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定教案时,教师应考虑到课程的整体结构,以便更好地把握教学节奏和进度,一份优秀的教案不仅是教学的指南,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记录,网客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画葡萄的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画葡萄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儿歌,在阅读中认读“送、婆、乐、笑”4个生字。
2、复习声母bpmf,学习拼读音节:pupomi
3、学习笔画,并在田字格中正确描写“乐、区”。
4、学习关心尊敬长辈。
教学重难点
1、在阅读中认读生字。
2、“乐”、“区”的书写笔顺。
教学准备:课文插图图片生字卡片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画,导入新课。
1、出示图画。(课文插图)
2、观察图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相机板书课题:摘葡萄
二、学习儿歌
1、出示儿歌:葡萄架,挂葡萄,摘下葡萄送婆婆,婆婆乐得眯眯笑。
2、教师范读,领读。
3、朗读儿歌。
(1)自由练读(打开课本,右手指读。)
(2)图文对照指名读。
(3)加动作齐读。
4、学习生字。
(1)过渡:儿歌咱们会读了,那么老师把这些字宝宝从队伍中叫出来,你还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贴出生字卡片。送婆乐笑
(2)认读。
(3)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这四个字你都是怎么记住的?要注意“乐”和“送”的读音
(4)开火车认读。
(5)齐读儿歌。
5、儿歌。
(1)小朋友摘下又大又甜的葡萄先送给婆婆品尝,你想夸夸他们吗?
(2)赛读儿歌。(可以男女生赛读,也可以小组之间赛读。)
三、复习拼音,学习音节。
1、出示卡片,开火车认读——接顺口溜——抽卡片,看谁找得快,找得准
2、学习音节pupomi
(1)出示词语葡萄(葡加拼音)——(媒体演示或卡片演示)p——u——pu
教师示范拼读,学生跟拼,开火车拼读。
(2)出示词语:婆婆p——o——po学生尝试拼读。开火车拼读。
(3)出示词语:眯眯笑m——i——mi学生尝试拼读。开火车拼读。
3、练习圈出正确的音节。
四、学笔画,描一描。
1、出示:乐(其中竖折为红色)认识笔画竖折。
2、师范写竖折,边写边说出笔画名称。学生书空,说名称。
3、师在田字格中范写“乐”,生边跟着书空边说笔画名称。
4、出示:区找一找竖折。
5、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
五、巩固拓展
1、读儿歌
外婆生日到,
我去外婆家,
送上一只小纸船,
外婆乐得眯眯笑。
2、找朋友。
笑()送()
画葡萄的教案篇2
课题:葡萄沟
一、教案背景:
1、面对学生:小学三年级
2、学科:语文
二、教学课题:《葡萄沟》
三、教材分析:
?葡萄沟》选自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五册,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盛产葡萄的情况以及葡萄干的制法,说明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抒发了作者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教时安排为两课时,本次教学为第二课时。
四、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尝试阅读,讨论交流,比较句子,想象体会等。
五、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盛产水果的好地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杜老师想带同学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旅游,你们愿意去吗?
2、那好,请同学们上车,做好。游客们请注意,开往新疆吐鲁番的客车正高速行驶在公路上,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是新疆有名的葡萄沟。(板书:葡萄沟)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品读感悟。
(一)下面我想找四名同学来做我的助手,读一读课文,向大家介绍一下葡萄沟,同时想一想你觉得葡萄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指名读课文)
这四名同学都读得非常的流利,而且很有感情。下面谁能回答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
(二)大家说了这么多,老师也觉得葡萄沟是一个好地方。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觉得葡萄沟是一个好地方?用“”画出关键词语,并和同桌交流交流。
1、你们从哪感受到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预设一:盛产水果。
(1)你是从哪一段了解到葡萄沟盛产水果呢?为什么读这一段让你感受到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呢?
(2)都有什么水果快说说?如果能吃吗到这么多水果高兴吗?快用喜欢的语气读读吧!
(3)还有那些同学也是从这个地方觉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的?“盛产”是什么意思?鞍山盛产什么?这样一个出产这么多水果的地方,一定是个好地方。再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2、其他同学再来说一说,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葡萄沟是??
个好地方?
预设二:葡萄沟美、葡萄美、人好。
(1)葡萄沟的葡萄长得特别的好。你从书中哪些句子,词语中感到葡萄长得特别好呢?
(2)抓“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一句体会:为什么读这句话让你感觉它美? “茂密”是什么意思?看,作者用词多准确呀,一个茂密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特点,在你眼里,你觉得它还想象什么?仿说比喻句子。
(3)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当你们来到葡萄沟,来到这茂密的枝叶搭起的一个个绿色的凉棚下你会有什么感觉?那你能带着这种舒服惬意的感觉读一读这句话吗?
出示图片
评价:你的朗读让我一下子就感觉到阵阵凉爽的微风向我迎面而来!你的朗读让老师仿佛置身在这凉棚下面,真是太惬意了。让我们一起带着这样清凉的感受读一读这一句话吧!
(4)谁能来说一说还能从哪些词语、句子中感到葡萄长得又多又好呢?为什么读这句让你感觉它长得好?
(5) “一大串一大串”是什么意思?快看看书图。读读这个词。
(6)抓“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体会。同学们请看,
课件出示各种颜色的葡萄
红的像——??练习说比喻句。
(7)这就是葡萄沟里的葡萄,当你看到这么美丽的葡萄时,你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啊?那就用你的朗读来赞美这些葡萄的美丽吧! 你的朗读让老师体会到了你对这些美丽葡萄的喜爱,谁还想读一读?听了你的朗读,那晶莹剔透的葡萄好像呈现在我的眼前,真是让人垂涎三尺啊!还有谁愿意读一读?
(8)有这么美丽的葡萄,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句话中还有个词概括了葡萄的颜色之多,谁找到了?
课件出示五光十色的葡萄图片
画葡萄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好”“干”和“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3、联系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等词语的意思;能够将句子说具体,说完整。
4、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能了解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和葡萄干是怎么制作的,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
2、把握全文内容,明白作者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好、干、分”。(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第1、2自然段,知道葡萄沟的位置,感受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很多。
3、联系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等词语的意思。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依次找出新疆和吐鲁番的地理位置。
2、(播放歌曲《新疆是个好地方》)导语:听着美妙的音乐,我们仿佛来到了美丽的葡萄沟做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葡萄沟是什么样子的吧!
二、初读课文,合作识字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课文注音。
2、教师领读,学生纠正自己的读音。
3、请同桌之间互相检查,看是否都能读正确。
4、那么,这些生字换一个地方你还认识吗?(出示生字卡片)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问:葡萄沟在哪里?是个怎样的地方呢?大家想不想知道?那就快打开课本通过自由朗读寻找答案吧!
2、学生自读课文进行感悟。
(1)葡萄沟在哪里?(新疆吐鲁番)
(2)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教师板书: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四、学习第1、2自然段
1、学习第1自然段。
(1)借助拼音,自己读第1自然段,要求:读准字音。
(2)用多种形式认读“沟、产、梨、份”等生字和“葡萄沟、出产”等词语。
(3)齐读第1自然段,说一说:葡萄沟有些什么特产?
2、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这一自然段,找出比喻句。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2)指名读,想一想,这一自然段中的句子基本上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用“”画出这些词。
(3)学习第2句。(出示第2幅插图)指导学生观察想象,理解“茂密、展开、绿色的凉棚”的意思,体会“像”字带来的形象生动的比喻。同时,引导学生理解“一个个”,感受种植的葡萄之多。
(4)学习第3句。重点理解词语“一大串一大串”和“五光十色”。(教师通过借助插图引导学生体会“一大串一大串”的意思,想象葡萄之多。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猜测“五光十色”的意思,此处指葡萄颜色美、品种多、品质好。)①形容颜色的词还有哪些?(五颜六色、五彩缤纷)②看到这么多、这么美的葡萄,你们的心情如何?
(5)学习第4句。重点理解词语“热情好客”和“吃个够”。(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结合插图,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体会。)
(6)怀着赞美之情齐读第2自然段。
[课时目标]
1、会写10个生字。(重点)
2、能够将句子说具体,说完整。
3、了解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很多,了解葡萄干是怎么制作的,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难点)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及词语积累。
2、让学生自由举手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3、摘下的葡萄太多怎么办?怎么制作葡萄干?(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二、学习第3~4自然段
1、学习第3自然段。
(1)说说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板书:葡萄干非常有名)
(2)自由朗读,在文中画出描写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的特点的词语,说说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为什么有名。(颜色鲜,味道甜。)
(3)你们知道这色鲜味甜的葡萄干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学生找出相关句子读,教师课件演示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2、学习第4自然段。师: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好地方?(葡萄沟不但是个出产水果的好地方,而且也是个景美人更美的地方。)
三、总结全文
1、今天我们参观了葡萄沟,你们对葡萄沟有了哪些了解?有什么感受?请同学们互相讨论。
2、师生交流体会。
3、指导朗读: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4、推销葡萄干:假如你就是新疆维吾尔族老乡,你会用怎样生动的话语打动每位顾客?
四、指导书写
1、学生互相交流写字方法。
2、学生提出难写的字,教师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城:左窄右宽,注意“成”字的笔顺:。市:第一笔是点,注意与“”区分开。
3、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提示执笔和写字姿势。
4、评议学生写的字,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本课词语。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文字极美,我主要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葡萄沟的美,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读“凉棚、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使学生感受到用词的美妙;并配合出示插图使其感受到葡萄沟的景美;“热情好客的老乡”让学生看到葡萄沟的人比葡萄更美,让他们的心灵感受到人情的美,让他们的思想情感得以升华。
画葡萄的教案篇4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
(二)教学背景
1.教材分析
课文围绕“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用生动形象的语句描写了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产量高、颜色鲜、味道甜,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
2.教学目标
我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后,为《葡萄沟》第二课时设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读悟结合,体会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③情境中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喜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理解葡萄沟好在哪,难点是了解葡萄干的制作方法。
(三)教学流程
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呢?我紧扣“读”、“悟”二字,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读,在读中发生感悟,启发学生由浅入深地悟,并巧用多媒体vcd助学生进入良好的意境,让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轻松、愉快的对话,获得审美体验。
1.巧用多媒体vcd激趣,初读感悟。
“兴趣是求知获艺的先导。”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课的开头,我用多媒体vcd播放歌曲《新疆好》,学生边欣赏边手舞足蹈。孩子们都问:“新疆是什么样的?”于是我再播放“吐鲁番简介”,生动精彩的画面深深吸引了学生,他们情不自禁地说:“这个地方真好。”我因势利导让学生自读课文,并让他们在喜欢的句子或不懂的地方分别作上记号,他们以高涨的热情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2.巧用多媒体vcd导学,细读领悟。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但文章是*语言文字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而要使小学生通过文字来体会文中的情境,先得尽量让学生把书中描绘的画面与具体形象挂起钩来,增强文字的形象性学生才会想读。我借助多媒体vcd给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能动能静的教学环境,再采用双读、小组读、议读、品读等形式,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形象,悟出葡萄沟好之所在。
“吐鲁番的瓜果熟了”的介入让学生看到许多诱人的瓜果,孩子们忍不住发出“真美!”、“真香!”、“真想咬一口!”的赞叹。抓住孩子们的激情,我再采用双读法,让学生读出葡萄沟五月、七八月、九十月有哪些水果,从而知道葡萄是最惹人喜爱的,体会出葡萄沟好,好在水果多而鲜。
我播放“走进葡萄沟”,硕果累累、五光十色的葡萄的画面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欢呼了,有的甚至拍手跳起来。我抓住这个契机说:“作者描绘得更美,想听吗?”孩子们高呼:“想!”我播放“朗读示范 ”,孩子们仔细听着,有的还小声跟着读。我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在四人学习小组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再到班上朗读,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夸夸葡萄沟。
由于学生没见过阴房,对第三自然段介绍葡萄干的制作过程很难理解,这段我采用议读形式,先质疑再读文。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如“为什么要制成葡萄干?”“阴房到底是什么样的?”“葡萄干是分几步制成的?”我用多媒体vcd播放“葡萄干的制作”片断,直观形象的制作过程使学生豁然开朗了,也进一步体会到葡萄沟真好。
3.巧用多媒体vcd拓思,品读生悟。
在学生兴趣盎然时,我播放“课文朗读”,让学生回顾全文。屏幕上美丽的景色,晶莹剔透的葡萄,热情好客的维吾尔老乡深深感染了他们。“读出你们最喜欢的句子吧。”我一说完,孩子们满怀激情地读了起来。欣赏中学生拓展了思路,加上品读优美句子,孩子们尽情发挥想象,用“内在的眼”去看作者描绘的美景,用“内在的耳”去听作者的心声,领悟到作者对葡萄沟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学生沉浸其中时,我鼓励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他们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孩子们创造性的用诗、用画、用歌、用舞、用导游等形式来抒发他们的感情。课在他们的欢笑声中、赞美声中结束。
(四)教学体会
1.理念为统帅,读悟结合,达到教学目标。
这节课我以新课标精神作指导,努力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不让学生一开始就听范读,然后有声有色地模仿,而让他们自读自悟,并大力赞赏提出疑问的学生。这种教学方式关注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关注了他们的独特感受。我特别注重读的重要性,以读代讲,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发生感悟,在读中激发情感,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2.巧用多媒体,营造意境,突破教学重点。
这节课我巧用多媒体vcd先演示歌曲《新疆好》和吐鲁番简介,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用多媒体vcd展现了吐鲁番鲜美的瓜果,葡萄丰收时的喜悦场面和阴房中葡萄干的制作过程,带孩子们走进远在新疆的葡萄沟,把静态图文变为动态画面,学生较快突破了重点,理解了难点,最后播放配有动态画面和音乐的课文朗读,帮助学生拓展思路,拨动了学生的情弦,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所以,巧用多媒体vcd定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深入探究教材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画葡萄的教案篇5
一、揭示课题
歌曲引入《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小朋友,这首歌美吗?你知道这是写哪里的歌曲吗?
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篇写新疆的课文,题目是“葡萄沟”,葡萄沟是个地名,为什么叫葡萄沟?(盛产葡萄),课文写了葡萄沟的什么?是怎么写的?请大家打开课文。
听录音朗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
要求:
1、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
三、读课文。
1、自由放声读课文,划出带有生字的词,难读的.字和句子多读几遍。
2、读读课后字表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住字形,难写的字可以在旁边写一写。
3、你学会了哪几个字?能教教小朋友吗?
(小朋友真能干,教得真好,不过哪个地方还要注意……)
四、二读课文。
1、生字新词通过自已学自已教基本掌握了,老师相信课文一定读得更好了,请大家再准备一下,待会儿请大家露一手,看谁读得最好,你哪一节最感兴趣可以多读儿遍,你认为哪句话最难读也可以多读几遍。
2、检查指导朗读情况(不加字不漏字,不重复。)
你对哪段最感兴趣或你认为哪句话最难读,读给大家听听,为什么感兴趣,为什么难读?
五、三读课文。
请大家再读读课文,你认为哪几节最重要?为什么?
第2节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哪可看出?
谁来说说夏季是怎么写的?
秋季呢?(葡萄成熟,葡萄收获后……)
前字两小节有什么用?——指名读前后节。
小朋友,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在课文的前面或后面加上一个或几个词说说课文主要内容。自由准备。指名说,评讲,同桌互说,你想把它写下来吗?好老师就满足你们的愿望。把你说的话写在书上。
六、课堂小结。
小朋友,这堂课大家都学得非常积极、认真,在老师的帮助下,依靠自己的力量学会了生字新词,读懂读通了课文,下堂课围绕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深入研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