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上的讲话稿精选7篇

时间:2022-12-13 作者:Mute

讲话稿对于需要上台的讲话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写讲话稿也是为了让我们在讲话台上有更好的表现,以下是网客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感恩教育上的讲话稿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

感恩教育上的讲话稿精选7篇

感恩教育上的讲话稿篇1

20--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战教育脱贫攻坚的关键年,也是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大地基乡紧紧围绕 两不愁三保障 中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有保障、 五个一批 中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两个目标,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教育精准扶贫的各项任务,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教育扶贫标准,强化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突出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狠抓教育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着力提升教育扶贫质量,不断完善教育扶贫工作格局,全力推进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现将大地基乡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 大地基乡教育精准扶贫基本情况

大地基乡目前共有初中阶段建档立卡学生69人,已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42人,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27人。其中:七年级21人,已脱贫14人,未脱贫7人。八年级25人,已脱贫15人,未脱贫10人;九年级20人,已脱贫10人,未脱贫10人。

普通高中阶段在校建档立卡学生27人,已脱贫15人,未脱贫12人。其中高一10人,已脱贫8人,未脱贫2人;高二8人,已脱贫3人,未脱贫5人;高三9人,已脱贫4人,未脱贫5人。

中职阶段在校建档立卡学生27人已脱贫15人,未脱贫12人。其中中职一年级7人,已脱贫4人,未脱贫3人;中职二年级10人,已脱贫7人,未脱贫3人;中职三年级9人,已脱贫4人,未脱贫5人;中职四年级(四年制)1人未脱贫。

大专及以上阶段在校建档立卡学生46人,已脱贫14人,未脱贫:32人。其中大学一年级12人,已脱贫3人,未脱贫9人;大学二年级21人,已脱贫4人,未脱贫17人;大学三年级8人,已脱贫6人,未脱贫2人;大学四年级4人未脱贫。研究生一年级1人未脱贫。

二、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一)大地基乡党委政府按照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的总体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扶贫观,学懂、弄通教育精准脱贫攻坚的方法论,树牢 四个意识 ,坚定 四个自信 ,增强各级干部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二)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

大地基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成立了大地基乡教育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大地基教育精准扶贫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有序开展。每个月及时召开专题会议,传达省、州、市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教育精准扶贫相关工作。

(三)、加大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宣传力度,让政策根植人心。

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入户走访、发放明白卡、在学校、街道显目位置粘贴悬挂宣传标语、利用各班的家长微信群、qq群、乡政府干部职工会议等形式,围绕普惠政策、特惠政策为重点,做好宣传工作。将国家及我市的相关教育扶贫政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进行宣传,让相关资助政策家喻户晓,让广大贫困学生、家长、社会全方位了解助学政策,从而营造了关注贫困资助、关心贫困学生的良好氛围。同时,通过发放《楚雄市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家长手册》、《楚雄市教育精准扶贫政策问答手册》、《楚雄州教育局精准扶贫微手册》等宣传材料,就贫困家庭关心关注的现阶段学生资助的国家政策、资助的对象、资助申请的流程、资助的标准等问题进行面对面的解读,提高群众的政策知晓率,从侧面确保做到对贫困家庭子女应助尽助、精准资助,防止 因困失学,因学致贫 现象的发生。精准、全面地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宣传各学段学生对应享有的教育资助政策,保障百姓享有政策的知晓权,让党和政府的惠民扶助教育政策深入人心,让群众满意。

(四)、责任包保、精准识别、动态管理。

按照市教育局 进一步分层包保落实,学校领导包村,教师包户包生责任明确,建立信息完整的包保登记册,工作安排有时间节点 的要求,实行教师包保,责任到人,校级领导负责联系年级组的方式,加大工作的督查力度。学校制定《大地基中学教育精准扶贫帮扶包保工作实施方案》,严格落实到人,不管是信息核对,还是我校在校学生帮扶、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动态管理,都明确的安排了教师包保帮扶对象、信息核对动态跟踪对象,明确责任,实施 谁核实、谁签字、谁负责、追谁责 的制度,从严从实准确把握第一手数据,做到数据精准、施策精准。

(五)、着力抓好抓实 义务教育有保障 。扎实抓好贫困县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攻坚工作,已按规划完成全乡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目标任务。已经通过国家基本均衡认定和验收,正进一步巩固成果,强化整改落实工作。

(六)做好 控辍保学 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的要求,不断增加教育资源配置,提升保障水平。紧扣 一个都不能少 目标,突出建档立卡户子女等特殊群体,认真落实好 一县一策、一校一案 和 一家一案、一生一案 。依法落实政府及其部门和监护人法定责任。加大对辍学儿童少年的劝返工作力度,巩固提升控辍保学成果。办好每一所学校,让课堂教学 活 起来,让设备设施和图书真正 用 起来,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和吸引力。

(七)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和特殊教育学生。关注留守儿童,做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推动构建社会关爱服务体系。认真落实《云南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17-2020年)》各项要求,围绕特教资源教室、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方式做好特殊教育学生 一人一案 。

(八)、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工作政策,确保资助全覆盖。

1.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学生。严格落实 两免一补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政策。对于我乡辖区内在外校就读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及时和相应学校沟通,及时了解政策落实情况,到目前为止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建档立卡学生都享受到了 两免一补 及营养餐资助政策,做到了让建档立卡学生100%受到了资助。2018-2019学年共计为建档拉卡学生免除教科书费用6210元,发放学生生活补助34500元,提供营养餐补助11868元。

2.建档立卡送教上门学生。对于身体残疾无法到校正常接受教育的学生。(目前有一人),为其建立学籍,并制定相应的方案,进行送教上门,教会其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和生活常识。对有厌学倾向的建档立卡学生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帮助其树立学习的信心,确保不流失一人,一直以来我校的整体巩固率在我市都属前列,建档立卡学生做到了100%在校。

3. 非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学生。积极配合乡镇扶贫部门,提供精准的就读信息,落实相应的就读政策和资助的政策,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为贫困而无法完成学业。初中阶段以上的非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建档立卡学生符合享受我州特惠政策补助1000元的学生共有53人,截止至2018年7月共计发放53000元,雨露计划2017年(包涵东西协作)资助学生共6人次,补助金额12000元。2018年雨露计划(包涵东西协作)共有37人次,补助金额共58500元。

(九)、扎实开展 五个一 工作。

中小学校扎实开展好 五个一 工作,即一次入户走访、一场家长培训会(宣讲会)、发放一本家长手册、一张明白卡、一条宣传标语的五个一活动。在做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全校教师无一例外,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对所帮扶的对象进行入户走访达60余次,深入30多个建档立卡户学生家庭。最令人感动的是,每个教师自发自愿的对学生进行了资助,无论是生活物资,还是为数不多的资助,资助金额累计达到5400多元。

第六、健全台账、规范管理。

学校以教务处为主要负责部门,按照文件要求,建立台账,做到表册齐全,数据真实,所有在校建档立卡户学生一户一档,规范管理。

感恩教育上的讲话稿篇2

一个面临破产仍把半杯水慷慨地分给了工人的小业主,最终资产超过了千万英镑的大富翁,是工人感恩的心挽救了他的企业;一个感恩节送货人,使一个小男孩深刻懂得了传播爱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一个离家出走的男孩因为感激面馆老板的一碗面,终于理解了几十年如一日照顾自己的母亲无私的爱……

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永怀感恩之心,传递感恩的种子,懂得惜福和感恩,才能从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情感回报,懂得感恩,找到自己心灵休憩的家园。作者正是抓住这一点,并将它无限放大,通过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和激情的互动,达到“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交融,爱与爱的传递”的目的,从而打动了每一位读者的心灵。

人间万物皆有感恩之心。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人的乐章,那是落叶对滋养它的大树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描绘着一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有人说,感恩是鞋,穿上它,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健步如飞。感恩更像是生命中那一朵朵不谢的花,因为感恩,所以我们的生命变得五彩斑斓。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着它笑,它也对着你笑;你对着它哭,它也对着你哭”,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一个人,只有怀揣一颗感恩的心,才会体味到生活的幸福与乐趣,学会感恩也就是学会了生活。怀有一颗感恩的心,你才会得到他人的尊敬和信任,才能帮你在逆境中寻求希望,在悲观中寻求快乐。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得到他人的帮助和资助,让自己顺利渡过每一个难关,帮助自己实现心中的理想,成就自己的事业!

感恩教育上的讲话稿篇3

感恩是一种文明,感恩是一种品德。人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我们自身也会因为这种感恩心理的存在而变得愉快和健康起来,生命将得到滋润。

感恩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感恩应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也是人之常情。对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就会感到世界原来是那么美好。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社会也将会更加和谐。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有人说善良的本质就是有一颗感恩的心,有人说一个人如果有了一颗感恩的心,他就是一个幸福的人,对别人的帮助,哪怕是一点、一滴,我们都应当怀感恩之心。学会感恩,懂得感恩应当成为每个人的美德。

如果我们常心存感恩,人生就会充满快乐。

在我们一生中,我们要对谁感恩呢?首先,要感激父母养育之恩,因为他们不仅赐予我们生命,更把我们养育成人。感

激父母是最起码的要求,是做人的道德底线,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父母都不爱,又怎么可能爱同学、爱社会。

我们怎样感恩父母呢?在家里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例如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给父母捶捶背、打一盆水、洗一洗脚;给父母过生日,赠送亲手制作的礼物;适逢母亲节、父亲节,给父母过节,向父母说一声谢谢,道一声辛苦了。为父母送上一个温馨的祝福,让父母享受一份感动。各班开展“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主题一封家书活动,每一位在校学生以此为题,给父母写一封家信。

其次,要感激老师的培育之恩,要对自己的老师感恩。因为老师不仅赐予了知识,更是教会了学生如何做人。正是老师们春风化雨式的教育解开了学生成长路上的心结。我们怎样感恩老师呢?上课时认真听讲,回家按时完成作业。见到老师要礼貌问好,尊重老师,不在背后直呼老师姓名。教师节,帮老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道一声“老师辛苦了”。再次,要感激他人的帮助之恩。要对自己的同学感恩。因为他们不仅在每一个人的人生旅途中陪伴着自己度过了十多个春夏秋冬,更与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相互安慰,在交流中获得欢乐和充实。

最后,要感激祖国之恩,爱国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爱国是中华民族团结的基础,爱国是全体国民的神圣职责,爱国是当代民众的精神需求,爱国是振兴中华民族的旗帜,爱国

是中华民族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那我们小学生怎样做才是爱国呢?爱国就要爱五星红旗,准时参加学校组织的升旗仪式。爱国旗就要爱红领巾,时刻佩戴红领巾,因为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爱国的体现就是爱校,热爱我们周围的一草一木,一桌一凳;随手捡起一片纸,保持我们校园的干净整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孝敬父母。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尊敬师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关心,帮助他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勤奋学习,真爱自己。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我们就会明白事理更快地长大,我们就能够拥有一个美好未来。

感恩教育上的讲话稿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

你们好!

首先我要说一声谢谢,感谢经开区各级领导及学校对我的帮助。此时此刻,除了“感恩”,我想,没有其他词汇能表达我的感受。我叫龚恩祈,是昌北二小五年级的一名学生,来自单亲的一个贫穷家庭。妈妈因为生我时早产已离开人世,从小到大都是爸爸一个人含辛茹苦把我养大。我深深报知道爸爸的艰辛,所以我从不让爸爸担心,每次回家都会帮爸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爸爸也从不给我压力,每一次看到爸爸在脏兮兮的垃圾里收破烂,我的心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心痛,但我从来没有听到爸爸说过一句累,只是让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认真学习。我很爱这个家,虽然很贫困、很艰难,但我从不抱怨。在这种情况下,是你们伸出援助之手,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给予我们很大帮助,这更多的是代表领导和学校没有忘记我们这些贫困的学生。对于我们这样的学生,平时教师总是对我们嘘寒问暖;每次过六一儿童节,我们学校的老师都会送我们一些书籍以及学习用品,还有好吃的。正是因为有了社会各阶及学校都是的关爱,让我们在昌北二小真正感受到了如家般的温馨和幸福,老师就是我的妈妈。学校及老师们用他们的行动证明了他们的关爱,我们是学校的一部分并没有被遗忘在角落。

昨天已经成为遥远的回忆,今天太阳已经升起。在暖暖的阳光下,我们会不畏家境的贫困,我们不惧生活的压力,我们会继续好

好学习,有你们与我们同在,明天我们一定会让爱之虹绽放的更加灿烂多彩。

最后,让我再一次说声谢谢你们的无私帮助!谢谢!

感恩教育上的讲话稿篇5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七年级六班的张程乐,今天我带来的演讲主题是:感恩教育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值得去感恩的事了,感恩抚育我们长大的父母,感恩孜孜不倦的老师,感恩同甘共苦的伙伴,感恩雪中送炭的朋友等等等等。但是生活的安定与幸福使我们缺乏了很多珍贵的品质,使我们变得以自我为中心,让我们忽略了一直站在我们身旁的人,忽略了蕴藏在心底最真挚的情感。

现在很多人尽情地过着愚人节、圣诞节,却有几个人真正的过过感恩节?他们视今天的幸福为理所当然,却不知道幸福的背后有着太多帮助过我们的人,那么就请你暂停一下匆忙的脚步,好好看看曾经走过的路认真想想该去如何面对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才能无愧于心。

在我们生活中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里,处处都藏着值得我们感恩的情愫,清晨,太阳从东边冉冉升起,开启了新的一天。天刚破晓,炉灶和锅碗就忙活起来,餐桌上温馨的早餐是妈妈送给我们的馈赠;旭日东升,我们踏进了二十三中的校园,浓浓的书香气息扑面而来,琅琅的读书声、优良的学习环境是学校给予我们的馈赠;晨曦透过窗户,洒在每一个人的面颊上,粉笔在黑板上摩擦的声音在耳边回荡,知识是孜孜不倦的老师们给予我们的馈赠;正午,艳阳高照,饥肠辘辘的同学们向食堂纷至沓来,每天中午的一顿饱餐是各个窗口为我们打饭的叔叔阿姨们,在厨房瞻前顾后的厨师们给予我们的馈赠;傍晚夕阳西下,我们可以安全、无忧无虑的走出校门是认真尽责的保安叔叔给我们的馈赠;太阳落下,新的一天还会接踵而至,我们将受到更多的馈赠,但在接受馈赠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给予他人馈赠,以表达我们的感恩之心:课间,在走廊上看见零食袋,弯腰伸手捡起垃圾是我们给学校的馈赠;上课时,不开小差是我们给老师的馈赠;中午,吃饭时,稍加小心,不把汤汁溅落在餐桌上是我们对食堂叔叔阿姨的馈赠……生活中值得感恩的事太多太多,我们应该从身边做起,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生活就会处处充满阳光。只要去发掘,事事可感恩,时时有感恩。

人世间只有真情能够永恒,学会感恩,心怀感恩、 诚信互助,拥有一颗感恩之心,就拥有了一颗包容天下的心,不管外界环境如何,都让我们坚定自己的信念。用最纯洁的心灵净化另一颗心灵,用更加积极的人生态度来面对这个世界。让我们一起携手,一起为失落的人带来爱的力量!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感恩教育上的讲话稿篇6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迎着朝阳,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周,本周我们的主题就是——感恩父母,发奋学习。

每个同学都有父母,每个同学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从一出生,大家都是父母生活中的一切,可以说,你们的父母把他们一生的积累,一辈子的寄托都投在了你们的身上,从嗷嗷待哺的婴儿到现在成长为一名中学生,你们的吃、穿、用等,所有的一切都来自于父母的辛勤劳动,你们在学校里花销的一切,都是父母的血汗钱啊!同学们,你们可知道,每一分钱都凝结着父母多少汗水吗?我在粮食市场上亲眼目睹了一个场景:一位老人用架子车拉着3袋小麦来卖,买粮的人只出0.54元,而他硬要卖0.55元,眼看集都散了,他仍然为区区1分钱没有自己的粮食,只得收拾好回家。这时,我问他:“你为什么不卖?”他说:“300斤小麦,多1分钱,就能多卖3元,这3元就够我娃一天在校的生活费。”我问他怎么办,他说:“下集再拉来卖吧!”这是20__年暑假在粮食市上我也粜粮时遇到的咱们吊庄村的一个农民。是啊,为了区区1分钱,他宁愿烤一天的太阳,宁愿多费力气再重复一次这样的劳动,我不知道他下集是否能如愿以偿,但我听了他的话,心里酸酸的,怪不是滋味。

同学们,我们的父母大多是农民,他们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的是什么呀!?同学们,请手抚心口认真想一想,我们花的每一分钱,都来的容易吗?难道你们就甘心这样平庸下去吗?就这样浑浑噩噩地混下去吗?这能对得起他们吗?

朱子治家格言中说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所以,当白馒头拿起时,请同学们想一想,是谁为自己创造了这些?当新衣服穿起时,请同学们想一想,是谁为自己缝制的这些?

父母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我们一不愁吃,二不愁穿,三不愁钱花,整天过得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我们不好好学习,不追求上进,能对得起父母的良苦用心吗?能对得起他们的辛勤劳作吗?我们有什么理由拿着父母的血汗钱去下馆子、打台球、吃零食、摆阔绰呢?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正是学知识、学做人、长身体的黄金阶段,而金秋时节,天气不热不冷,也正是埋头苦学的好

季节。因此,同学们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珍惜时间,暗下恨心,发奋学习,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以自己优异的学业成绩回报父母!

感恩教育上的讲话稿篇7

各位来宾、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在首届“中华母亲节”来临之际,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个美好的日子,并以此为契机,在全县中小学启动感恩教育系列活动,以引导广大青少年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社会,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沐浴传统美德而茁壮成长。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著名专家学者王殿卿、刘国强、黄秀清、骆承烈、刘桂来教授,骆教授还给我们作了精彩的报告。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时爱东,县人大副主任王百鸣、县政协副主席苏杰、原县人大韩主任等县领导,以及县直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也莅临大会指导工作。在此,我代表县教育局向与会的各位来宾表示诚挚的谢意!向辛勤耕耘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们表示亲切的问候!

当前,传统文化复兴的浪潮正在整个华夏大地涌动,中华民族对自己的文化越来越充满自豪、越来越充满信心。教育的变革也是山雨已来,诵读传统经典,传承中华美德教育逐步深入校园,进入孩子的日常生活之中,这是中华儿女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

人一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社会的关爱和支持,知恩感恩是人类最优秀的品质;知恩感恩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感恩是一种文明,感恩是一种美德,感恩是一种责任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感念母亲之恩是人们爱心的源头,爱母亲是人类的共同情感,所以母亲节在中国渐渐被接受。在这一天,人们用最真诚的情感祝福母亲。母亲形象承载着自己民族的精神,我们要维系中华文化的血脉、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需要有自己的母亲节,需要有自己的母亲形象。在中国诸多伟大的母亲中,孟母是杰出的代表。“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故事传颂了两千多年,家喻户晓。孟母教子,既注重外部环境的熏陶感染,又注重学习的内在规律,使孟子终成大器,孟母也成为教育子女的典范。为此,李汉秋等一些专家学者和40余位全国政协委员发出倡仪,将孟子的生日—农历四月初二,作为“中华母亲节”。全县教育系统应积极响应这一倡议,并以此倡树孝亲传统,广泛开展感恩教育。我们今天召开母亲节庆典大会,启动感恩教育活动,并不在于在这一天里为母亲做了什么,更本质的是“母吾母以及人之母”,以母亲节为载体,唤醒和激励大家在母亲节以外的364个日子里,怀着感恩之心,爱自己的母亲,爱每一位长者,爱每一个社会成员,让整个社会充满关怀与爱心,让世界充满爱。

学校是开展母亲节活动等感恩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各中小学要广泛宣传,营造感恩教育的浓厚氛围。引导学生从做好自己身边小事入手,让学生感知父母之恩、老师之恩、人民之恩、社会之恩、祖国之恩;感悟自己成长离不开父母、老师、同学、社会、祖国的关心与厚爱。

要扎实开展好感恩教育系列活动。通过主题队会、演讲比赛、学唱感恩歌曲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使感恩教育进班级、进课堂,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形成学生的自觉行为。

要切实做好结合文章。利用传统节日,开展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要和当前全县开展的诵读经典诗文活动相结合,让学生了解传统美德的内涵,提升感恩意识;要和书香校园建设相结合,让学生广读圣贤书,争做有德人;要和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互为促进、相得益彰。教师要做知恩感恩的表帅,为学生当好学习的榜样。各学校还要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育人理念,加强联系,相互沟通,形成家校合一、共同育人的合力。

老师们、同志们,感恩教育是惠及千家万户的好事,是造福千秋万代的大事,也是一项长期的教育活动,几分耕耘,几分收获。让我们共同加入到这个活动中来,共同为营造和谐校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努力工作,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