新,不断探索后勤队伍建设和管理,使幼儿园后勤工作真正做到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幼儿,服务于家长,服务于社会。

教师育儿心得篇3

说起教育孩子,相信每个家庭每位父母都有各自的一套方法。如何教育孩子,我想做人是第一位的,让孩子讲道德,将受益终生,孩子的道德观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不懂得教导和培养孩子的的道德感,孩子则很难具有自己的道德观,有时候,父母的言行都深刻地影响着孩子,在一生都烙下难以磨灭的道德烙印,甚至决定孩子一生的方向。“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孩子的耳朵是录音机,孩子的头脑是计算机”这个比喻形象地告诫我们,不仅要言传,更要注重身教,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否则,孩子会无所适从。所以为人父母首先要为孩子做好榜样,以身作则。很多时候,父母总出于爱护地问被人欺侮了没有,很少问孩子做错了事没有,或撒谎了没有?这时父母自己也不知不觉地拒绝道德,更何况孩子呢?下面是我们教育子女的一点小小心得,希望和同样家有小儿女的父母们一起分享。

第一,身为父母,应让孩子从小养成好习惯。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之_x是习惯,大部分习惯是在幼年养成的,应当在幼年时期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习惯养得好,终生受益;习惯养得不好则终生受其累。”勤恳是孩子必须从小养成的一种好习惯,同时遵守时间、文明礼貌、尊重父母长辈,这些在教的时候也必须、身体力行,潜移默化的让孩子学会,相信从小就爱劳动、好学深思、关心和同情他人的孩子,将来一定会成为幸福的人。特别是养成孩子阅读和劳动的习惯,孩子的很多毛病都可以用阅读和劳动来帮助她们改正。书本中的知识和道理能让他们得到良好的指导,而劳动可以让她感到一切都来之不易。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对好习惯的培养上,家长一定要坚定立场,持之以恒,这样才能为孩子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条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要锻炼孩子的勇气,使他们更独立,自信。

孩子想要在学习、生活中获得成功,必须培养勇敢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孩子就会表现得自信。而锻炼孩子的勇气,其实常常是对父母的考验。有时父母仅仅是为了孩子的安危而担忧,为了防止万一而牺牲了孩子锻炼自己的机会。其实这样做对孩子不利,父母更多地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感情不要受到万一可能发生的危险的伤害,害怕自己不能承受由此而带来的沉重打击。因此为了保险而加倍地保护,使孩子养成缺乏勇气不自信的弱点。孩子有时候是反感父母老是像放风筝一样用绳子牵着他们,他们希望父母不要老是过分细腻地表现出那种关心,这样在别的孩子面前他们会觉得自己很没有能力,甚至当他们看到别的孩子放心大胆地自己玩,而自己老是被父母陪着会非常厌烦,觉得父母多事,有时候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所以父母要敢于放手,大胆地鼓励孩子去做他们能做的事,做一个勇敢的孩子。同时也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坚强的毅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三,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孩子,不要过份溺爱孩子。

孩子需要在良好的关爱中成长,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长大后一般都比较具有爱心,懂得关心尊重别人。作为父母,如果没有意识去培养孩子的爱心,孝心和同情心,必然会导致孩子对爱的理解偏狭,便他们既不会珍惜来自别人的爱,也不会去爱别人。父母爱子女,则应为之计深远,有分寸、讲节制的理智之爱才是明智之举。凡事有一个“度”,一位母亲说过一句名言:对孩子要“藏起一半的爱”。意思是以隐蔽的形式收起溺爱的部分,以更深的内涵去爱子女。溺爱会妨碍孩子的健康成长,一味顺从孩子的要求,就会使孩子变成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自利的人。如果他的意愿不能满足,就会给其他的人带来难堪,甚至会大发情绪,这时候父母应教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约束、控制自己的情绪,需要从幼年时期就开始培养,不可能在需要时转瞬间就可以得到。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拼命赚钱就是为了给他们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唯恐怠慢了他们。这种做法其实是相当错误的,我很庆幸我的母亲在这方面协助教育我女儿上做得很好。甚至有的时候比我们管教得更严厉。

第四,培养孩子不要急于求成,因为望子成龙心切,极度催逼自己的孩子,引起孩子的逆反,正所谓欲速则不达。

父母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发现孩子的兴趣,有条件的允许下可以多带孩子出去走走,亲近大自然,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然后以此来鼓励他,督促他,推动他,让他不停地去学习,发展他的长处。在孩子学习有进步了就要给予赞美,这样能起到很大的鼓励作用。原则上是少一些对孩子的批评指责,多一些对孩子的表扬激励,这样孩子也会变得更自信。当然适当的时候也要给孩子一些挫败感,让他学会勇敢的迎接挑战。

现在的孩子已经不象我们小时候,父母只要管我们吃饱穿暖就行了。现在的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如何使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以至取得成功。这对于现在的父母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提出了一个更新层次的要求。我们的女儿现在才5岁,对于育儿这方面其实并没有太多经验,孩子成长的同时也在督促着我们的成长。

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犯一些错误,更不用说是年幼无知的孩子了,所以父母要做的用积极乐观的心态,用一颗充满关爱的平常心去正确的引导教育。趁孩子还未长大之前,尽可能多的和孩子一起共同参与生活的点点滴滴,让他们享受到更多除了物质生活之外的精神食粮。同时给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但不等同于放纵。对于家庭教育,我们做父母的也处于一个不断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过程中。我相信,通过孩子和父母的互动,再与幼儿园的配合,一定能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让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茁壮的成长。

教师育儿心得篇4

按理说,老师其实真的没有必要去管孩子撒谎的事,但是如果孩子撒谎伤害了其他的同学,或者是事有不公时,老师就得第一时间站出来处理孩子撒谎的事情。那么到底老师要如何做才不会伤害撒谎孩子的自尊心呢?

一、老师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做好榜样

你答应了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如果没有做到,或者是忘记了,就要在第一时间向孩子们解释,并给孩子们道歉。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会理解你,原谅你。老师如果一直都说话不算数,给孩子造成的印象,那肯定就是跟着讲话不算数,撒谎成篇了。

二、鼓励孩子承认错误

再次老师一定要让孩子们理解,即使你说谎话了,老师依然不会因为你讲谎话而不喜欢你,同样,如果你承认了错误,改正了这个毛病,老师依然是爱你的。所以,老师在处理讲谎话的孩子后,一定不要改变对这个孩子的态度,否则其他的孩子一看,都不敢再承认自己讲谎话了,因为怕老师不喜欢自己了。

三、正确对待孩子犯错的态度

如果你发现孩子撒谎了,一定要与孩子商量,看找到孩子能接受的承认谎言的一个过程,或者是能让孩子不受到伤害地讲出来撒谎的事情。当然,老师也有责任告诉孩子,如果下次遇到同样的事情,要如何正确处理,才能避免讲谎话。

这里要提醒一下老师,有些老师觉得孩子不是自己的,严厉地批评讲谎话的孩子是应该的。其实这样做,并不理智。如果你非常严厉地惩罚孩子,则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反而会讲更多的谎话,从而避免被你发现他讲谎话了。

四、给孩子足够的尊重

老师在处理讲谎话的孩子时,一定要避开其他的小朋友,因为即使是小孩子,他们也要面子,他们也不希望其他的小朋友看到自己被老师说,被老师责备。因此,最好找一个单独的地方与孩子好好交流一下。

最后提醒一下老师们,孩子有时候讲谎话可能是善意的或者是想引起其他人的注意,或者是想避免受到伤害,老师一定要让孩子们明白,这些他所担心的事情都不会发生,反而如果他乐于承认自己讲谎话,并努力改正说谎的毛病,则会得到老师更多的夸奖和表扬,这才是避免孩子们继续讲谎话的根本。

教师育儿心得篇5

我们一边忙于工作,一边还要想方设法如何让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因为没什么经验,一有空就会带她到外面认识下新鲜的事物,比如到图书馆熟悉下环境,让她体验读书环境,几次体验下来后,她已经习惯了这种安静的环境,每次选择图书时都会自己先挑选,选好后,让我讲给他听,一边听一边问妈妈这是什么呀,那是什么呀,妈妈再讲一遍,有时候一个故事讲三遍还没搞懂里面讲了什么,后面再一次育儿讲座的过程中,得知,给宝宝讲故事之前可以先提几个问题,带着故事听故事,这样宝宝就会用心去听了。

关于女儿的绘画书,故事书,亲子游戏书等都是从图书馆借来的。又是图书馆有什么活动,我都要积极带她去参加,复活节那天有个长颈鹿英语活动课,带她去体验了学英语的氛围,里面有许多外国老师,有黑皮肤也有白皮肤的,一开始她还感觉很受约束,过了一会老师带着小朋友一起参观了活动室,还鼓励小朋友答对问题有奖励,所以在老师的鼓励下,慢慢的她就不害怕啦,能够跟老师们一起互动。

教育孩子这个问题还真让家长头痛啊!做父母的都会惯着自己的孩子,所以就容易给孩子养成不好的性格,容易发脾气,自私,乱扔东西等。女儿在外人面前很胆小,说话声音也小,这点老师也有提到过,我们针对这些缺点就慢慢锻炼她,经常带她到广场玩,认识些小朋友,放学的时候偶尔到小朋友家玩,让她知道到别人家要懂礼貌,回来之前要把玩具摆好等。回家后我们也会对她的表现给予评价,哪方面做得好哪方面做的不够好,让她以后要多多注意,几次在她耳边唠叨,她便会记得了。呵呵·····

关于记忆方面,孩子这是正是记忆力强的时候,一有空我就会读唐诗给她听。让她一起跟着读,一遍又一遍的重复读,这样反复的连续好几天,她便很快就记得了。虽然他还不懂里面的意思,但是多记一些东西可以增强孩子的记忆力,有利益左右脑的活动。女儿很喜欢听故事,晚上有空的时候我会给她讲讲白雪公主、长鼻子王子、三只小猪、礼仪小故事等,多讲几遍,他便会知道了大概的意思,也会讲几句。

以上是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慢慢摸索得来的经验,写下来跟大家一起分享,虽然女儿不是最棒的,但是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教育下,我相信她在以后的学习上和生活中会积极向上,更上一层楼。以后的路还很漫长,我也希望老师们能多多鼓励每一位小朋友,让他们在健康快乐中度过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